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讀財報:業務、數據、報表與財務分析實戰
- 鄭瑞雪
- 904字
- 2021-03-30 15:54:49
(二)什么是負債
與資產的定義相對應,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它強調兩個關鍵點:①是因為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②未來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類比資產,負債也按照流動性進行了分類——流動負債是指在未來1年內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負債,例如短期借款、應付和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非流動負債則是在1年以上才會引起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負債,例如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值得注意的是,負債除了按照報表所列流動性進行分類,更重要的是將其按照來源和性質劃分為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
經營負債,顧名思義因公司日常經營而形成。此類負債的形成,大多源于結算的時間差,例如本月發放上月工資,本月繳納上月稅費,上月確認采購到貨本月支付款項等——在尚未結算時,便形成了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應付賬款、預收款項、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都屬于經營負債。
金融負債,則是指公司因融資而形成的負債,包括長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等。另外,因企業間資金拆借而形成的負債(列報在其他應付款),也屬于此類。不同于經營負債形成于業務結算的時間差,金融負債是公司真實的有息債務,是在業務層面之上、公司需要以真金白銀去償付的債務。相比之下,金融負債具備一定的剛性,負債到期公司必須還本付息,否則面臨著一系列的嚴重后果。以下通過案例的方式來對比分析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
○案例3-1
2021年3月31日,H公司和I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兩家公司的期末負債總額均為100萬元,資產負債率均為50%。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兩家公司的債務水平相同呢?
進一步看報表,H公司的100萬元負債均為預收款項,系下游提前支付貨款而形成,而I公司的100萬元負債均為短期借款,需在次年1月即償還該筆借款。很明顯,H公司的負債是經營負債,且前文已經反復提過,實務中的預收款項被認為是業務鏈中議價能力的體現,而I公司的負債是銀行短期借款,并且馬上就要到期了,公司必須還款。
通過進一步對比發現,H公司的負債是議價能力的體現,而I公司的負債則是需要馬上償還的真實債務。相比之下,I公司的真實債務水平和債務壓力明顯高于H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