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于人生與愛情的思考,在我離開你后的第二個月。
大年初一那天,我跟男友提了分手。或許是長期積攢的不滿與疲倦,讓我退縮了。更何況,我們從未見過面。
相處快一年,我甚至還不了解他是個怎樣的人。但是我發現,好像分手后求復合的大多是女生,盡管有時候提出分手的也是她們。
分手后,我過得渾渾噩噩,我以為自己是喜歡上了他,可,有人會喜歡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陌生人”嗎?我陷入了喜歡他的錯覺,后來才知道那只是依賴,并非放不下。習慣,真的是個很可怕的東西。
我只能說“少不更事”。我看們都還年輕,都只是個孩子。寂靜的深夜里,哭泣的也像個孩子。他們給我們的疼痛,讓我們在一夜之間長大。
說來也有愧疚,他并未做錯什么,是沒有了最初的新鮮感,愛情也是一種精神食糧,也有保質期。或許這樣說,會有很多人覺得我不專一,不深情。但就算在成年人的世界,為了所謂的責任感而繼續忍受著,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愛情沒有那么大魔力,是我們對愛情的幻想讓我們失去理智。也是現在言情小說和肥皂劇的泛濫,讓我們分不清童話與現實。
失戀的日子很痛苦,可醒悟之后,你會發現許多以前未曾注意過的人與風景,也會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
悲傷有時候只是一場錯覺。不要因為一時的錯覺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能挽留的人在你第一次乞求時,就已經回頭了,不能挽留的,也終將錯過。
不要遺憾和失落,冷靜之后你會發現原來沒有他我也可以很好地生活。有些人,有些風景,注定要錯過。既然錯過,那就不要執著,人生還很漫長。
道理誰都懂,只是需要有人安慰你。如果你也正經歷著感情上的困惑與痛苦,我想對你說:“女孩(男孩),你是最好的,不必難過,你看春花秋月,聽夏日蟬鳴,賞漫天冬雪,時間治愈不了傷口,但能緩解你的疼痛。來這人世一遭,不就是要經歷苦難的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要求索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對自我的認知。有的人用了一輩子去尋找愛情,他們相信自己的存在是為了另一個人。能理解,但我不會這么做。人的使命不是尋找另一半,而是活出自我。
盲目陷入愛情的人是很可怕的。昨天聽了一個講座,里面提到因為愛情而做出沖動之舉的少男少女。希望你能說:“我才不會這樣”,并說到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值得你去SH自己的身體。
我沒有太多思緒,理不清如何看待愛情。或許許多人也如我一樣,在愛情中盲目,醒后又理性。但愿,我們都能熬過痛苦的日子,迎來美好的明天。
“此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追求一時的美好與感動,放眼未來,將青春留給自己,去奮斗,去拼搏。
美好的愛情,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我常聽老師講的話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現在的你,拿著父母的錢,買禮物送對象,以后的你,拿什么去滿足對方的要求?
生活是柴米油鹽,但絕不是茍且。不用為一塊錢而斤斤計較,不用與時間賽跑,搶著超市里的打折蔬菜水果,不用因為沒有收入來源而被婆婆冷眼。這,就已足夠幸福。
亦舒在《蓉島之春》中寫到“幸福女子一生可以一句話說完,嫁一人生一子一女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