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普新生兒安撫法(0~1歲):第二版
- (美)哈韋·卡普
- 1499字
- 2021-03-30 16:00:24
前言
平息嬰兒哭鬧的古老秘籍
上醫學院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嬰兒尖聲哭鬧說明是腸胃脹氣引起了腹痛,一般有兩種緩解方法:一種是比較天然的,比如抱著他,來回搖擺,給他吃安撫奶嘴;另一種是醫學療法,比如給他服用鎮靜劑、抗痙攣劑或嬰兒排氣滴劑。很不幸,天然的方法在20%的情況下是不管用的,而醫學療法常常一點兒用都沒有,有時還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比如對嬰兒使用鎮靜劑是不恰當的,使用抗痙攣劑則會誘發嬰兒昏迷甚至死亡,而排氣滴劑并不比白開水更有效。
1978年,我完成了醫學生訓練,正式成為一名兒科醫生,但是在面對腸絞痛的嬰兒時,我依然感到很無助。我的無助很快就變成了震驚和擔憂。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反兒童虐待團隊工作時,我看到一些嬰兒僅僅因為哭鬧不停就遭受了嚴重的傷害,甚至被殘害至死。你不要武斷地認為傷害嬰兒的父母都是窮兇極惡的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精疲力竭、被壓力壓垮了,嬰兒不停的尖聲哭鬧最終讓他們崩潰了。
為什么如今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能解決如此常見,又令人煩惱不已的腸絞痛問題呢?這令我很困惑。于是我開始閱讀一切能夠找到的資料,尋找解決這個難題的線索。很快,我發現了兩個現象,它們把我的擔憂轉變成了希望。
第一個現象是,我發現嬰兒從出生到4個月大時,他們的大腦發育會發生質的改變。美國知名的兒科醫生小阿瑟·帕米利(Arthur H. Parmelee,Jr.)在一份報告中寫到,很多父母天真地以為嬰兒生來就會微笑,會與人互動。當新生兒的父母聽到小家伙尖銳的哭聲幾乎能震碎玻璃時,他們常常會大吃一驚。
在開始研究其他社會文化中的父母怎么安撫嬰兒時,我有了第二個重要發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圖書館里,我鉆研了一些舊得快要發霉的書和期刊,吃驚地發現,腸絞痛引起的嬰兒大哭大鬧在一些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在我看來,當代文化雖然在諸多方面都很先進,但在安撫嬰兒方面顯然是落后的。很多父母安撫嬰兒的方法建立在持續了幾個世紀的無稽之談和錯誤認識的基礎上。在鉆研的過程中,我突然對“為什么有的寶寶哭鬧得那么厲害”這一難題有了簡單但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寶寶哭鬧是因為他早出生了3個月。

當然,我肯定不會勸某位媽媽把孩子多懷上3個月。然而,與小馬或小牛比起來,人類嬰兒在出生時顯然還沒有準備好。我相信你一定注意到了,新生兒是多么喜歡像在子宮里一樣被摟抱、被搖動,以及與他人進行肌膚接觸。
為什么模擬子宮環境對嬰兒有非常好的安撫作用呢?為什么這對一些寶寶有效,對另一些寶寶又無效呢?這些問題讓我萌生了一個想法:節奏、類似子宮里的聲音、動作和肌膚接觸必須引發一種自動的鎮靜反射,但是,只有按順序一步步做得完全正確,才能激發鎮靜反射。
鎮靜反射可以解釋為什么世界上最好的安撫者能通過節奏感讓寶寶平靜下來。它還可以解釋為什么顛簸的汽車和隆隆響的吹風機會立馬讓寶寶停止哭鬧。鎮靜反射甚至能解開一些古老的謎題,比如為什么成年人覺得在吊床里搖晃很舒服;為什么海浪和下雨的聲音能使我們平靜;為什么我們容易在汽車和飛機上入睡;為什么哪怕92歲的老人在感到不安時,搖動、擁抱和噓聲就能讓他平靜下來。所有這些都和人類胎兒在子宮中的經歷有關。
注意:如果你的寶寶非常難哄,你完全可以跳讀到第8章,直接去看有關如何實施5S法的內容。如果寶寶還好,我邀請你加入我的短小旅程,從古代到21世紀,看一看新生兒如何感受這個世界,了解如何讓哭鬧的寶寶安靜下來,以及如何改善他們的睡眠。通常這個過程只需要花費你幾天時間。
通過研究世界各地的嬰兒安撫訣竅,我發現可以總結為5個簡單的步驟:包裹、側臥/俯臥、噓聲、搖動、吮吸。我把它們稱為5S法。
幾千年來,大多數有經驗的父母都會用5S法安撫他們的寶寶,很快,你也將成為這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