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堅持做自己,終會遇見屬于自己的春暖花開。
- 情感成長選修課
- 南鹿肥魚
- 3352字
- 2023-12-21 11:08:33
真的會被父母的一句道歉治愈。
會道歉的父母才是成熟的大人。被《故鄉(xiāng),別來無恙》里張沛的父母給張沛道歉這一段感動到了。有多少人在成年后開始治愈自己?有多少人一輩子等不來父母的道歉?張沛小時候喜歡唱歌被父母反對,被誤會和謝陽談戀愛而被扇巴掌,張沛對此耿耿于懷,父母卻說:這么點事記到大,朋友說:母女哪有隔夜仇。
然而,只有當(dāng)事人知道,那不僅是一巴掌,還是對親密關(guān)系的失望,以及一生需要治愈的童年。還好張沛遇到了謝陽,他鼓勵她上臺唱歌,以至于讓張沛母親看到她閃閃發(fā)光的樣子,幡然醒悟。張沛是幸運的,她遇到了治愈她的謝陽,她的一巴掌被他翻過去了。
好像每一個中國式家庭的愛里都夾雜著鈍感的痛,大多數(shù)家長都不會愿意向孩子承認(rèn)自己錯了,雖然很多時候父母還是很好的,幸福的時候是真的幸福,快樂的時候也是真的快樂,長大后也少有爆發(fā)沖突,但每次爆發(fā)沖突父母總是擺出一副對你有生養(yǎng)之恩的道德制高點上,即使明明是自己錯了也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總是指責(zé)孩子。
所以當(dāng)看到張沛爸爸媽媽會向她道歉時我真的很有共鳴,擁有會主動的道歉的父母可以療愈半個人生。還記得上個月,我媽給我發(fā)的語音語氣有點不好,但其實我也沒太放在心上,因為媽媽的性格就是有點容易生氣的,可是這回不知道怎么了,突然發(fā)了道歉的話,就是很日常的相處讓我真的蠻感動的,然后就是心里暖暖的,其實每一位媽媽也一直在學(xué)習(xí)怎么做一個更好的媽媽吧。
慢慢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也希望未來,我們能在父母這樣答卷上,爭取多得幾分。
朋友說:現(xiàn)在活著僅僅是求生存,根本沒有生活。”一語道盡了生活之不易。
小滿即圓滿,其實小滿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在三十早已立,四十不惑卻未到的年紀(jì),人生重擔(dān)在肩上,也只能咬著牙扛著,舉目望去總感覺生活無趣,幸福無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
是啊,生活雖不盡如人意,但只要我們先打理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我們便能從枯燥無味的生活中品出一點甜來,因為生活現(xiàn)狀雖難以改變,但心態(tài)卻是我們可以調(diào)節(jié)和掌控的。
最重要的是,教會我們?nèi)绾慰创钪械目部才c坷坷。“這人間,來了便是要修修補補,把殘缺和遺憾變成后來的光。”
“這世間總有些刻薄的話、陰冷的箭煩躁光陰,你若認(rèn)真便是輸了。堅定目標(biāo),修煉自己才是硬道理。”
不要盲目善良,不要做讓自己感動卻多余的事。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曾經(jīng)我也是討好型人格常常而不自知,為了討好身邊的人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無法拒絕別人要求,總是不自覺的去迎合別人的喜好,工作中常常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得不承接很多自己崗位以外的內(nèi)容,但結(jié)果卻往往不一定好,自己的情緒和價值都要靠別人的評論而存在,而忘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后來幾年成長了許多,可能壓力變化,可能經(jīng)歷的太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后開始復(fù)盤自己,成長和經(jīng)歷讓我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溫柔以待,盲目的善良只會傷到自己,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rèn),我們真的不要做只感動自己卻多余的事,比如繞遠路去給同事帶早餐,給同事帶飯,打印東西,最后只感動了自己而對方卻不以為然的事情。
你可以是討好型人格,你可以讓全世界知道你在為他操心,但與此同時你要分清善良和專業(yè)的邊界,你不能一味的付出,要學(xué)會拒絕,不能盲目善良,溫柔要用在溫柔的人身上。永遠不要嘗試去討好每一個人,無論你如何做,不喜歡你的人都會有不喜歡你的理由,喜歡你的人也不用討好。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不要總是仰望他人,懂得愛自己,向內(nèi)滋養(yǎng)自己,提升自己,才會遇見美好的自己,才會讓他人更欣賞喜歡自己。
我一直覺得成年人的戀愛,應(yīng)該是這樣的。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吃飯,她手機收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消息,內(nèi)容是:“你最近還好嗎?”
朋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然后抬起頭問我:“你說,會不會是他發(fā)的?”朋友口中的“他”,是被她喜歡了很多年的男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恰好遇見彼此喜歡的人。朋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弄明白這個人真的不喜歡她,在經(jīng)歷了討好、失望、難過、逃避等情緒過后,她選擇了放棄。
她刪掉了那個人的微信和電話,可是徹底放手好像真的不太容易,就像手機里收到陌生短信,心會咯噔一下,在路上遠遠看到一個人像他,會站在原地手足無措,在白天的熱鬧褪去之后,想起的那個人,仍然是他。
喜歡上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大概就是這樣,要一邊期待一邊失望,一邊堅決一邊猶豫,一邊主動一邊難過。
可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相愛是偶然,愛而不得才是常態(tài),就算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你也要學(xué)會習(xí)慣和坦然。
一個人喜不喜歡你,其實你最清楚。可是成年人最擅長的事情,不是讓自己清醒,而是自我欺騙和自我安慰。
你明明知道他遲回你信息不是因為忙,而是因為他不在意,可是你卻騙自己說:“只要他回復(fù)了就是在乎的。”
你明明知道你不主動聯(lián)絡(luò)他,他可能永遠都不會主動想起你,可是你卻安慰自己說:“誰主動一點沒有關(guān)系。”
是你明明已經(jīng)因為他難過了一百次,你明明知道他還會讓你難過一千次、一萬次,你還是會把那些不好全都忘掉。
喜歡一個不喜歡你的人,真的挺心酸的,要不斷地靠騙自己來給自己堅持下去的勇氣,可是結(jié)果卻總是和預(yù)期背道而馳。人生多的是愛而不得,但你要接受、要原諒。
我的另一個朋友今年28歲,喜歡一個男人5年。她在女孩子最美好的這5年里,心里裝著的都是他,這個男人并不喜歡她,但她卻一直在堅持。在這5年里,她身邊的朋友都陸續(xù)結(jié)婚、生小孩,只剩她還是獨身一人。
去年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跨年,她在2022年的最后幾個小時,她突然告訴我:“我不追了,也不等了,該結(jié)束了。”
她沒有哭,很冷靜地做了這個決定,她開始接納成年人世界里的愛而不得,她開始真正地告別和遺忘。
年輕的時候我們提起愛情,總愛說生生世世,我們把一輩子甚至是幾輩子當(dāng)成是愛的期限,后來我們才發(fā)現(xiàn),愛情的期限沒有那么久,也有可能到三十出頭,我們依然都沒有得到愛情。
人這一生,不只是不斷地遇見,也在不斷地遺忘和告別,每個人心里的空位只有那么多,讓錯的人出去,對的人才能住進來。
二十歲的失戀,是抱著酒瓶邊吐邊哭,一場醉酒醒來,還有力氣為難過再折騰幾個通宵。二十五歲的失戀,是叫來最好的朋友聊到深夜,哭夠了,再頂著腫起來的眼睛去趕公交、地鐵。
三十歲的失戀,是關(guān)起門來一個人難過,不敢喝酒到天亮,不敢痛哭到凌晨,會逼著自己入睡,逼著自己別哭,然后在第二天早上按時醒來,洗好臉化好妝,穿好體面的衣服,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成年人的世界,矯情少了,拼命多了。大概是我們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世界不是你想要得到,就能夠得到,每個人都要學(xué)會接受遺憾、容忍瑕疵、不斷告別。
希望你在下一次遇見的時候,好看、得體、優(yōu)秀,希望你值得被愛,值得被用心對待。
林佳前任系列里的清醒擔(dān)當(dāng)。
最初看前任3,林佳和孟云的錯過至少我認(rèn)為不那么體面的分手,我看的很難過,希望他們可以在這過程中少一些任性多一點溝通。看完前任4我理解了兩人最終漸行漸遠,是人生當(dāng)下的欲求和規(guī)劃不一致。當(dāng)時的林佳還是個清純懵懂、失戀后瘋狂吃芒果來折磨自己想要忘卻一段感情的小女生,現(xiàn)在再見卻已變成了人間清醒又渾身透露著力量的事業(yè)型女性,也是一位媽媽。從前任3到前任4,林佳完全演繹了一個女孩的成長,誰的青春還沒有為愛情瘋狂過,但是瘋狂過后找到新的牽掛,就會在愛情上變的格外清醒。她眼中的孟云和之前一樣,依舊是那個年輕時讓人心動有吸引力的孟云,但是也僅限于此,僅限于封存在回憶里,曾經(jīng)的契合終將會變成花束般的戀愛,她的人生早有了新的更重要的牽掛,舊的可以正式說再見,將遺憾填滿,徹底告別。
她在電影里說:我要把浪費的那幾年都追回來,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帶過了多少被婚育裹挾住的那些日子。所以電影里這條線也教給我們一個道理,成長就是漸漸發(fā)現(xiàn)戀愛也好婚姻也好,它只是一個事件,不會完全改變一個人,也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最終,自己人生中該面對的該解決的課題,依然要自己來面對和解決。伴侶可以溝通咨詢、可以支持鼓勵,可以分享贊賞,但不是答案和鑰匙,自己才是。這與對方的能力和意愿無關(guān),在于自己的理念想法和人生態(tài)度。
很喜歡現(xiàn)在的林佳,獨立強大,堅韌勇敢且清醒。在人生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中理解自己與他人,理解人生與社會,獲得成長與感悟,這是關(guān)系帶給我們的禮物。至于結(jié)果,不如隨性一些,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人生很長,一步步慢慢走,人生又很短,每一天都要好好寵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