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社會:區塊鏈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 王煥然等
- 16字
- 2021-03-23 16:36:26
PART ONE
第1篇 區塊鏈的定義與特征
Chapter One
第1章 比特幣技術、經濟與哲學
1.1 區塊鏈的起源與定義
區塊鏈(Blockchain)的正式誕生源于兩個標志性事件:
2)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公布比特幣系統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世界上第一個區塊鏈數據誕生。
實質上,區塊鏈的誕生是密碼學、分布式技術、互聯網治理與數字經濟發展融合的必然結果,是從信息互聯網到信任互聯網再進展到價值互聯網的必然進程。區塊鏈技術目前并沒有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參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給出的定義:
狹義的區塊鏈:一種按照時間序列將數據區塊以線性鏈表方式組合而成的特定數據結構,并借助密碼技術確保交易信息數據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作為一種典型的分布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區塊鏈技術能夠安全存儲簡單的、有先后關系的、在系統內可驗證的數據。
廣義的區塊鏈:是利用加密鏈式區塊結構來存儲與驗證數據、利用分布式共識算法來新增和更新數據、利用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代碼(即智能合約)
來保證業務邏輯自動強制執行的一種全新的多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布式計算范式。
2013年,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后提出以太坊的架構設計,并在2014年成立基金會開始研發及運營。發展至今,比特幣和以太坊已成為互聯網上規模最大的區塊鏈項目。區塊鏈技術也被逐漸被社會接受,并嘗試應用于各個領域中。
推薦閱讀
- Boost程序庫完全開發指南:深入C++”準”標準庫(第5版)
- Drupal 8 Blueprints
- Java高并發核心編程(卷2):多線程、鎖、JMM、JUC、高并發設計模式
- Learning Docker
- 簡單高效LATEX
- CentOS 7 Linux Server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Selenium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 FFmpeg入門詳解:音視頻流媒體播放器原理及應用
- 深入淺出Windows API程序設計:編程基礎篇
- Spring核心技術和案例實戰
- Fastdata Processing with Spark
- Python程序設計開發寶典
- ASP.NET求職寶典
- Training Systems Using Python Statistical Modeling
- Photoshop智能手機APP界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