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必背常考古詩詞(二年級)
- 陳蘭 趙霞編著
- 677字
- 2021-04-02 14:19:57
登鸛雀樓

掃碼伴讀

朗讀參考
☆☆/☆☆/☆,☆☆/☆☆/☆。
☆☆/☆☆/☆,☆☆/☆☆/☆。
認識作者
王之渙(688—742),字季淩,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代詩人。性格豪爽,有俠士之風。曾做過下層官吏,后因不愿趨附于權貴,離職去官,而后遍游山川。王之渙以寫邊塞詩聞名,與高適、王昌齡齊名,三人交往唱和的故事流傳至今。王之渙寫的詩大多已失傳,只留下六首。這些詩意境雄渾,流傳非常廣。

字詞釋義
①白日:太陽。②依:依傍,依靠。③盡:消失。④欲:希望,想要。⑤窮:盡。
詩詞譯文
太陽依傍著遠山慢慢地西沉,滾滾黃河水朝著大海洶涌奔流。如果想要看到千里以外的風景,那就要再上一層樓。
詩詞鑒賞
王之渙寫登鸛雀樓的觀感,先寫登樓遠望,看見了遠處的中條山;次寫近處所見,洶涌的黃河朝東而去。望著大好山河,王之渙的感慨油然而生:希望更上一層樓,把千里的風光盡收眼底。整首詩由寫登樓所見景色,到寫心中產生的感慨,畫面遼闊、意境深遠。詩的后兩句表現了詩人的襟懷抱負及對“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哲理的頓悟。正因為如此,這兩句才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也使得這首詩深受人們的喜愛。
詩詞練筆
1.名句填空:______依山盡,______入海流。
2.判斷正誤:鸛雀樓是黃河邊上的名樓。( )
3.請寫出三位唐代邊塞詩人:______、______、______。
詩詞拓展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岸邊,始建于北周,毀于元初,1997年重建,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鸛雀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以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最負盛名。
詩詞默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