公元2021年,某月。
小區的娛樂場所靜坐著一位老爺爺,小孩兒好奇,也跟著坐在那兒。
爺爺:“孩子啊,糖要不要?”
小孩兒看著那顆在繭子里的糖:“老爺爺,這是什么糖果啊?我都沒見過。”
爺爺:“這是你叔叔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它有個可愛的名字——大白兔。”
小孩兒又像是發現寶藏似的:“爺爺!這么可愛的名字,是誰想出來的啊!”
爺爺:“爺爺不知道,你這么聰明,去探索探索?”
談話被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給止住了。
男的,叫爸爸。女的,叫媽媽。小孩兒高興的將糖果的名字告訴他倆,女的則對小孩兒說。
女的:“兒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這老頭萬一倚老賣老呢!走,回家!”
一家三口回去了,留下了這位靜坐在這里的老頭子。話都聽到了耳朵里,他說道:“慢慢長夜,恰巧是捕獵時間啊~”
只見老爺爺“斗氣化馬”,隨后變得年輕了……
“這,這尼瑪玩什么犢子!”徐說道。“哎呀,這不是趕個潮嗎~”我說道。“泥煤的,你這前幾章的風格,能讓你這么折騰嗎!”徐怒火中燒。“阿這……”我一時無語(記住,只是一時,絕對不是無話可說!)。
不過,經過協商啊,我們達成共識。我呢,遵從他的意見,把這部分改了(這里面絕對沒有妥協的成分,絕對沒有!X﹏X)。
回到故事中。
老爺爺望著白白的月亮,從自己的大衣里掏出記事本,和一只水筆。(本子里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么張嬸和李嬸又在爭吵,梁哥和小圓在某某殺了一盤,不叫他了啦……但是,藝術源于生活嘛)
老爺爺:“記一記今晚的月光吧……”
抬頭見月無筆路,孤獨靜夜慢悠悠。又有心思一揮去,怎奈心中少年無。
曾經有一個人也喜歡在夜間寫作。而如今這中國現代文體小說的第一本,就是這位喜歡在夜間寫作的偉人。但在他的年代里,他是“公知”。
這本《狂人日記》,如今還是有很多人去研究它,想把它搞懂。如要了解一個人留下的東西,往往也就需要了解那個人。
老爺爺記著這一晚的“月光”,流出了懺悔的眼淚,誰都不明白,他為什么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