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長安
- 千歲請上座之歲歲長安
- 公子年十七
- 2377字
- 2021-07-02 19:25:28
殷繁邊寫,邊想著到時候紅山詩會該派誰去參加。
就在這時,一旁卻傳來了某殿下的聲音。
“長安?”
“……”
這一聲實是猝不及防,殷繁執筆的手不可遏制地抖了抖,一大滴濃墨從筆尖滴落,新寫的奏折頃刻間又毀了。
真的是,太要命了。
殷繁面不改色地棄了這份,又重新拿了一份空白的過來,只這次不忙著寫。
“殿下喚臣何事?”
寧枧歲抱著膝蓋坐在軟榻上,手撐著下巴看他,眉眼含笑。
“無事,就想喚你一聲。”
名字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到了這人嘴里卻被玩出了各種花樣。
一封普普通通的奏折,殷繁寫了三次才寫好,可算是一波三折。
寧枧歲不知道什么時候下了軟塌,走到書案后挨著他的腿坐在地上。
“殿下……”
殷繁擰著眉看她,伸手想要將她扶起來,寧枧歲卻一把將他的手抓住,沒皮沒臉地沖著他笑。
“無事,我墊著軟墊呢。”
聞言,殷繁擰著的眉頭這才解開,轉回身繼續去做自己的事,手卻沒有抽回去。
他心甘情愿地縱著、寵著的人,卻從來都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
書房里靜的很,只能聽得到書頁翻動的聲音。寧枧歲貼著殷繁的左腿坐在地上,伸手從書案上揀了一份奏折來看,正是那份有關科考的。
“長安,你說今年科考主考官會是哪位大人?”
以前都是白老太傅,今年老太傅身體抱恙,應該是不能夠勝此重任,所以勢必要換人,但是換誰來呢?
“若是臣所料不差,應該是丞相元祈。”
寧枧歲心下一咯噔,果然如此。
“會試主考官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勝任的,在朝中聲名威望皆能夠同白老太傅相比的,只有丞相。”
殷繁說的是事實,禮部的人已經向皇上遞了折子欲請元相出任主考官,這事十有八九是差不多了。
怪不得之前那么安分,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
寧枧歲將頭靠在殷繁膝蓋上,瞇著眼睛細細地想了一會兒,道。
“長安,你來做這個主考官不行嗎?”
“不行。”
殷繁立即否決,垂頭無奈地看了她一眼。這是什么虎狼之詞?
讓一個太監去監考天下士子,那還不得被人恥笑死?也虧的她想得出來。
太監怎么了?
寧枧歲不高興地撇撇嘴,倒是沒再堅持,低頭繼續看那份奏折,忽然看到了幾個字,眸中一亮。
“長安,紅山詩會之時,西廠要派人去?”
“嗯,提前去探探底。”
寧枧歲眼中有著萬里星河,一閃一閃地看著他,笑道:“我幫你去探唄。”
明白了,這是想出去野了。
殷繁好整以暇地笑了一下,然后手蓋著她的臉推開,無情地道:“想都別想。”
“唉別呀!我就去看看,絕對不搗亂!說不定還能給你撿個狀元回來呢!”
寧枧歲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趙辛詞那老頭又跟他說自己的糗事了。
十多年前她和喬潤修也參加過一屆紅山詩會,三天下來,別說撿狀元了,他們兩人直接把人準狀元郎灌醉,扔進了落砂湖里。
后來準狀元變成了真狀元,不過從此以后再見了他二人都是繞著走的,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
紅山詩會代表著大離所有學子的最高學術水平,能在紅山詩會上奪得魁首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當年的登科狀元。
“那事確實不能怨我們,你不知道那人有多欠!就那狗屁不通的詩都能奪魁首?喬守玉隨口編的打油詩都比那好百倍!我是實在看不下去才出手的,灌酒的是喬守玉,扔人的也是他,我根本沒做什么……”
這話說的忒沒底氣,說到最后連寧枧歲自己都說不下去了。
其實那會兒的時候朝堂已經開始僵化了。
科舉對于那些名門望族的子弟來說就是一道程序,所謂的天下學子聚集暢談論道的紅山詩會,也成為了世家少爺們醉生夢死的借口,寧枧歲他們就是看不慣這些人才想要出手教訓一下的。
這一點,殷繁自然知道,他知道她不會為了一己私欲去作弄旁人,也不會去拿旁人的前程開玩笑。
“想去便去吧,帶上天音,安全點。”
但他忽然轉了主意并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她說撿個狀元回來的時候,他忽然想起皇上似乎說過,會將今年的狀元點給她做駙馬。便讓她自己去選一個合心合意的人。
“臣會和紅山詩會那邊打招呼,殿下可全權參與詩會的比賽和魁首的定奪。”
聞言,寧枧歲不禁有些驚訝,驚訝過后便是暖意遍生。
“讓我定?這么信我?”
殷繁點頭,輕聲道:“信。”
他將手蓋在她的發頂,輕輕往下壓了壓,沒讓她看到自己眼里的情緒。
寧枧歲被摸舒服了,瞇著眼睛靠在他腿上,唇角帶著笑意。
“殿下。”
氣氛正好,殷繁卻忽然出聲道。
“臣派出去的人傳回了信,幽州一帶,發現了少侯爺的蹤跡,當年齊恩侯府之死,或許真的另有隱情。”
……
——慈寧宮
“砰!”
一個上好的青瓷茶盞碎在元祈腳邊,里面滾燙的茶水沾濕了他的靴子和衣擺。
“娘娘息怒。”
今日皇帝把禮部呈上來的折子壓了下去,說此事日后再議,很明顯是不想讓他當那個主考官,這是有意打壓他們元氏一黨呢。
元如玉面色鐵青,涂著丹蔻的十指抓在柔軟的狐裘上。
許是真的到了年紀了,這個冬天過去以后,很明顯能看得出她老了,眼角的皺紋連最好的脂粉都遮不住,整個人總是處于一種即將暴走的狀態,看起來特別不好。
“皇帝,真是咱家的好兒子啊!”
元如玉冷冷地笑著,表情隱晦不明。
“兄長放心,今年的主考官一定是兄長,民心所向的事,他皇帝再壓也改變不了。”
寧沉鈞是個吃里扒外的玩意,既然她養不熟,那便換一個來養,等蘭時君肚子里的那個生下來,那他也沒什么用了。
“臣謝過太后娘娘。”
元祈俯身行了一禮,掩下眸中的精光。
“臣還有一事要同娘娘說,之前臣派往幽州查探的人帶回了消息,那邊果真有喬家人的蹤跡,要不臣……”
元如玉抬手打斷他的話,指節在木制扶手上輕輕叩了幾下,道。
“不必,不過是幾條喪家之犬,翻不什么花浪,兄長做好手里的事便好。今鴻今年若是再落榜,便是丟人了。”
元祈垂頭道,臣知曉。
在科考之前是紅山詩會,屆時若鴻兒能夠在詩會上奪得魁首,又何愁不能金榜題名?
元祈走后,蘭時君便來了。
她看起來憔悴了不少,腹部高高隆起,頭上戴著素釵,臉上未施粉黛,看起來莫名讓人覺得可憐。
元如玉見她這模樣,忙讓楊嬤嬤看座看茶。
“皇貴妃這么重的身子,便莫要專門跑一趟了,有什么事差身邊的人來同哀家說一聲便是,若是不小心磕著碰著哀家的乖孫,哀家可要哭死了。”
元如玉這話摻了三分真心實意,畢竟她是真的期盼這個孩子能夠平平安安地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