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孩子的小賣部

你的童年,有零食嗎?

作為母親,她知道哪家超市菜最新鮮便宜,哪個市場種類最多最全;作為父親,他知道時下哪個崗位競爭最大,哪個行業最吃香;但是,最為孩子,尤其是上學的小學生,他/她知道哪個犄角旮旯有個小賣部,哪家小賣部賣的什么東西,誰家的零食最好吃。嘿嘿?。?!

在錯綜復雜的城鎮街道里,家長們也許知道哪里有所學校,學生絕對知道那所學校外有哪些小賣部。

小時候,雖然搬過好幾次家。但是我上學的主路線從未變過,因此,以主路線為中心,周邊的胡同小路如同血管般蔓延,一家家記憶里的店鋪就像穴位一樣排列著。深不可測。

在那個歡樂的年代,每個孩子或許都知道幾家同行孩子中所不了解的秘密店鋪,大多物美價廉或各有特色。一般都是在附近有過上學經歷才會知道。

比如,我曾在城東小讀了小學二年級下冊,那所學校外面就有三家賣零食的。所賣之物是其他地方很難見到,或是只有大人才買得起的。后來我到仁小去讀的時候,經常帶著我的同學,連哄帶騙的給那里介紹新客,服務之后皆是五星好評。

正對著城東小校門的是第一家店,除去常見的文具零食玩具外,他家的特色是攤子邊那一盆一桶里的美味。

通常盆子里的是厚切(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挺厚的)的青芒果片,用不知道是鹽水還是什么水侵泡著,吃起來有點咸咸甜甜的,特別脆爽,一般手指長短的兩毛錢一片,巴掌大的五毛錢一片。另外就是那種用辣椒和鹽水腌制的脆李子,有一點點的辣,兩毛錢一顆,十分上頭。

小時候我一度懷疑里面是放了罌粟,否則怎么會這么的誘惑吃起來又這么上腦。那種咸甜滋味刺激著味覺沖劑大腦的的神經,每次一想起就是下頜兩側分泌的大量口水以及那種吃在嘴里嚓嚓做響的聲音。大大的懷念啊。自從回來以后就再也沒吃到過了。

那家店鋪的右邊,直走百米左右,就是余下的兩家名店的所在地。分在道路兩側,右手邊的店面有點像以前供銷社的那種鋪子,長長的板子像舌頭一樣從巨大的窗戶邊延伸出來,上面有各種零食,守店的是一個瘦瘦的老爺爺,六十多歲,我見到過他在店里寫毛筆字。

他家賣的是把當地清涼解暑的草果凍在果凍那樣的盒子里或是膠杯子里。分別賣一毛兩毛或是五毛錢的。

我知道這種“果凍”是稀釋后的草果凍成的,因為它在剛打開包裝的時候吃起來是咸咸的,我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味道,真正的草果是沒有這種味道的。也正是這種咸咸的味道,吸引了城東以及附近小學的學生前去購買。

大概也許是因為其他店沒有這個賣吧!

就在老爺爺鋪子的對面,就是那條路的最后一家店了,準確的來說那算不上是店,更像是一個小攤:兩張桌子,一個桶,一個飲水機,兩個凳子。

他家賣的東西,我至今都想吃,那種甜永遠不會膩。

多是中午上學時買的學生比較多,一人手拿一個水壺,隨便點的就拿個飲料瓶子里,跟老板說你要五毛還是一塊、一塊五的。

我一般都是要的五毛的(因為沒錢),一個普通的礦泉水瓶,里面放一顆不知道是梅子還是什么的紅紅的果子,再用漏斗舀一勺西米露進去,最后放點糖(感覺不是白糖,也不是冰糖的東西),灌入冰水。簡簡單單的一份(我實在不知道這種飲料叫什么)就完成了。一塊的要多一些西米露,一塊五的里面有一個碗大的果凍。冰冰涼涼還有點甜,簡直比綠豆糕都還要好吃。

平時家里人都不準我吃這些,我只有在夏天中午上學的時候,繞路去城東小,夏天下午上學遲到更是家常便飯。班上的一些同學知道我有這等“寶貝”,開始的時候是纏著我要分享,那時我視這飲料為生命,只有要好的一兩個人才能有幸得到我一小瓶蓋的“施舍”,慢慢地在我有意無意的帶領下,常常有仁小的學生在中午上學的時候結伴來到城東小。

現在說起來,不知怎的,我竟然還有種莫名的自豪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邢台市| 三亚市| 英山县| 织金县| 屏东市| 金昌市| 阜康市| 同仁县| 凉城县| 罗平县| 会泽县| 池州市| 闽侯县| 东乌| 应城市| 密山市| 和田县| 鲁甸县| 双辽市| 洛扎县| 定结县| 南通市| 双柏县| 额济纳旗| 永德县| 石家庄市| 阿坝县| 西峡县| 曲周县| 安新县| 兰溪市| 东平县| 宜宾县| 锡林浩特市| 泸水县| 宝丰县| 延安市| 军事| 泗阳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