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配電技術:高壓運行維修取證全程指導
- 程曉輝 紀娜等編著
- 3646字
- 2021-03-19 20:17:43
習題
一、判斷題
1.電力網容量越大,網上的設備越多。電力系統由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和用電五個環節組成。( )
2.高次諧波可能影響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的準確性,可能使計量、測量裝置產生過大誤差,還可能對通信線路產生干擾。( )
3.在有功功率一定時,用戶的平均功率因數越高,則所需要的無功功率越大。( )
4.變配電站的主結線指變壓器、高壓電器等主要設備及其與電力網的連接方式。
( )
5.用戶變配電站不屬于電力系統。( )
6.構成電力系統的主要電氣設備有發電機、變壓器、架空線路、電纜線路、配電裝置和用戶電器設備。( )
7.供電電壓越高,則供電容量越小,而供電距離越大。( )
8.北京地區近年來在城區及近郊區,10kV系統改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 )
9.電弧爐、直流電焊機、變流設備、變頻設備、電子設備都是可能產生諧波的設備。
( )
10.為了保證供電質量和加強安全運行應對負荷進行調整。( )
11.電力網上的高次諧波電壓將使并聯電容器的電流超過額定值。( )
12.當電源兩端被電阻接近零的導體接通時,這種情況叫電源被短路,對于發電設備這是一種危害極大的事故。( )
13.三班制生產的企業負荷率KP值不應低于85%。( )
14.供電部門對10kV系統,每年停電應不超過三次,對重要用戶的停電應提前七天通知。( )
15.電力網的容量大,網上的設備越多越復雜,發生故障的幾率越大,因此,供電的可靠性越差。( )
16.北京地區電力網頻率偏差不得超過1Hz。( )
17.提高負荷率,僅對電力系統有利,用戶實際不受益。( )
18.電力系統中,功率因數也稱為力率。( )
19.除用電設備外,發電廠、電力線路、變電站、配電裝置都屬于電力系統。( )
20.配電網的配電電壓,通常都在35kV及以下。( )
21.10kV用戶受電端三相電壓不對稱不得超過額定電壓的5%。( )
22.在過補償情況下,企業瞬時功率因數大于1。( )
23.電器設備在額定電壓下運行時,具有比較理想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效果。( )
24.高次諧波可能對弱電系統造成嚴重干擾使其無法正常工作。( )
25.不屬于一類,二類的用電負荷就是三類用電負荷。( )
26.電力系統的線損包括線路上的功率損耗和變壓器內部的損耗。( )
27.中斷供電會造成人身傷亡的負荷屬于一類負荷。( )
28.10kV二類負荷用戶一般采用單電源T接供電。( )
29.戶外式變配電站建筑面積小,適用于人口密度大的地區。( )
30.電源頻率也是電能指標。( )
31.所有10kV系統的中性點都是不接地的。( )
32.輸電線路指電壓35kV及35kV以下的電力線路。( )
33.企業變電站應盡量設在負荷中心。( )
34.變配電站不應設在人員密集的場所。( )
35.電壓及對稱性、頻率屬于電能質量指標,波形畸變率不屬于電能質量指標。( )
36.電力系統中,功率因數也稱為效率。( )
37.從管理角度考慮,線損耗包括線路上的有功損耗和配電變壓器的有功損耗。( )
38.一般情況下,有保安負荷的用戶應用雙路電源供電。( )
39.中性點不接地三相系統發生一相接地后,接地相對地電壓降低,非接地相對地電壓升高。( )
40.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電桿的埋設深度,無設計要求時,一般為桿長的1/10+700mm。( )
41.YJLV29電纜型號表示為,鋁芯聚氯乙烯護套、交聯聚乙烯絕緣、內鋼帶鎧裝電力電纜。( )
42.對直埋電力電纜的巡視檢查,實際上是巡視檢查沿線地面上有無出現危及電纜安全運行的有害因素以及查看有關儀表的指示。( )
43.對架空線路的巡視檢查,有時需要在夜間進行。( )
44.10kV架空線與弱電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為2m,如采用絕緣導線則可降低為1.2m。( )
45.10kV接戶線線間距離不應小于0.45m、導線對地距離不小于4.5m。( )
46.接戶線應采用絕緣導線,銅、鋁導線均可。( )
47.直埋電纜必須選擇帶鎧裝用外護層的電纜。( )
48.居民區10kV架空線路所采用的鋁絞線的截面積不得小于35mm2。( )
49.當沒有四芯電纜時,可采用三芯電纜外加一根導線的敷設方式。( )
50.變配電站電纜進出端避雷器的接地與電纜終端盒的金屬外殼接地應一起接到變配電站的接地裝置上。( )
51.架空線路導線運行中,除受自身重量的載荷之外,還承受溫度變化及覆冰、風壓等發生的載荷。( )
52.施工現場采用TN-S配電系統的架空線路,面向負荷側時的導線排列順序為L1、N、L2、L3、PE。( )
53.對于架空線路只要求白天巡視,不要求夜間巡視。( )
54.單股鋁線不得架空敷設,但單股鋁合金線可以架空敷設。( )
55.架空線的弧垂越小越好。( )
56.10kV接戶線的距不宜超過50m,否則需要增設接戶桿。( )
57.當架空線路對地高度不夠時,可以采取緊線的辦法來提高電線高度。( )
58.導線接頭部位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度導線的導線電阻。
59.變配電站電纜進、出端避雷器的接地與電纜端盒的金屬外殼接地應一起連接到變配電站的接地裝置上。( )
二、選擇題
1.電力網組成的環節是( )
A.發電廠、輸電線路、配電線路 B.輸電線路、變配電站、用電設備
C.發電廠、輸電線路、變配電站 D.輸電線路、變配電站、配電線路
2.主結線圖上高壓隔離開關的代號是( )
A.FU B.TV C.QS D.QF
3.除可靠性外,電能質量指標還包括( )
A.電流、頻率、波形 B.電壓及對稱性、頻率、波形
C.電壓及對稱性、功率、波形 D.電壓及對稱性、頻率、發電機阻抗
4.10kV及以下用戶供電電壓允許變化范圍是( )。
A.±1% B.±3% C.±5% D.±7%
5.根據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造成的損失,用電負荷分為( )級。
A.一 B.二 C.三 D.四
6.中斷供電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負荷應屬于( )類負荷。
A.一 B.二 C.三 D.四
7.用戶供電電壓三相不對稱不得超過( )。
A.1% B.5% C.10% D.15%
8.用戶經補償后的功率因數應保持在( )之間。
A.1.1~1.0 B.1.0~0.95 C.0.95~0.9 D.0.9~0.8
9.北京城區和近郊區的10kV系統一般為中性點( )接地系統。
A.不 B.經電抗器 C經高電阻 D.經低電阻
10.并聯電容器不能提高( )。
A.線路功率因數 B.用電設備功率因數
C.電壓質量 D.供電設備出力
11.二類負荷最低應采用( )方式供電。
A.兩個電源 B.雙回線路 C.一回專用回路 D.一回T接線路
12.35kV及以上用戶供電電壓允許變化范圍是( )。
A.±1% B.±3% C.±5% D.±7%
13.下列( )是容易產生高次諧波的用電設備。
A.晶閘管設備 B.大功率白熾燈
C.三相異步電動機 D.電阻加熱爐
14.輸電線路指電壓( )kV以上的電力線路。
A.1 B.10 C.35 D.110
15.我國電力系統的額定頻率是( )Hz。
A.50 B.100 C.314 D.500
16.三類負荷最低應采用( )方式供電。
A.兩個電源 B.雙回線路 C.一回專用回路 D.一回T接線路
17.為了減小無功損耗,電動機的實際功率不應低于額定功率( )。
A.40% B.60% C.80% D.100%
18.對于10kV系統,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是每年停電不應超過( )次。
A.2 B.3 C.5 D.12
19.下列( )不是預裝式(箱式)變電站的特點。
A.占地面積小 B.不需要值班 C.可整體移動 D.容量大、電壓等級高
20.低壓配電柜長度超過( )的低壓配電室至少應有兩個出入口。
A.7m B.10m C.13m D.16m
21.通常說的無功電力指的是( )。
A.感性電流 B.容性電流 C.瞬時功率 D.無功功率
22.企業內部供電電壓偏移的允許值,一般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 )。
A.7% B.5% C.10% D.15%
23.下列( )是對稱三相電路有功功率的計算式。
A.P=3UI B.P=3UI C.P=3UIcosφ D.P=3UIsinφ
24.銅芯電纜與鋁芯電纜的連接應采用( )。
A.銅芯和鋁芯直接纏繞連接 B.銅芯鍍芯后與鋁芯綁線連接
C.用銅制線夾壓接 D.用專用的銅鋁連接管壓接
25.在正常工作條件下能夠承受線路導線重量和線路方向的拉力的電桿是( )桿。
A.耐張 B.直線 C.轉角 D.跨越
26.直埋電纜與熱力管道(管溝)交叉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米。
A.0.5 B.1 C.1.5 D.2
27.直埋電纜的最小埋設深度為( )m。
A.0.7 B.1 C.1.5 D.2
28.避雷針接地裝置與道路出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m。
A.1 B.2 C.3 D.5
29.10kV接戶線對地距離不應小于( )m。
A.4.5 B.4.0 C.3.5 D.3.0
30.直埋電纜溝底電纜上、下應鋪設厚( )mm的沙或軟土。
A.50 B.100 C.150 D.200
31.直埋電纜直線段每( )m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
A.50~100 B.100~150 C.150~200 D.200~250
32.銅芯電纜與鋁芯電纜的連接應采用( )。
A.銅芯和鋁芯直接纏繞連接 B.銅芯鍍錫后與鋁芯綁線接
C.用銅制線夾壓接 D.用專用的銅鋁連接管壓接
33.多雷區高度( )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高聳的建筑物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
A.15 B.20 C.26 D.30
34.10kV架空線路電桿埋設深度不應小于桿長的1/10加( )m。
A.0.4 B.0.5 C.0.6 D.0.7
35.無鉛包護套或無鋼鎧護套橡皮絕緣電力電纜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 )倍。
A.2 B.6 C.8 D.10
36.對于單回路架空線進線,保護配電變壓器的閥型避雷器與被保護變壓器之間的電氣距離不應大于( )。
A.10 B.15 C.20 D.35
37.10kV架空線路,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為( )m。
A.1.5 B.2 C.2.5 D.3
38.變壓器臺電桿埋設深度不應小于( )m。
A.1.5 B.1.8 C.2.0 D.3.0
39.直線桿上,上層10kV與下層0.4kV導線的最小距離為( )m。
A.0.6 B.0.8 C.1.0 D.1.2
40.裝設在煙囪頂端的用圓鋼制作的避雷針,圓鋼直徑不得小于( )mm。
A.10 B.12 C.16 D.20
41.直線桿上,上層10kV導線與下層10kV導線的最小距離為( )。
A.0.6 B.0.8 C.1.0 D.0.4
42.交聯聚乙烯絕緣多芯電力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一般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 )倍。
A.5 B.10 C.15 D.20
43.普通拉線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 )。
A.75 B.70 C.65 D.60
44.電力電纜鋁芯線的連接常采用( )。
A.插接法B.鉗壓法C.綁接法D.焊接法
45.運行中10kV電力電纜的絕緣電阻值一般不應低于( )MΩ。
A.1 B.10 C.100 D.400
46.10kV及以上的高壓架空送電線路,應安裝( )作為防雷措施。
A.避雷針B.避雷器C.避雷線D.防雷放電間隙
47.10kV及以上的電力電纜交叉或與其他電纜交叉時,其間距不得小于( )m。
A.0.5 B.1 C.1.5 D.2
48.少雷區高度( )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高聳的建筑物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
A.15 B.20 C.26 D.30
49.直埋電力電纜與城市道路交叉時,其間距不得小于( )m。
A.0.7 B.1 C.1.5 D.2
50.室外電力電纜終頭應( )月巡視檢查一次。
A.1 B.3 C.6 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