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空靈
去關上琴板
讓音符埋沒在孤寂
我的手指冰冷
盡管它飛舞著
依舊是那窗外
正下著的雨
飄搖
井上有杜鵑哀鳴
它啼出的血
被我當作染料
將面色染紅
肖邦彈響夜曲
用一架殘破而優美的鋼琴
人人都向往柏拉圖式的愛情
不僅僅是理想
我當作希望
眰恦語:
詩人的詩仿佛描繪了肖邦的一生。偉大的鋼琴家肖邦像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一位偉大的歌頌者,他歌頌著愛情歌頌著對國家的熱愛,但在他一生中愛情是煎熬的,也飽受疾病的折磨,漂泊異鄉的愁苦對故土的無比眷戀,都使肖邦的夜曲在表層的溫柔恬靜下潛藏著一種無法抑制的深深的孤獨感,可是經受這樣的苦痛折磨,他依舊充滿希望,通過指間跳動的音符向世人演奏生活的希望!
璺庸語:
整首詩的基調十分凄涼,肖邦是一個愛國音樂的悲劇,望帝啼血是一個君王的悲哀,兩者相結合,構建了一個凄涼而又孤苦的抒情主人公。整首詩空靈讓人不禁被感染,黑白的世界已有那一抹鮮紅,柏拉圖式愛情讓人神往,但現實只有凡塵碌碌。
這是最大的悲哀,音樂和詩歌都難以將情感宣泄,痛苦的哀吟回響在天地間。
拾星櫟語:
杜鵑啼血,晝夜悲鳴,心事重重。
借一架鋼琴,我們的靈魂碰撞。
心靈摒絕肉體,唯向往著真理。
清斯語:
孤寂
冰冷
搖搖欲墜
哀鳴
血染
奏鳴夜曲
心靈摒棄肉體
轉而向往真理
靈魂被肉體污染
真理無法被滿足
只求一個信仰
作為希冀
書頔語:
全詩渲染了一種孤寂又略顯陰森的氛圍,破舊的鋼琴與優美的樂曲似乎格格不入,是黑夜更寂寥還是內心更空洞?我不得而知。或許柏拉圖式的愛情正如肖邦的夜曲,在這如夜般血色而枯萎的心中種下一絲美好。夜曲繼續流瀉,直到一縷陽光撒向大地為止。眾人只是神往,而我卻以之為不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