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精華版)
- 謝亦森
- 2504字
- 2021-04-01 14:31:41
第四節 通報——告知與鞭策
通報是一種周知性文體。領導機關認為需要讓基層單位和廣大干部知曉的事項,就用通報來發布。不過這里所說的事項是有范圍限制的,通常指的是先進典型、重大案件或重大事件、有關重要工作情況,也就是說,要么是“報喜”,表彰先進,鼓舞士氣,號召人們向先進看齊;要么是“報憂”,披露問題,指出危害,教育人們引以為戒;要么不“喜”也不“憂”,或有“喜”也有“憂”,某些情況或要求需要讓下級知道和掌握。下面分幾種類型來談談結構和寫作方法:
(一)表彰性的通報,即用于公布創優爭先活動評比結果、表揚先進集體或先進個人,宣揚其事跡與精神。如《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縣城經濟競賽考評情況的通報》《市委組織部關于“十佳”公仆評選結果的通報》《共青團縣委關于授予等8名同志“新長征突擊手”稱號的通報》。這類通報的結構比較簡單,開頭說明評選表彰的背景、由來、依據,然后公布表彰對象名單(如名單較多則附于文后),接著概括性陳述先進事跡和經驗(有時也不用),最后希望獲得先進稱號者戒驕戒躁、再接再厲,號召大家向先進學習。另外需注意,這種“通報”往往與“決定”混用,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決定”是針對重要獎懲事項,它所表彰事項的分量比“通報”要重一些,還須用一定篇幅揭示典型意義及精神內涵。
(二)批評性的通報,即披露有關案件、重大事件,或對某地、某單位的工作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提出批評。如《××市紀委關于××局集體貪污案件處理情況的通報》《××市委關于××縣發生重大群體上訪事件的通報》《××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的通報》。這類通報的結構稍微復雜一些,常見的有:開頭部分概括性地點明通報什么事,相當于導語;或者不用導語,直接陳述事實。主體部分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介紹事情的概況,指出其性質和危害,分析原因,宣布處理結果,然后從汲取教訓的角度提出若干要求,目的在于教育人們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加強防范,免蹈覆轍。分析原因、提出要求要多動點腦筋,立意要深刻,觀點要鮮明,語言要潑辣,針對性、警示性要強。如通報某領導干部腐敗案件,重要的不在于介紹案情本身,而在于分析其根源是什么,應該讓各級干部從哪些方面汲取教訓。比如:理想信念缺失,放松世界觀的改造;平常不注意防微杜漸,以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掙不脫“關系網”、抵不住“說情風”,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不自覺接受黨內監督,聽不進批評意見,等等。對類似這樣的內容,可以采用兩種寫法,一種是既分析當事人違紀違法的原因,又對黨員干部提出相應的告誡,二者結合起來寫;一種是先集中分析原因、總結教訓,然后從正面提要求。
(三)情況通報,即根據工作需要,將有關重要情況通報給所屬單位和各級干部知道,以利推動工作。如《××市人民政府關于上半年經濟形勢的通報》《××省林業廳關于林權改革進展情況的通報》。這類通報通常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是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后一部分是意見,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需注意什么問題。如通報經濟形勢,除了肯定成績,還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下步工作指導性意見,如財政支大于收的問題怎么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怎么解決、重點工程建設速度緩慢的問題怎么解決等等,總之要讓各方面看到差距,增補措施,確保既定目標的實現。
通報的寫作還需注意幾個具體問題;一是通過通報的事實要真實、全面、客觀,防止出現虛假、偏差。二是語言要樸實、簡潔、準確。三是要注意通報與通知、通告、簡報等文種的區別,其中最根本的區別是:通知是告訴人們干什么和怎么干,通告是有普通約束力、公開發布或張貼的文件,簡報多為會議討論情況的記錄或某項活動的動態性反映,而通報則是通過告知有關典型事例或重要情況,教育、引導各級干部的內部文件。
【寫作實例】
中共××市委總值班室××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關于××縣遲報“9·1”中毒事件信息的情況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