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欽差包拯,帶著展昭離開了汴京。因為這次事情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坐著馬車。行駛了兩天,總算是抵達了燕京誠,也就是后世老被人稱呼的北京。
這個府城被稱為五朝古都,當然現在只能夠說是兩朝古都。一是燕國時的都城。二就是現在的契丹,也就是大遼都城。
此刻的包拯二人,看著美麗繁榮的帝都,也是很是感嘆。畢竟他們以為這群人都是化外蠻夷,生活的地方都不過是帳篷之類,至于房子草房。可是今天一見卻也是讓人眼前一亮,如果是你你或許都能夠邯鄲驚訝的。
展昭也是開口說道;“幽州汴京大有不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都。這個時候幽州與我們的國都城差不多,真讓我們刮目相看哪?這次是我第一次來,真不知道做何評價,你說是吧。“
包拯也是開口說道:“你第一次,我也是第一次,每個地方,每個地點都是大有不同的,個人看法不同,自然而然做法也就有大不相同地方。展侍衛現在我們還是找一個地方先住著,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說吧!“
展昭也不得不承認包拯說得很對,畢竟嗎。現在當務之急還是生存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居住地點,說再多也是沒有用處的。畢竟生存問題關系重大的。
不過展昭現在還是有點懷疑,為啥不能去使節館里面居住,還在這個鳥不拉屎地方在那做著,他很想問問自己這個包大人。但是不知道直接問那是沒有用的,他知道得旁敲側擊。你一下子問估計包拯這個時候臉色大有不好,如果你旁敲側擊循序漸進,這樣的結果就很有感觸。
此刻的展昭也是開口說道:“包大人,官家讓我們來是與耶律宗真見面的,可是現在我們卻在四處找居住地方,這是不是有些不大妥當。萬一管家要是怪罪下來,恐怕你我都是擔當不起。官家這個人脾氣雖然好,但是如果違背圣旨死路一條。“
與耶律宗真見面雖然是當務之急,但是對于包拯而言他自己卻也是不怎么著急的。他知道自己也是早早晚晚都會與對方見面,至于該怎么見面,這樣的事情誰又能夠說得準。具體怎么見面包拯自己也是說不準,就看接下來保證怎么說。
只見包拯開口道:“皇上要我們來與耶律宗真見面,那也沒有說急在這一時半會。我告訴你展護衛,早晚我們是要去與耶律宗真小兒見面,但是就看你怎么見面。耶律宗真知道我們會來了,但是他不知道我們什么時候會來。如今的情況我們在暗,耶律宗真在明,就看接下來我們與耶律宗真誰棋高一著。“
此刻的包拯話剛說完,展昭心里暗罵這個包大人果然是一個老狐貍,也對對付外族人,就不能夠光明磊落,該狠辣就得狠辣。
只見他展昭也是開口說道:“大人高明,讓屬下刮目相看。不過大人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要是官家怪罪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辦?畢竟這次的事。可不是小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大事,我并不是擔心計劃失敗,而是覺得如果我們不去與契丹人見面,會耽誤大事。官家的身邊的人,要是說大人不是,這對于您而言可不是好事情。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包大人您可得加點小心。“
聽到這個時候展昭這么說,包拯也是笑了笑道:“這次我們來大遼奉的就是官家的圣旨,這個時候官家并沒有多說些什么,可想而知官家是默許我們的所作所為。所以對于你說的那些,我想官家必然不會怪罪,相反我們到了中都,還是得多加小心哪,就像你說的那樣,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到時候被人算計,對于我們而言可不是好事。“
此刻的展昭也不得不承認,包拯說得話語也是有道理。只見他道:“大人說的有道理,不過這里畢竟是遼國中都城,遼國是不可能在這里下手,大人您的擔心完全沒有道理,又何必過多去糾結。“
包拯自然心里明白這些東西,但是遼國不用擔心,那其他國家難道就不擔心。這點讓他不知道怎么說,但是當說還是要說的。
只見他包拯道:“遼國自然不用擔心,因為一旦我們出事,到時候遼國就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罪大宋。雖然這次我們是隱秘而來,但是代表大宋,而且還是遼國親自邀請我們的,一旦有什么意外,契丹是脫不了干系。我之所以隱秘而來,并不只是因為契丹,我擔心我們的敵人,不只是一個契丹那么簡單,相比于契丹,我更擔心其他的國家。因為看不見敵人,才是最為可怕的,我們萬事要加點小心啊!“
此刻的展昭一臉無奈,你特么的擔心真多,真不稀罕怎么說你。
當然展昭也不可能那么說,畢竟他作為武將本來身份就很低微。比不上包拯,在宋朝歷史上,文臣的成就,超過武將。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他自己是說不得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思,展昭也不例外,這也是為何他會給包拯來契丹的目的。畢竟機會都是自己爭取的。這次能來這也是他的努力,他可不想一直做武將。
說回正題,只見這個時候展昭詢問包拯道:“大人何出此言,我們目前最大的對手就是契丹皇帝耶律耶律宗真,為何大人會突然這么說,我們對手不只是契丹呢?屬下真的是搞不明白大人的意圖。“
也是展昭眼光能夠看到對手這么個情況,作為一個武官已經算不錯。包拯對此感到很欣慰。
只見這個時候包拯,也是不經意間拍了拍他,然后搖了搖頭道:“以后我們的對手,將不再是只有一個契丹,而是還有其他人。比如黨項。如今西夏茁壯成長起來,我估摸著他與我大宋,將會有一場生死之戰。只是現在沒有反目成仇而已。同樣的除了西夏,我們還有很多沒有看到的敵人。這群敵人看不到的,他巴不得我們去與契丹斗得兩敗俱傷,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哎,往往看不到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但是有老夫在,我就不會讓契丹與西夏這群野狼,入侵我大宋江山。“
最后的一句話已經標明宋朝包拯的態度,但是歷史不是根據某個人態度而變化,到底有什么樣的變化,不是一個人能夠看得到。也不是你能夠去改變,就得看你未來怎么去挖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