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班時間,王琋依舊正點下班,其他人看他走了,也都陸陸續續的準備下班。
整個部門,明天的方案通過率,也都指著王琋,畢竟蕭珊珊辭職之后,營銷部就剩王琋這個“老人兒”能承受得住楚冠的變態需求。
王琋出了公司的大門就給父親打電話。
“爸,我媽今天下午咋樣啊?”
“你媽今兒下午狀態挺好的,你大姨半下午才回去,你媽瞇了會兒,問你下班沒,說晚上想喝皮蛋粥,讓你帶一份來。”
“得,我現在下班了,這就過去。”
“好嘞。”
“爸,您吃點啥?”
“嗨!我吃什么都行,你來了再說吧。”
“好。”
掛了電話,王琋心中一陣難受,明天還得靠自己的兄弟去接父母親,自己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加班。
這時候,王琋看著一群趕地鐵下班的打工人,他們許多人無外乎都是來北漂的,如果他們家鄉的父母,家人,有什么事情,那又有誰來照料呢?一年四季都漂泊在外,只有逢年過節的才能回家一趟,怪不容易的。
這一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是不是就像此刻自己的父母一樣?兩個人相互依扶,還要依靠自己的兄弟姐妹呢?
可是,如果自己不結婚,等到了父母這個年紀,又能靠誰呢?躺在病床上,難道按呼叫鈴,請護士幫忙倒杯水?點個外賣?
他不禁站在這座屬于他的城市里,感到一陣陣的落寞,與孤寂。他停住腳步,就站在地鐵站的入口處,看著人潮涌入,像是被黑洞吸入一般,源源不斷。
不知道是被誰碰了一下,王琋有些踉蹌,那人匆匆回頭說了句:站在這擋什么道啊。
王琋這才又回到這個匆匆世界,跟著人流的方向,一起去擠地鐵。
到了醫院門口,王琋記得在牛肉面的旁邊,有一家粥餅店,他打包一份皮蛋粥,還有一個肉夾饃。
王琋又提著母親的晚餐,進到病房已經是近九點了,王琋愧疚的說道:“今天下班人太多了,前幾趟地鐵沒擠上去。”
王母慈愛的說道:“沒事,今兒周五肯定人多。”
倒是王父有些微詞:“確實有點慢,你媽都餓了。”
王母聚著眉頭瞟了王父一眼,用平時常說的話意思就是:貝貝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你還要求那么多。
王父一般都會反駁:誰不上班,誰沒上過班!他回家還有熱菜熱飯,那些租房子的孩子回到家還得自己做,再不濟就在外面湊合一下,他已經很幸福了。
當然,今天在醫院,兩個人沒有那么多的對話,三十多年的夫妻,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的意思了。
王琋沒有聽出其中的含義,并不在意,還是自顧自的說著自己要說的事情:“明兒公司突然臨時要求加班,我來不了。”
王母搶道:“來不了就甭來了,我和你爸能自己個兒回去,你好好上班。”
對于這一點,王父倒是贊同:“你媽說的對,你安心上班去,我們打個車就到家了。”
“不是,錢永利和馬剛明兒過來接你們。”
“哎呦,這多不好啊。”
“沒啥不好,我說不讓他們來,他們非得要來接你們,來就來吧,改天我請他們吃飯就得。”
“算了,你給小錢他們說,甭來,年輕人干自己的事兒去,不用管我們。”
“嗨,人家是好意,再拒絕,顯得咱不識好歹。再說,這都是我好哥們兒,幫個忙沒事兒。”
王母心中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你說這倆孩子真是的,這么點事兒,還專門跑一趟。”
“行了媽,他們來就來吧,我也是不小心說漏嘴了。”
“我這不是怕麻煩人家嘛,行吧,你都這么說了,就這么著吧。”王母也不再推辭。
每到這種時候,王琋都幻想著自己有一輛車多好,哪怕能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出來接上父母,或是父親也能開車將母親送回家。奈何搖號困難,三四年了,也沒有他的份。
王琋這邊想著,王父說:“得了,今兒你回吧,我今天要在這陪你媽。”
“不是說不能陪嗎?”
“我今天給護士說了,你媽這腿不方便,今晚得有人守著。護士聞了一下醫生,就說那就在這吧。”
“那您睡哪兒啊?”
“喏,我找了倆凳子,湊合一晚就得~。”王父隨意的說道。
王琋心中酸酸的,道:“今兒我來吧,爸您回去睡吧。”
“行了,你明天還得去公司上班呢,我明天再回去補一覺就行。”
“爸,您都在這好幾天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哎呀,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了,本來就覺少,啥休息不休息的,年輕那會兒,廠子里沒地方睡覺,我們都睡在水泥地上也是有的,這就不錯了。再說,前面幾天就白天在這,晚上又不用住這。”
王琋沒有經歷過這種日子,也沒聽父親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