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現代的主流教育模式起源于工業革命之后,它的方式與工業流水線制造頗有雷同之處:學校分配什么,學生就得到什么。曾經有媒體節目批判中國的教育把孩子們變成了流水線批量生產的同質化產品,這話并沒有說錯,但標準的工業化流水線學校總比參差不齊的私塾小作坊更有品質保證。

你需要相信有一位全知萬能的教育部長,在他的科學規劃之下,一切教育資源會通過龐大的社會教育體系,高效地分配給每一名學生。這看起來特別像計劃經濟。我們的教育幾十年如一日地按“計劃”運行,放眼全球,即使在以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為豪的西方,多數國家也在長期延續這種教育模式。

馬斯克反對這種類似于計劃經濟的教育體制:同一年齡的原料(學生),在同一時間,用完全相同的制造工藝(教學),然后參加同樣的考試(質檢),最后按照分數高低分配到相應層次的大學或者公司(出廠)。

市場經濟強調的關鍵之一,就是針對具體的市場需求,靈活匹配不同的資源和服務供應。簡單的說,就是因材施教,而非以供定需。Ad Astra這所學校正是這種理念在教育行業的踐行者——靈活匹配不同的資源供應給學生。

廢除年級制度

Ad Astra首先取消了全世界廣泛使用的年級制度——不通過年齡,而通過能力和興趣評估,把學生編到不同的學習小組。如果8歲的小明已經在數學方面展現了明顯的天賦,他就完全可以和12歲的孩子們一起去上數學課,這樣的做法看似打破常規,其實更符合邏輯,也更貼近現實。

NBA會因為科比·布萊恩特剛從高中畢業,就禁止他和年過三十的邁克爾·喬丹激烈對抗嗎?年輕人是否會在指定的年齡才開始人生的第一次戀愛,再在另一個指定的年齡一起去結婚?

都不存在。在真實的社會中,年齡不是決定分配的篩選工具,幾乎一切社會集體活動都是混齡的。因為決定你是否要去做一件事的本質,應該是你對這件事是否感興趣,以及你是否做了相應的準備,跟你身份證上的年齡數字其實沒有直接關系。強行按照年齡去決定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和進度,是教育部門最容易操作的低成本制度。但這種“一刀切”的粗暴做法,很容易傷害個體的獨特天賦和具體需求。

善待每一個天賦

當我們認真地分析每一個孩子,很可能會發現一個事實:孩子乍一看可能是稀松平常的路人甲,并無過人之處,但實際上每一個都是豐富多元的獨立個體。有時候,當我們草率地認定一個小孩資質平庸——很可能是因為外界因素辜負了他的天賦。

有位名叫George Land的科學家做過一項實驗研究:他找來1600個5歲大的天賦異稟的孩子,他們在不同的學校上學。當中98%的孩子被測評為“非常富有創造力”。然后每隔5年,George Land會重新測試這些孩子的創造力水平。結果令人心碎:當孩子10歲時,只有30%的被測評為“非常富有創造力”;15歲時,只有12%;等到25歲時,這1600人中僅僅2%的人仍然保持了他們幼年時的創造力。在教育界很有前瞻性和影響力的思想家Ken Robinson認為,很多學校都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才華,“好奇心,激情與夢想,以及我們實現夢想的能力是一個人實現偉大事業的最基本的要素,然而大多數學校并沒有促進這些要素”。

圖1-1 視頻:KenRobinson在TED Talk中批判學校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如何識別一個孩子的天賦,如何針對它的天賦給予相應的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大難題。《哈利·波特》里的分院帽一開始對于決定哈利到底該去格蘭芬多學院還是斯萊特林學院都感到猶豫。

Ad Astra認為:應該創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去探索自己身上的天賦,慢慢找到最想做的事情,為了最終的興趣聚焦,讓孩子廣泛地接觸不同的事物。

Ad Astra一名受訪的老師介紹說:“我們會根據每個孩子的興趣,留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探索、拓展,并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讓每一種個性被尊重、善待,讓每一項天賦得到滿足和發展。”于是,Ad Astra配備了比同階段學校豐富得多的學科設置,除了常規的數學、自然、歷史,還有藝術、計算機和商業等,最火熱的人工智能也已經被加入課程表。此外,學校還常常請各領域的學者、專家來做分享。這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看到不同領域的絢爛風景,反觀傳統學校,無非是語文、數學、外語、音樂、體育,幾十年來寰宇換了人間,這些“經典”課程卻基本不變。

非科班背景的教師

馬斯克有一個有些奇怪的主張,他認為老師未必需要專業的教師資格證。Ad Astra有不少老師都不是科班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師培訓。這里喜歡讓思維“爆炸”的數學家來教授數學,讓藝術細胞“爆表”的畫家來教美術。

非科班出身的老師有一個普遍特點,他們往往不會系統性地灌輸整個知識體系,甚至有時不一定會照顧孩子的接受能力,講課既深入又快速。但馬斯克愿意接受這種方式,甚至可以說,他就是想要這種效果——在現實社會里,沒人會像老師一樣耐心且緩慢地講授信息,這種做法特別像“中國式的老人追著小孩子喂飯”。在真實世界中,一個人的能力培養和知識吸收往往融化在碎片化的時空片段里。你需要抓住一切機會,努力汲取養分,獲得靈感。那些真正擅長學習的人,如果有機會和某個大人物一起喝杯咖啡,或者靠近旁觀20分鐘,就能夠有所收獲。這種貼近現實的學習能力,越早培養越好。

在Ad Astra,孩子們廣泛閱讀,向各個領域的達人請教,與同學們自由交流,從不同的課程中汲取營養。這種類似“自甶漫游世界”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愛上了學習和求知,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學校上課。

除了認真對待每個孩子的興趣,學校也非常尊重老師。Ad Astra不會制訂固化的課表,而是根據既有的師資情況,有針對性地靈活構建課程框架。

比如某一年,一位優秀的化學家加入了教師團隊,Ad Astra允許她根據自己的想法重新設計化學的課程內容。

優秀的人才往往不可多得,而且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當學校能包容人才的自主表達,他們才會穩定地留下,把自己的天賦和激情傳遞到孩子身上。

在師資方面,Ad Astra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包括校長在內的學校領導也要去一線授課,從而深刻理解學生和老師的實際需求,更好地從戰略和管理層面思考如何提升師生雙方的體驗。

自由生長的孩子

絕大多數地區的學校,都要求孩子們“穿著統一的制服去上學”,他們說這是為了孩子們好。還要求“男生必須短發,女生不能讓頭發沒過耳朵”,據說也是為了孩子們好。即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已經被要求嚴格遵照老師的圣職來管理自己的言行—“雙手放在胸前互相搭好,腰背筆直端坐,距離桌子一拳遠”,他們說乖乖聽話的才是好孩子。

工業化流水線式的教育模式,取的是教育質量與成本效率中的平衡最優解。為了讓現代教育普及化,這一點可以理解,但孩子們的個性發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被犧牲了。當孩子變成了沒有個性差異和自我表達權力的標準原料,在工業流水線一般的教育體系下,被定時、定量、定質的批量復制時,我們這些大人該如何去要求孩子保持他們的純真、個性和創造力呢?

Ad Astra希望能培養自由生長的靈魂。無論穿著打扮還是課程教師,孩子都可以任性選擇。除了周一到周三的授課時間,每周的周四和周五則是孩子們團隊協作的時間。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自由組隊,一起完成某個特定的項目—可能是老師提議的,也可能是孩子們自己主動發起的,只要與當時的學習知識點相關就可以。在完成團隊項目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擁有極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校園里的真實一幕很好地詮釋了這所學校努力營造的自由氛圍。但出于對隱私保護的承諾,我們無法展示圖片或者視頻。“藝術課老師讓同學們大開腦洞,想象如何升級走廊的設計。比如,馬斯克的一個兒子穿著Superman的衣服,激動地站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向全班同學發表演說,分享他的創意—以八大行星為主題,設計新的走廊圖案。他說這個靈感來源于SpaceX。”

圖1-2 伊隆·馬斯克的兒子向同學們發表演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霍邱县| 玉田县| 左贡县| 孟州市| 高碑店市| 安顺市| 岑巩县| 黑河市| 平顺县| 新郑市| 唐海县| 长沙市| 福鼎市| 松原市| 邯郸县| 麟游县| 永寿县| 科尔| 邯郸市| 甘洛县| 会东县| 五原县| 漯河市| 内黄县| 金华市| 屯门区| 北海市| 饶阳县| 水城县| 涞水县| 应城市| 巴林左旗| 南澳县| 枣强县| 漳州市| 武川县| 宜丰县| 昌黎县| 繁峙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