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會去找一些兼職,因為課不多,而且也讀不下去,上課就去做些筆記和作業,我是讀食品專業的,所以經常在實驗室,跟那些儀器設備打交道。當然咯,還要做很多實驗。
我這人一旦閑下來就喜歡胡思亂想,想東想西的,所以我要讓自己忙起來,與其胡思亂想,不如去送外賣。所以我從大一到大三畢業,都在送外賣,日子過得還湊合。沒跟我家里人拿生活費,也沒給家里寄錢,這都沒有,屬于自給自足的狀態。當然咯,在讀書不用給家里人寄錢,又不是在工作!
我送的外賣是屬于校園兼職,一單一塊包兩頓飯,午飯和晚餐的。那也是有送才有的吃啊,要是今天沒去送?誰會管你吃?不存在的。
送外賣也是個交友平臺啊,畢竟在一個團隊,最不缺的就是人,但是下雨天就很缺,巴不得全部人都來送,所以雨天都要來,不能請假。
喜歡方文山寫的詞:“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與你躲過雨的屋檐”我也是不喜歡下雨,無論是送外賣還是沒送外賣,原因很簡單:雨天出行不便,出門沒帶雨傘還要等雨停,或者去買個雨傘或雨衣。騎車不能太快,雨天路滑注意安全,我這個孤寡老人就缺個女朋友,要是有,下雨天也不怕,去買個雨傘,不顧風雨都送回家。可惜沒有的事。
是不是很悲催?的確是又丑又不會撩,假如我會撩,會不會撩的到妹子?我也正在想,思考這個問題。假如我長得帥,會不會有妹子主動來泡我?我也是在想這個問題。但是想多無用,改變不了的事只能順其自然。就像教父這部電影說:不能改變的事只能忍耐。
我也不知道讀者們,在大學有沒有去兼職?我希望你們是有去兼職。原因有二,一是體會到賺錢不易,節約點錢花;二是能不跟父母拿錢就盡量不要,畢竟我說的賺錢不易,每個人都一樣。
大學意味著什么?對于我來說:就是一腳踏進社會,另一只腳還在校園。大學就是出社會工作的轉折點。大學期間,你可以找兼職,無論像我一樣去送外賣還是去別的地方兼職別的工作。就像我的一個學妹之前在送外賣,然后下一個學期去間酒吧兼職,無論啥兼職,賺點錢都可以,最希望的是能找到對以后出來,畢業后有幫助的。
比如你喜歡奶茶就去奶茶店里兼職,奶茶店上班可以學收銀,學煮茶做奶茶的。這才比較有益以后出來,這算工作經歷吧,雖然我沒有去奶茶店兼職,但是我有去炸雞漢堡店兼職,做個炸雞漢堡,也是會的。
要是你以后叫我出來開店,我也是會選擇開個炸雞漢堡店,里面沒有奶茶,只有可樂雪碧芬達,畢竟有機器。只要貨源穩定,不斷就好,有飲料喝了。
所以說,大學生除了課程之外,跟我一樣閑不住的,那就去找個兼職,體會一下賺錢不易,有時也能學點手藝。話太多了,下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