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秋令甬道的西斜里
遙望
誰家青煙幾許
鄉關下
又是稻谷般金燦的暮光
輕輕,輕輕
微撫波浪
隨蕭蕭秋日晚風
微晃
粼粼
漾進了蘆葦蕩
飄出
淡淡蘆花香
書頔語:
該詩全篇寫景,字里行間卻有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感情柔和,如詩中景一般,淡淡憂愁而非悲愴斷腸。有道是:游子遠行無恙,良人當歸即好。
春杪語:
驀然發覺似乎古人潑墨眾多的高秋也并不全是冷落了誰的清秋節。自古以來被視為落寞的高秋也可以如這般溫柔安靜。被寫進詩情畫意里的晚風與秋香讓我著迷,想把高秋揉進我的六腑中再獨自一人品茗……這種感覺,似乎是你悄悄伏在耳邊問我一句暮安。問你也問他。
拾星櫟語:
日落西斜,青煙裊裊。
秋風拂面,傳來蘆花陣陣清香。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悠閑中帶著淡淡的憂傷。
璺庸語:
歸,一個詞,一首詩,一個情景,構成了整首的夕陽西下,秋在眼前,麥香在田,蘆葦花絨。詩有構成秋的味道,同時追逐昨日的晚風,輕輕,粼粼,微蕩,飄出。詩人用詞很輕,詩的意味正是在這輕曼中雅致的滲透出來。讓人神往這種慢的生活,這種富有自然氣息的那一刻。
相思清狂語:
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日的晚霞里微風吹過水面蘆葦清香飄蕩的畫面,空間跨度之跳躍,使讀者先經過斜巷里的青瓦人家,后來又漫漫走到波光粼粼的蘆葦旁邊,漂浮的花香觸動了作者的感觀,當身處被晚霞籠罩的溫暖世界里時,作者觸景深情,蘸著溫暖的光彩,寫下了一首極具畫面感,展現日常生活里細小畫面帶給人視覺上享受的詩歌。全文無一“歸”字,卻使讀者隨著詩人的腳步漫漫走向晚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