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必背常考古詩詞(一年級)
- 陳蘭 趙霞編著
- 539字
- 2021-04-02 14:25:01
詠 雪

掃碼伴讀

朗讀參考
☆☆/☆☆/☆☆☆,☆☆/☆☆/☆☆☆。
☆☆/☆☆/☆☆☆,☆☆/☆☆/☆☆☆。
認識作者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著名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小時候家境貧寒,苦讀詩書,為乾隆年間進士。后因為民做主得罪權(quán)貴,辭官歸隱。

字詞釋義
①總:總是。②不見:看不見。
詩詞譯文
一片雪花兩片雪花,三片四片雪花,五六七八九十片雪花。這么多雪花,有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一飛到梅樹上就都不見了。
詩詞鑒賞
這首詩巧妙地用數(shù)字來描寫雪花,從一到十,再到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寫出了雪花之多、雪之大。這時,詩人轉(zhuǎn)換視角,以梅花來詠雪,雪落在梅樹上,與梅花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詩詞練筆
1.用一至十的漢字數(shù)字填空:
___片___片_____片,_____________片。
2.判斷正誤:《詠雪》是一首詠梅詩。( )
3.鄭燮是_____(朝代)詩人。
詩詞拓展
說到詠雪詩,就要說到東晉才女謝道韞。她是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有一天,天降大雪,謝安和子侄們一邊賞雪,一邊以雪為題作詩。大家紛紛把自己想到的詩句說出來。謝安的侄兒謝朗用鹽來比喻雪花,吟出了“撒鹽空中差可擬”,意思是說下大雪好像是在天空中撒鹽。而謝道韞則說出了“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詩句。柳絮輕飄,暗含春意,用被風吹起的柳絮來形容雪,自然比用鹽來比喻更勝一籌。
詩詞默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