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難。
但是如果要放棄一個人更難,難在什么地方呢?
很片面地說,其實就是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道坎,覺得他很好哪里都好,覺得自己以后很難找到比他更好更適合自己的了。
放棄一個自己心愛的人,總覺得自己丟了一樣很珍貴的東西,心里空蕩蕩的。
不舍是因為一種感覺,你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那就不要去想,我們要想想以后的事情,生活多姿多彩,很多有趣的事情不是嗎?
等你的經歷多了,再回憶以前所喜歡過的人,其實生活不過如此。
我覺得現在談一段自己特別喜歡的戀愛太難了。
剛和朋友抱怨,最近感情狀況一片空白,想寫點什么都不知道從何寫起,朋友說那快去談場戀愛吧。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啊,而且我一直覺得,下次戀愛,一定要是我非常非常喜歡他,不然我是不會談的。可說完我就沒底氣了,真的會有這樣的戀愛發生在我身上嗎,我自己都不信。
總覺得人的主動和熱情是有限的,前些年在那些喜歡的人身上用的差不多了,所以我現在根本沒有勇氣和耐心去主動,就那種真誠又熱烈的捧著一顆心放在對方面前,接受或丟掉你隨意,你喜歡不喜歡我都會一直喜歡你的那種莽撞去愛的感覺,很久沒出現過了。
現在就算遇到有點喜歡的人,也只是多看幾眼,發生些交際固然很好,沒有也會安慰自己這才是常態。雖然總嚷嚷著如果喜歡就算讓我做舔狗也沒關系,可事實是我連主動問候對方一下都覺得沒有必要。
可還是好想啊,好想和自己非常非常喜歡的人談戀愛,好想有勇氣有耐心去做喜歡的人的舔狗,好想還能擁有像十八歲那樣無所顧忌大膽去愛的勇氣。
你們經歷過對方突然的退熱嗎?
明明睡覺前你們倆還是可以語音聊到凌晨兩點的靈魂伴侶。睡一覺醒來的那一會兒,你發現他沒有主動發來消息,覺得有些不安,但也沒多想。
直到白天的時間緩緩推移,你一邊心不在焉地忙著自己的事情,一邊看見自己發過去的話依然沒有得到回應。日落西山,今天的他就像游戲里因為某個你不清楚的bug突然消失的npc,無跡可尋。
于是你往回翻跟他的聊天,怎么回事,明明每一頁都沒有異常。明明語音結束后他還發來了甜蜜的“安安啦”。
我知道關注我的人里有很多年輕女孩兒,而我是從那個年紀一點一點過來的,我當然懂這有多難受。
你以為可以抓住的親密,突然就消散了。就像一道你滿心以為可以解答出來的題,在最后幾個步驟上出了錯,一直繞啊繞,怎么都夠不到正確答案。
可是女孩子們,這并不是出于「你不好」的原因。
我想跟你們講這么一件事。
我在b站上看過這樣的視頻。
一個up主在家里放了恒溫箱,準備孵鴕鳥蛋。他把非常稚嫩的鳥蛋買回家,放進孵化箱里,非常謹慎地保持溫度,非常緊張地記錄鴕鳥蛋每一天的發育情況。
但前幾次都在他很難預料以及避免的原因下失敗了。要知道鴕鳥的孵化時間有四十來天,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這條小生命的進展。
比如商家寄過來的鳥蛋本身質量不好,即使溫度適宜中途也停止了發育。比如小鴕鳥艱難鉆出殼的過程出了問題,體力不支。
他真的試了很多次,才讓一只小鴕鳥健康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如果來做個不恰當的比喻,我會覺得,談情說愛會不會跟這個「孵鴕鳥蛋」的過程類似,就是,就算努力,你也不知道它會在哪一個比較隨機的環節出問題,而一旦出了問題,很大概率就是終結。
就像我以前想不通男孩兒的退熱,后來才懂,新鮮感逐漸變為尋常是一個人人都會經歷的事兒,運氣好遇到有責任感的,愿意忍受新鮮的淡退,跟你繼續把故事往前推一推;遇到沒有責任感的,不想見你也就不見了,不想發消息也就不發了,就讓這一段結束了。
這也不是什么慘絕人寰的故事,就是,對方逃跑了,你跟他的故事線被他掐斷了,對愛的堅定信念,你需要繼續去下一個人那里找。
我知道這樣的男孩會讓你格外恨上一段時間。但歸根結底,這是很正常的——大多數戀情,本來就是走不到最后的。
你得承認這一點。
雖然all in的愛是值得佩服那份勇敢的,但真的不能覺得「愛一個人,一定要愛到怎么樣」。
從相識到最后的終身相守,曖昧時有話聊,相處時很同頻,成長時彼此欣賞,到了談條件的年紀正好發現條件門當戶對,如此兩個人才都有信心陪伴對方——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需要面對的就是告別。
「愛一個人愛不到,難道就能怎么樣」。
愛不到怎么樣,才是90%的愛情故事會有的結尾。
我不是想讓大家喪氣,只是想讓大家都擺正心態。
尤其女孩兒。
我發現即使是在戀愛關系里,女孩兒也比男孩兒更容易背負上“我要讓這段關系走到最后”的責任感,比如當男孩兒不負責任地退熱,“不想再繼續孵化這段關系”,試圖用冷淡擊退她們時,她們就是要想盡種種辦法,要么扮演善解人意,要么用戲劇行為喚起對方的「真情」……來挽回,來讓這段關系重獲生機。
其實都是無用功,因為就算勉強過了這一關,到下一關時,對方的不配合依然能隨時擊垮你。
本來,本來,愿意認真跟你走下去的人,就是少的。
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跟認真戀愛的另一半努努力看能不能走得更遠,如果不能,我們也要尊重這一切,本來,互相喜歡的兩個人能走到最后,就是小概率事件。
就真的很難。就算是我身邊那種在一起多年、旁人稱羨的「神仙情侶」,也有著很多近看才能看到的毛病,比如女孩兒虛榮,男孩兒幼稚,女孩兒想要有個家,而男孩兒心理年齡18歲。
至于能不能到最后,真的就只能等命運書寫到那一步。
因為愛情本來就是非常隨機的——這就是我今天想講明白的東西。
而且怎么講呢,愛情只是你們在長大過程中遇到的第一件會讓你發現“原來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的東西,往后走還多著呢。想在一線城市落腳卻落不了戶,想買搶手的新房卻沒有靠前的積分,想迅速拍個車牌卻在這一步卡了足足兩年之久……人生不如意之事,多得無法盤點,喜歡不到真的很喜歡的人,也只是其中一件。
而已。
人總得知道,人生哦,本來不是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而愛情,將是第一個讓你體悟這個道理的地方。
原來不愛你的人真的一點也不心疼你的執著。
說一直會陪你的人,可能半路就走了,有人大聲表白,有人暗自關懷,愛的方式有千千萬,能檢驗的只有時間。
很多事,是突然就變了的。
我一直深有感觸的一句話:世上最糟糕的感受,就是不得不懷疑先前深信不疑的東西。
我覺得突然不愛了這個突然一定是有個過程的,愛慢慢變成不愛,然后在某一時間點,哦好,不愛了。
什么感覺?大概就是,我確實想你,但我也不想委屈自己。你總是一副不缺我的樣子,你說我怎么敢去擁抱你呢。
所以啊,比起失望,我寧愿選擇孤獨啊。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我不找你,不是你不重要了,而是我不知道我還重不重要。失望太久,我想做回我自己。
不用太絕情寡義,祝福就好了。
“可以做朋友嗎?”是一段故事的開始。“還可以做朋友嗎?”是一段故事的結束。
所有無能為力的事情,我都在慢慢接受。我好像不想這樣,又好像只能這樣。
我不喜歡主動找別人聊天,但是我又很期待別人找我聊天,但是我又不愿意一直聊天...
別愛過頭了,然后把自己搭進去,最后人家不要,哈哈。
其實你直接拒絕,比你不回消息善良一百倍,就像我不怕你不喜歡我,我怕你假裝喜歡我。
看似突如其來的分手,其實都有預兆。
在一段感情快要結束的時候,對方往往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舉動,給出不經意的暗示:
很少再粘著你,不再表露心聲,收起脾氣,變得懂事。如果你能留心,你會發現那個要離開你的女孩子即便表現得再冷漠,也還是在心里偷偷給過你無數次機會。
我常常收到男生的抱怨,說自己的女朋友愛吵愛鬧。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扮演很多角色,只有在喜歡的人面前才最想做自己。她還能鬧,說明你很重要。好好享受她跟你吵跟你鬧,粘著你的時刻,因為那個時候的她,最在乎你。
每段感情里都一定會有失望、矛盾、爭吵,難過的時候無數次萌生分手的念頭。
維持一段關系不容易,能長久在一起更不容易。別讓那個真心愛你的姑娘,揣著難過等太久。也別讓那個不會讀心術的男孩子,猜測你的心思耗太久。
珍惜遷就,用心喜歡。講心里話,好好相愛。
很喜歡我在他鄉挺好的大結局,喬夕辰想做自己沒有和簡亦繁去云南,紀南嘉說服了歐陽的媽媽沒有把他帶回美國、許言跟愛了多年的沈子暢分手回了老家。
不是每一對都是happy ending。
但是都是真正現實中符合她們性格做出來的事很少有這種跟著一起哭一起難過的戲了。
喬夕辰說我們還年輕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以嘗試
紀南嘉說我不用你給我安全感我自己想要的話我自己能給自己。
許言說我知道你以后也會愛上別人那可不可以慢一點忘記我就這樣。
或許這不是戲這就是實實在在每天都會發生的事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你我。
我最近總想說一些挨罵的大實話。
之前有個朋友留言了這么一句話:網上有人說三個月還追不到的人就該放棄了,是這樣的嗎?
我回答:看得上你的人都很好追,追不到就是看不上。看起來挺殘酷跟片面的……但我想了想,這句話其實沒有什么夸大的地方。
就確實如此啊。
作為一個普通的,搞不出什么花頭又很渴望愛情的女的,我總是容易陷在種種似是而非的困境里,反復被一點點被愛的僥幸拷問困擾,“他是不是喜歡過你啊”,我不知道什么是愛。
我,資深曖昧受害者。
我經歷過的曖昧的時長,從三個月,到一年,到兩年。每一段,都有那種極致接近互相喜歡的片段,我總是樂于接受這種甜蜜的蠱惑,就哪怕五年之后午夜夢回,我還能被當初兩人相識時,那種“高朋滿座中將隱晦愛意說到盡”的暗示擊中。
我太容易覺得有什么東西讓我就像是品到了愛的真諦,我開心得暈頭轉向,謝天謝地,它降落在了我的人生里。
但是錯覺總是在最終暴露自己的真實面目,我跟很多女孩一樣,遇到的是“只有曖昧沒有下一步”的關系。當我想把這段關系往前推進,會發現全是阻力,如果直接問,“那我們是什么關系”——這一段就直接加速結束,對方往往還要強調,“我也不知道你怎么誤會的”,讓我覺得…我就像電視劇里一個不合時宜出現的傻x,蠢不拉嘰,毀了所有人的興致。
今天我才想明白,里面是什么邏輯呢,是:如果一個人跟你曖昧但不跟你在一起,那就是看不上。
如果一個人只跟你曖昧,過一段時間又什么都沒有,那么真的不用懷疑,沒有別的原因,他只是覺得你配不上他。
沒錯,在他心里,還沒考慮到什么喜歡或不喜歡,他就是單純地,看不上。
所有在曖昧中的女孩,都會覺得自己這一段獨一無二,覺得他“挺認真的”,但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暫時不能戀愛,或者是害羞,或者是慢熱,或者是剛剛接受了上一段失敗戀情的重錘。
聽起來也不是不合理,小說都愛這么寫,也有萬分之一存在的可能吧?但是…我很后面才懂,如果一個人遇到了他高配才配得上的人,他是不會第一時間就搬出什么七曲八拐的“我不能戀愛”的情節,擋在你們面前的。
你以為的障礙,在他遇到他真的看得上的人時,直接迎刃而解了——哪里有“我害怕我做不好”,哪里有“我可能還不夠好”,哪里有“我們慢慢來不趕時間”。
他直接就先在一起。
人,就是,這么現實的動物。
說起來很真實,當我是某個人的高配的時候,他在曖昧期反反復復容忍我看起來的三心二意跟矯情——我跟朋友聊起這一段,我說,很奇怪,他這么多人追,也不知道他喜歡我什么,朋友說,但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在他周圍,他真的很難遇到跟你一樣的人。
我25歲發現一個悲哀的事情,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能喜歡上配得上自己的人。
而且據我觀察,少數那種,喜歡配不上自己的人而且跟他們在一起的,往往私心都特別嚴重,不說把對方吃干抹凈,狠狠利用一把絕對是有的,會去享受對方言聽計從的快感,享受對方能帶來的所有的付出——而且他們心知肚明,這是因為自己是對方的高配。
當然,我百分百祝愿女孩們遇到的都是真的互相喜歡過,但出于現實原因很難在一起的曖昧。我也很希望,這種關于相愛的試探,不會在你心里留下不敢繼續相愛的陰影。
但我下個月就26歲了,我這兩年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我開始發現不被喜歡也沒什么。我被拒絕會覺得“那就拒絕唄”,我發現以前沒追上的人確確實實是看不上當初的我,但我也都還好,不是因為我現在可以反過去看不上他了,而是……真的就還好,我躺平承認,人是不可能被所有人都看得上的。
寫這篇文章,只是想戳一戳很多女孩腦袋里不切實際的粉紅泡泡。
淺顯地講,真的喜歡你的人,一定會跟你在一起的。
“在一起”,就是喜歡最直給的表示,直男是不會復雜到哪種程度的生物,說著喜歡你,或者覺得你特別,覺得你這樣那樣,還跟你一直曖昧的,不用猜別的原因了,99.99%,都是在等一個更好的選擇出現。
當那個選擇出現了,他一定,一定會放棄你。
我以前一無所有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只能拿稚嫩的真心去換,跟他很誠懇地表達,對他極度細致、極度有耐心,可是他覺得我太普通了,曖昧也是曖昧著玩,只配放在備選項中的很后面一個。
有時候他發了一條動態,幾十個女孩在下面回復,他會把別人的都回了,但單單不回我。
不瞞你們說,這種“沒被選中”的心碎,我到現在都想得起。
我覺得長大挺好的,我現在在很遠很遠的大城市,過著水面漂浮般順利的生活,回頭看那種等著被百里挑一的時間,只會覺得去他的曖昧,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挺真實挺鮮活的,不是什么被你挑選的物品。
我會成長的,占上風的你不會永遠占上風。
真的,去他的“曖昧但不在一起”。
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
我始終覺得,好朋友就是我不幸生活中的一盞燈光,讓我不用再害怕黑暗,是能相約走長長的路的人,是能背負著對方情緒一起走的人,是能讓彼此狀態瞬間回滿格的人,是能一起快樂地吃垃圾食品的人,是能一起對抗無趣生活的人,是能瘋狂吐槽這個世界的人,是能聊很無聊的話題還不覺得無聊的人,也是能守護我孩子氣并讓快樂翻倍的人,是愿意把我拉出深淵的人,是看到我失魂落魄仍陪伴我的人,是先照顧我情緒再講道理的人,是懂得理解包容不讓我難堪的人,是愿意和我一同去面對未知的人。
只想說:有朋友真好,有你們真好。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個小鎮,共享無盡的黃昏,和綿綿不絕的鐘聲,在這個小鎮的旅店里,古老時鐘敲出的,微弱的響聲,像時間輕輕滴落。
“溫柔的人,簡直是人間寶藏。”
我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溫柔并不是說了什么動人的話,做了多少打動人的事。
而是能夠忍住不說出每一句可能會傷害到對方的話,不去做可能會傷害到對方的事。溫柔的人就像春夏交接時最溫柔和煦的那陣風,萬物經過他都變成了柔軟的樣子,然后你也開始對這世界充滿喜歡。
事實上,擁有溫柔這一高階技能的人,不是那種隨便說幾句好聽的,隨便做點什么事逗你開心。
他可能不會叫你寶貝,但是會在冬天隨身給你帶著個暖寶寶;他可能不會天天說愛你,但是會記住你什么時候要喝紅糖水。
現在這個社會,人人都玩所謂愛情,但真能靜下心來溫柔待人的心靈,少得可憐。
流于表面的敷衍,不過是冠以溫柔之名的套路。
真正的溫柔是說話不會夾槍帶棒,也不會枯燥乏味,而是恰到好處地與人交流,聽人傾訴;做事,不會咄咄逼人,而是自己做到盡善盡美,也容忍別人的不夠完美。
是發自內心的善意和教養,是對身邊所有人溫柔以待,是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是即使心情再不好也不可能遷怒于你。
是在公眾場所自覺讓座,是對陌生人的禮貌尊重,是接到了一杯滾燙的水會先晾一晾再遞給你,還會囑咐你小心…
這些細枝末節處的溫柔,不是現在很多人所說的中央空調或是諂媚討好,而是真摯、周全地對待每一個人,發自內心地與世界溫柔相處。
就像是冬天被下午三點的陽光曬著,曬到身體會有一點熱,暖洋洋的很舒服;又像是夏天吃到的第一口冰淇淋,甜蜜蜜、涼滋滋,整個人都透著舒爽與安逸。
我向往春天的暖陽隨一陣風溫柔地蕩漾。
想象一下,你喜歡的人站在你面前,微微歪著頭朝你笑,笑的眉眼彎彎,日光傾城,照的眼前人明媚的剛好,然后問你“你是不是喜歡我啊“。
和朋友出去玩,中途她收到一條信息。
“我才起來,現在要和二叔一家去吃飯,下午去海洋公園,晚飯前就能回來,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所以晚上我們通電話吧!”
是她男朋友發的,每天都有這么一條。看起來沒頭沒尾的,但一下子就知道了這個男生什么時候起床,要做什么,多久有空,組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我有空的時候都想和你在一起。
她收到的時候笑了,和我分享,這些話雖然平常地不能再平常,但讓她感覺在踏實的、條理分明的、甚至有點蠻不講理的被愛著。
忽然很觸動我。
一個人愛你的最高表現,從來不是說了多少漂亮話,送了多少貴重禮物,雖然那些快樂也都是真的,但它們永遠只是一時的。
只有那種主動的“雖然你不問,但我也想把一天的行程告訴你,讓你知道我從每天一醒來就開始想你,沒找你是因為有事耽擱,一有空閑就想全部用來和你在一起的”自然把你滲透進日常生活的舉動,才讓人真正覺得一直被愛著。
它不會讓你因為一個一時沒回的短信而胡思亂想,也不會讓你糾結今晚要多久才能等到對方的電話,每一天都被巨大的安全感包裹著。
的確,我這個朋友在感情里也向來心安理得,從不患得患失,實話講,挺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