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 孫寶義 劉春增 鄒桂蘭
- 6307字
- 2021-04-13 09:32:37
毛澤東和毛岸英的故鄉情
1950年,毛岸英抽時間去看望父親,他知道父親太忙太累了。近來他和父親見面時,發現父親總是皺著眉頭,父親是很少皺眉頭的人,莫非有什么事?一天,父親當著兒子的面終于敞開了心扉。他一邊吸煙,一邊重重地拍拍桌上的一摞子信說:“這是滾滾三股洪流,向我毛澤東沖來了。”岸英沒有言語,知道父親在思考對策。父親過了一會兒才說:“一股是文家,一股是楊家,一股是毛家,都認為咱們坐了天下,都伸手來討官要官。因為都是窮家子弟,才沒來向我買官,可是也送來了土特產。這可怎么辦呢?我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寫回信!我們可不是蔣介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喲!如果我們也搞起許官、封官來,那樣咱們就不是共產黨嘍!”他隨手遞給兒子一封信,接著他又點起一支香煙。
信是寫給祖母娘家人文運昌的。毛岸英知道,文運昌是父親的表兄,父親小時候常寓居他家,還聽父親講,向文家借過書,與文運昌關系密切,可謂情同手足。這是父親給文運昌的回信:
運昌仁兄如晤:
接到了你的許多信,感謝你的好意。因忙遲復為歉。吾兄健在,兒孫眾多,可為慶賀。地方工作缺點甚多,應當糾正,如有所見,尚望隨時見告。
澤民、澤覃均已殉難,知注并聞,順頌安吉。
毛澤東
一九五〇年四月十九日
毛澤東吸口煙說:“這是投石問路哇!這是我24天后收到另一封信時的回信?!?/p>
南松表兄:
正月來信收到了,感謝你的好意。運昌兄給我多次信,我回了一信,寄南縣白蚌口,不知他收到沒有?運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十哥、十七哥還在否?十一哥健在甚慰,他有信來,我已回了一信,不知他收到否?你說鄉里缺糧,政府不發,不知現在怎么樣?還是缺糧嗎?政府一點辦法也沒想嗎?
來信時請詳為告我。
此復,即問
近安
毛澤東
一九五〇年五月十二日
父親看著兒子看完他這封回信,又隨手遞出一封信說:“岸英,我好忙!我從縣長花名冊中查出,這個縣的縣長叫劉亞南,我不放心,又給縣長寫了封信?!?/p>
亞南同志:
茲有湘鄉四都鳳音鄉大平坳文氏兄弟四人來信,附上請你看一下。他們對當地區鄉政府的工作有些不滿意的話,未知實際情形究竟如何。假如可能的話,請你派一個同志去調查一下,以其結果告我。文氏兄弟都是貧農,信上則替地富說話,是何原因亦請查明告我。至于文家(我的舅家)生活困難要求救濟一節,只能從減租和土改中照一般農民那樣去解決,不能給特殊救濟,以免引起一般人民的不滿。
以祝健康。
毛澤東
一九五〇年五月二十七日
毛岸英真是心疼父親,他日理萬機,還受到這么大的三股“洪流”沖擊,這怎么得了!岸英沉思一會兒后說:“爸爸,我按你的意思,在建國前就回了幾封信。我想他們會思考一些問題的。爸爸,你太勞累了,我想有機會回韶山和板倉一次,把咱們的想法告訴親人,請他們諒解?!?/p>
毛澤東思考了一會兒說:“信,還是要回的喲,他們認為咱們現在是打天下坐天下咧!不理他們,人家會說我們把這么多鄉親給忘了,似乎說我毛澤東忘 ‘本’了;說毛氏父子太不近 ‘人情’,沒有一點人情味兒。不過這倒不怕,常言說,人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有去湖南工作的機會,你回去一次也好,咱們不能剛建國就帶頭搞回故土探親,你先把上兩次寫給你外婆和舅父的信,拿給我看看,你還有草稿嗎?”
“爸爸,我還留有草稿,學習爸爸的習慣!我給你抄清楚一份。”毛岸英知道雖然上次寫信時告訴過父親,但父親還是要摸清他的思想,然后才能把回老家湖南探親的重任放在他肩上。
毛岸英在父親身邊,成熟多了,不僅在政治思想和工作方法上模仿父親,連寫信的口吻和那手毛筆字都和父親如出一轍。岸英很快把信拿給父親看,毛澤東用寬大的手掌拿著信,一頁頁翻看著。
舅父并轉外婆:
看到舅舅的來函,悲喜交加,熱淚不禁奪眶而出。人終然是有高度熱情的動物!離別已經二十年了,對于人生講來,這不是一個短小的時間。
你們都好嗎?二十年的苦頭終于熬過來了,長沙也解放了,全中國的解放就在眼前,數千年一直被壓迫、被欺凌、被侮辱、被殘害的中國人民勝利地站了起來,你們也站起來了!讓我首先向你們祝賀這一次偉大事變吧!
一九三一年與外婆分別后,在上海過了五年流浪生活,一九三六年到了蘇聯(可惜沒有學一門技術),一九四六年初回到延安,學了一個時候中文,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現在北平中央機關里工作。岸青也于一九四七年回國,現在還未正式參加工作,他的耳朵有些毛病,但不很要緊,我的身體很好,勿念。
我們都很想來看你們,只要有可能,我想我是一定要到長沙來的?;貒螅以o你們寄過好幾封信,大概都沒有收到(這封信我想你們一定能收到了)。
來函中說外婆“康健如?!睂ξ沂莻€莫大的安慰,我謹祝我那親愛的外婆健康愉快,并祝舅父、舅母及其他親人安好!
你們的情況望多告訴我,來信請寄北平郵政信箱四十五號即可。
專此致
革命敬禮
岸英1949.8.17
毛澤東看完回信,面帶微笑說:“你這不是對來信投的探路石子,而是給予了溫情。”他有了興趣,繼續看下封信。他在手里掂量一下信,表示寫長了一點。
親愛的外婆、舅父:
回信收到,快慰萬狀之余,也不禁凄然淚下,偉大的母親的遺容和記憶中所留下的外婆的一舉一動不時呈現在眼前。更有一層使自己萬分痛苦的,就是這幾年太不長進了。今后當努力奮發,以不辜負生者,對得起死者才好。
我非常想來看你們,父親亦極力贊助。湖南剛開始解放時,我就與父親談到回湖南尋找你們(過去給你們的信,皆無回答),長沙很快解放了,你們的電報也來了——那份電報我不知看了多少次……然而,對于一個共產黨員,工作、人民的利益是占第一位的,黨的利益(亦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的利益應該服從整個人民的利益。這樣,我現在一面雖是眼望江南,歸心似箭,一面卻還要等待兩三個月才能來看你們,我想你們是了解我的,并會等著我的。
我的身體都還好,弟弟耳朵稍許有些毛病,但不要緊,以前在蘇聯與我一樣沒有學技術,吃了虧,現加緊補習中文,預備考專科學校。我現在一面工作,一面努力把中文、俄文真正學習好,想在這方面專一下。最近深感像我們這類人,在新社會中,沒得一門專長是不行的。父親身體好,忙一些,他的雙肩所擔負的擔子太重了。
離別二十年,我倘若突然回來,你們可能已不認識我了。很想給你們寄張照片,但沒有合適的,準備與弟弟到照相館去好好照一張寄給你們,你們不會反對吧!你們若有照片,極望寄給我們(如果保存有母親照片,一定請贈給我們)。
革命形勢這樣飛快發展,全國的解放即在眼前,數千年來一直被殘害的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從此永遠翻身!誰在此時不歡呼,誰就不是我們的朋友;然而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誰若是僅僅歡呼,誰也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這樣,你們便不難想到當談到舅舅在來電中所云:準備在社會上“好好做番事業”——一語時,我是如何高興!
外婆是不是還是那個樣子,我想不管你變得什么樣,我一定能認識你,只要你對我——一個陌生的剛從外邊進入你們屋內的穿著軍服的年輕人——仔細地望一眼,你那雙慈善的眼睛,我是永遠忘不了的。
外婆,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向你耍賴皮硬要你給我們買糖,買甜水豆腐吃,在地上打滾那回事嗎?我現在大了,不便再在地上打滾了。但卻還想向你討個債,請你在下次來信中告訴我:我和弟弟是何年何月何地生的,因為直到今天,我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多大歲數呢!
舅舅說舅母身體不好,望多多保重。其他親人請代為問候。
信已寫得很長,就此止筆,即祝外婆健康
岸英 叩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日
毛澤東看著兒子寫的長信,洋洋千言,既道出孩子的天真,也寫出無限思念之情,尤其是打聽母親的照片,要“一定請贈給我們”的懇切心情,他不由得眼含淚水。他和兒子對望片刻說:“有情有義,不忘情義才是好男兒?!毕乱环庑攀菍懡o母親楊開慧的親屬的,也可以說是楊開慧的嫡親。姓向的舅舅托人要求毛岸英幫他安排一個好的工作,毛岸英寫封長信進行規勸和批評。
……反動派常罵共產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做官發財的人情的話,那么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人情。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當然,對于自己的近親,對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殊感情的,一種與血統家族有關的人的深厚感情的。這種特殊的感情,共產黨不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并努力于引導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徑。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圍并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共產黨員是堅決站在后者方面的,即“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
我決不能也決不愿違背原則做事,我本人是一部偉大機器的一個極普通極平凡的螺絲釘,同時也沒有“權利”、沒有“本錢”、更沒有“志向”來做這些扶助親戚高升的事。至于父親,他是這種做法最堅決的反對者,因為這種做法是與共產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與人民大眾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
毛澤東看了信,感慨地說:“岸英,你這封信很有理性,也很有原則性,這我就比較放心了,有機會公出兼可以回韶山、板倉。還有一點,你得學些家鄉話,見了鄉親們說上幾句家鄉話,親切有禮貌?!?/p>
這時,毛岸英說:“爸爸,全國都學普通話,可你韶山口音老改不了,我給你當翻譯,還要把韶山話翻成普通話,再翻譯成外國話?!?/p>
爺倆此刻情投意合,父親對兒子提的意見表示誠懇接受,卻堅決不改,說:“我是 ‘老頑固分子’, ‘保守黨人’,這口韶山腔一世也改不了嘍!”這可以說是難得的好機會,難得的興趣,父親高興地教兒子學起家鄉話來。
毛澤東的老戰友、楊開慧的老同學張瓊來見毛主席,談起毛岸英時她百感交集。她說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時,她找了岸英兄弟五年,沒見蹤影,真是不容易。毛岸英是有智慧的、勇敢的孩子。毛澤東深情、幽默地說:“他帶著弟弟是孤軍作戰。他那時還找你們找得好苦哩!”
“毛主席,你給他找個機會讓他回趟湖南,回韶山,回板倉,孩子和他母親感情深厚哇?!?/p>
毛澤東聽到此處,心里難過地低下了頭。
就在毛岸英與父親籌劃如何回老家時,李克農命令毛岸英立刻陪他去湖北公出。機會來了,他可以回湖南了。
毛岸英隨身帶著毛澤東的三封親筆信,一封給舅舅楊開智,一封給外婆祝壽,一封給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在動身的前一天晚上,爺倆又長談大半宿,父親要兒子回鄉看望鄉親們,還要告訴鄉親們不久就要實行土地改革。這是貧下中農盼望多年的翻身解放的日子!
臨成行前,毛澤東把兒子叫到身邊,爺倆都有好多話要說,要傾訴,毛澤東已有二十多年沒回故鄉,岸英離開故鄉也有二十年了。臨上車前,父親還在叮囑兒子:“見了鄉親們要有禮貌,不能沒大沒小。輩分大的男人,叫聲阿公,女的喊 ‘艾基’,長輩喊伯伯、叔叔、嬸嬸、阿姨,同輩以兄弟相稱。再一點,要入鄉隨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歡擺架子的人?!闭f罷,毛澤東拿出一個不起眼的皮包,讓毛岸英帶上,還說:“這里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積蓄,看到真正有困難的親戚,你就見機行事吧。俗話說,‘空手進門,貓狗不理’,總之,你看著辦吧?!?/p>
毛岸英笑笑說:“爸爸,我有錢?!薄?/p>
“你哪里來的錢?”父親問。
“我和思齊攢的唄?!?/p>
“花錢別大手大腳喲。”
毛岸英隨李克農部長到武漢,給部長當了幾天翻譯后于23日匆忙地趕到長沙。
韶山是父親誕生的地方,二十五年前,爸爸和媽媽帶著三歲的他和媽媽懷里抱著的岸青回到故里。爸爸怕他影響媽媽抄稿,便在地上用樹枝教他寫字。先寫“人”字,那時他感到這個“人”字很難寫。那時他太小,現在想起來,已記不起韶山是個啥樣子。湖南省政府先是派一輛吉普車把他送到七里鋪,再往前只有一條人行路,村里已派人給毛岸英準備了一匹馬。毛岸英很喜歡馬,真想過過癮騎馬跑一程,可他不能讓村里陪著的同志受累,于是,自己牽著馬走。他一路上講了些新鮮事,大家走得就有勁兒了。再說,他聽不少老鄉講“太子回鄉了”,感到吃驚,更不能騎著馬去見鄉親了。
岸英走到韶山峰下,在土地沖村里,一棟棟茅頂泥墻低矮的房屋,藏在青松翠竹中間。整個山沖蔥翠如畫,條條小溪彎曲得像盤繞在綠野上的銀帶,鳥在枝頭鳴唱,魚在水中暢游,牛在澗邊走,人在梯田里,好像往天上攀。忽然嘹亮的山歌傳來:
“太子”回鄉來,
山也笑來水也笑,
朵朵白云多開懷。
毛岸英聽出這是用家鄉話唱的,大吃一驚,心里顫抖起來,趕忙唱道:
韶山兒子回鄉來,
天也叩來地也叩,
養育之恩要回拜。
從密林中沖出一群佩戴著袖箍的民兵,一下子把毛岸英圍起來。毛岸英揚起雙手說:“兄弟們,同志們!我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謝謝你們來接我!”他舉手敬軍禮,然后和大家一一握手。
民兵們見毛岸英身穿軍裝,腳上穿著布鞋,褲腿上沾滿泥土,看得出這么遠的路,都是他自己牽著馬走過來的。接著不少人吹響了螺號,韶山男女老幼都走出來迎接貴客。毛岸英趕忙站在土坡上,大聲地講道:“鄉親們,你們好??!爸爸要我回來看看大家,向你們問好!爸爸身體很好,工作很忙,他一直惦記著你們呢!你們千萬不能把我當外人看,我是韶山毛澤東的大兒子!”人群中有人稱贊說:“真是毛主席家的好娃子!”
毛岸英剛到老家韶山,李克農部長便打來緊急電話,告知毛岸英北京方面要他迅速返回,并囑咐毛岸英盡快把要辦的事辦完,好和他一起回京。毛岸英算了算,覺得時間還夠用,他要在父親的誕生地,單獨睡幾宿。于是他自己動手,將祠堂大門的兩扇木板門摘下來,架在長板凳上,然后,在門板上鋪了一層松軟的稻草。第一夜他大半夜沒睡,點起桐油燈,把臨行前父親開給他的名單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焯炝習r他才朦朦朧朧地睡著了。臨行前父親還說過,他少年時寫過的兩句詩“雞鳴不曉車輪叫,隔夜難存半斗糧”,是形容韶山沖僅有土制的雞公車作為交通工具,人民生活非常艱苦。他這宿睡得沒聽見啥雞公車叫,連老公雞叫也沒聽見。
第二天,他來不及敲掉鞋上的故鄉泥土,又踏上土路,繞到上屋場祖父、祖母的舊屋,并在父親和叔叔們住的屋里轉了許久。整個舊居差不多快坍塌了。這時鄉里同來的干部說:“這些房子再不修就站不住了?!泵队⒄f:“我來時,父親說過,讓我看看就行了。我回去轉告父親,我想父親不會同意大修,先把漏雨水的地方用苫草補上就行了。”
毛岸英工作效率很高,他按父親開出的名單順序,挨家去叩拜。他感到農村被國民黨破壞得太厲害了,人民生活太苦了。他每到一家都要講土改,講如何才能打碎千年封建枷鎖,過上好日子。他嘗了無糧人家吃的野蒿草和觀音土。他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要告訴省、縣領導干部,趕快搞好土改!不能餓死人!”并用紅筆畫上許多杠杠。
毛岸英把父親省下來的津貼和一部分稿費收入,分給了窮親戚,一家給5元、10元,最多20元。按父親的要求他必須去大坪唐家圫,看望父親的舅家文家人。毛岸英沿著滴水洞的山間小道,翻過八畝田坳,跨過七畝坑龍潭圪,直達大坪唐家圫。文運昌、文南松等老人把毛岸英接到家里,以芝麻豆子茶迎接貴客,還以土特產筍子、香菇、嫩蕨、雞、魚之類辦了桌酒宴。老人說:“岸英,你是你祖母的娘家親,常言說:‘娘家親,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岸英賢侄的到來,我等生平難得,為毛主席健康長壽干杯!”毛岸英沒有坐下,他向老人們一一敬酒祝福!
幾天工夫,毛岸英把父親給他的鈔票全用光了,還把他自己的鈔票和思齊給他的鈔票也用光了。臨別時老人們又為毛岸英開了次茶會餞行。文運昌和文南松老人還將毛澤東父母的遺像、毛澤東兄弟與父母的合影,以及一些信函交給了毛岸英。
岸英是第一次在照片上看見祖父、祖母的尊容,他十分激動地連連向老人鞠躬致謝。
毛岸英此次回故鄉,不但完成了父親交給的任務,而且對這塊紅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苦難深重的祖國,增強了迫切解救之情。
(參見楊大群:《毛岸英的故事》,沈陽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