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野豌豆)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小雅·采薇》
薇,今名野豌豆,嫩苗可食用。野豌豆開的花大多是粉紅色或紫色的。在繪制本例時,要注意莖的走勢和葉子的顏色變化。

工具及配色
畫具:水自閑錦鯉毛筆、秋宏齋若隱/秀意毛筆、阿詩300g細紋水彩紙和史明克固體水彩大師級47色。
【參考用色】

352品紅

485靛青

371苝紫

668焦棕

528普魯士綠

349亮鎘紅

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

524五月綠
【主要配色方法】
葉子: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
524五月綠。當葉子的顏色較深時,
524五月綠的占比可以少一些;當葉子的顏色較淺時,
524五月綠的占比可以多一些。
花朵:352品紅+
485靛青。在表現快凋謝的花朵時,深色部分用
371苝紫+
668焦棕,淺色部分用
524五月綠+
349亮鎘紅。
繪制過程
◎擬定草圖

01.找參考圖,并根據參考圖勾勒草圖。找一張可以看到野豌豆生長走勢的圖和一張特寫圖,這樣能更好地抓住野豌豆的特點。在右邊繪制一條主莖,在左邊繪制一條輔莖,再添加一些小莖,表現出主要花朵所在的位置。
◎繪制主莖、葉子和花朵

02.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繪制主莖。野豌豆的莖是一節一節的,在繪制時要注意頓筆。越靠近尖端,莖的顏色越偏黃綠。在繪制莖的尖端時,可多加入一些
524五月綠。

03.用同樣的顏色繪制主莖上的葉子,注意從葉尖畫起。然后在葉子后面添加一個花苞,并用524五月綠進行上色。

04.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趁花苞的顏色未干時,用點畫的方法加深花苞,然后添加花萼。注意,在繪制這一步時,
533暗鈷綠的占比可以多一些。

05.將352品紅和
485靛青進行調和,再添加一些花苞。注意,在繪制花苞時,要先繪制花苞尾部,再繪制花苞頭部。

06.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繪制右側的小分枝。注意,在繪制這一步時,
524五月綠的占比可以多一些。

提示
紅色和藍色可以調和成紫色。
07.將352品紅和
485靛青進行調和,繪制中間部分的花朵。在繪制花朵的下半部分時,
485靛青的占比可以多一些;在繪制花朵的上半部分時,
352品紅的占比可以多一些。


提示
濕接法是指先畫一種顏色,趁畫面濕潤時畫另一種顏色,并讓這兩種顏色自然地銜接在一起的技法。在采用濕接法時,注意筆上的水分要充足,否則兩色之間的銜接會顯得不自然。

08.用濕接法繪制快要凋謝的花朵。將371苝紫和
668焦棕進行調和,繪制花朵的深色部分。然后將
524五月綠和
349亮鎘紅進行調和,繪制花朵的淺色部分。

09.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繪制花朵后面的小分枝。待葉子的顏色干后,繪制靠前的葉子的葉脈。用同樣的顏色繪制右側的分枝。注意,這一條分枝上葉子的顏色有變化。在繪制淺綠色的葉子時,可多加入
524五月綠;在繪制深綠色的葉子時,可多加入
475松石藍。

10.將352品紅和
485靛青進行調和,繪制淺色花朵的花脈。
◎繪制輔莖和分枝

11.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繪制輔莖。在繪制時要注意頓筆,以表現莖的節點。

提示
在繪畫時,尤其在臨摹時,不要追求與原圖的顏色一模一樣,只需知道配色的原理,并遵循這個原理去調色即可。這樣畫出來的效果一般不會差。
12.將352品紅和
528普魯士綠進行調和,繪制葉子后面的花,并注意花朵顏色的變化。
提示
在繪制莖脈時,可以先平涂莖的底色。然后在調色盤中按壓旋轉筆頭,讓筆毛散開,順著莖的走勢刷一筆。

13.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補充一條分枝,并注意分枝顏色的變化,然后繪制莖脈。在繪制淺色的葉子時,可多加一些
524五月綠;在繪制深色的葉子時,可多加一些
475松石藍。

14.將533暗鈷綠、
475松石藍和
524五月綠進行調和,補充最后一根莖。在調色時可以多加入一些水,讓葉子整體的顏色偏淡,以表現葉子的前后空間感。用調色盤里的顏色強調一下莖的節點,然后用
668焦棕繪制一些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