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納稅:快學快用實操筆記作者名: 韓坤玨本章字數: 2785字更新時間: 2021-04-12 17:22:49
1.1 稅收的定義、特點和作用
前幾日會計老高在家陪孩子看電視,恰好看到了這樣一幕:劇中的大臣向皇帝諫言,說目前朝廷對百姓征收的賦稅過高,導致百姓苦不堪言。當時,孩子問了老高一個問題:“賦稅是什么?”借著這個問題,老高向孩子科普了有關稅收的知識。
在我國古代,賦稅就是君王向平民征收的稅。賦稅有很多形式,如“丁稅”“商稅”“地稅”等,這些賦稅形式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有的被取消,有的延續至今并演變成現代稅收。
1.1.1 稅收的定義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處于任何制度之下,企業和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納稅。在現代社會中,稅收更是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著。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是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
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說:“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由此可見,稅收存在的意義是維持公共權力的正常運行,維護社會的秩序。
19世紀美國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這說明稅收是人類文明不斷演化的結果,對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1.1.2 稅收的特點
通過稅收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稅收是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是與生俱來的,不受社會制度和權力變更的影響。因此,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這三個基本特點。
1.稅收的強制性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管理者的身份,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強制征收的。
稅收的強制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稅收分配關系的建立具有強制性。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依據法律規定征收的,與財產權利(生產資料的歸屬權)沒有關系。
二是稅收的征收過程具有強制性。在征稅過程中,任何企業或個人如果違反稅法,不能按時、按量繳納稅款,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懲處。
稅收的強制性來自政府公共權力的強制性,是稅收作為一種財政范疇[1]的前提條件,也是政府滿足公共需求的必要保證。與此同時,為了防止稅收的強制性被濫用,國家制定了相對科學、規范、公正的法律制度,把征稅權力和納稅行為納入法律的范疇內。
2.稅收的無償性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征稅以后對具體納稅人既不需要直接償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直接形式的報酬,納稅人從政府支出所獲利益通常與其支付的稅款不完全成一一對應的比例關系。無償性是稅收的本質體現,反映了社會產品所有權、支配權的單方面轉移關系,而不是等價交換關系。
無償性是稅收的關鍵特征,決定了稅收是國家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使稅收明顯地區別于國債等財政收入形式,并成為調節經濟和矯正社會分配不公的有力工具。
納稅小課堂
稅收的無償性是相對的。
從納稅人的角度來看,納稅后不會獲得報酬、政府也不會返還稅款,所以稅收具有無償性。
但政府征稅所取得的一切稅款都會通過財政支出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返還給社會,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反映出稅收有償性的一面。不過這種返還不是對每個納稅人所繳稅款的對等補償,而是從社會公共需要出發集中統一支配使用。
3.稅收的固定性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征收的,即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
國家稅務機關征稅時只能按照預定標準征收,不能無限度地征收。當納稅人擁有了應納稅的收入或發生了應納稅的行為時,也必須按照納稅標準如數繳納,不能篡改標準。
不過,稅收的固定性并不是絕對的。比如,國家會根據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修訂稅法,調高或調低稅率等。但這種修訂和調整必須用法律的形式事先規定,而且修訂、調整后要保持一定時期的相對穩定。納稅的固定性既有利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又可以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點是統一的整體,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稅收強制性是實現稅收無償性的有力保障,稅收無償性體現了稅收的本質,稅收固定性是稅收強制性和稅收無償性的必然要求。
1.1.3 稅收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通常被用于建立社會醫療衛生體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展國家新興產業等。可以說,稅收為人們創造了更好的社會環境。
但稅收的作用不止于此。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的經濟運行模式,以及人們對稅收不同的主觀認識,都會對稅收作用的發揮產生影響,造成其具體作用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差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主要有以下六個作用。
1.組織財政收入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在保證和實現財政收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不僅可以對流轉額[2]征稅,還可以對各種收益、資源、財產等征稅。征稅主體也多種多樣,國家稅務機關對國企、外企和個體工商戶都可以征稅。稅收具有廣泛的來源,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財政收入形式都無法比擬的。
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可以保證稅收收入的及時、穩定和可靠,所以,稅收是國家滿足公共需要的主要財力保障。
2.調節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
國家通過合理設置稅種、確定稅率等稅收調節手段,既可以改善國民經濟結構,也可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稅收對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如圖1-1所示。

圖1-1 稅收對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3.統籌資源配置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有可能導致市場失靈,如公共產品供給不足、貧富差距過大、出現市場壟斷[3]等。因此,國家有必要通過稅收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糾正外部效應,配合價格調節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和行業的生產,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
4.調節需求總量
稅收還可以影響商品價格,起到調節商品供給需求、促進經濟穩定的作用。例如,在通貨膨脹時期,可以采取降低稅率、提高起征點、優化稅種結構、實現稅收法制的效益化等方式來控制通貨膨脹,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運營。
5.維護國家權益
在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往來時,稅收是對外開放進程中保護國家權益的重要手段。稅收在維護國家權益方面起到的六個作用,如圖1-2所示。

圖1-2 稅收在維護國家權益方面起到的六個作用
6.監督經濟活動
雖然納稅具有強制性,但仍有部分企業和個人為了一己私利逃稅、漏稅,使國家財政收入遭受嚴重損失。因此,加強稅收監督,督促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可以進一步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另外,公安、司法機關及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可以利用稅收信息,發現、制止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紀律,保證經濟的良好運行。
實操筆記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稅收作用的有( )。
A.組織財政收入
B.統籌資源配置
C.調節需求總量
D.監督經濟活動
答案:ABCD
- 中國傳媒投資發展報告(2018)
- 做好稅收籌劃的28個方法
- 企業所得稅政策與申報實務深度解析(2020年版)
- 立言:金融智庫實錄(第2輯)
- 政府會計制度實務案例詳解:科目使用規則+會計分錄編制+特殊業務處理(2021年版)
- 資產證券化與商業銀行風險
- 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問題研究:基于普惠金融的視角
- 主權債務危機跨國分層傳導研究
- 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分類詳解: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人民幣、日元與亞洲貨幣合作:中日學者的對話
- 2017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中國政府性基金規范化管理研究
- 中國金融安全的多向度解析
- 小切口 大改革 新突破:地方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研究(2019)
- 土地稅業務實訓
- 稅務會計實訓叢書:增值稅業務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