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03.楊彪:聊聊世家

世家真的那么自私嗎

01.

我們楊家

這一生令我最自豪的事情,便是能夠出生于弘農楊氏,這樣詩書傳家、禮樂不輟的家族。我的先祖楊喜,是在楚漢爭霸當中,奪取項羽尸體的5個人之一。先祖因此功封侯,開創了我們楊家的基業。而我們楊家真正著名當世,要從我的高祖父楊寶開始。高祖刻苦攻讀歐陽一脈的《今文尚書》,成為當世名儒。同時,他也是一位人品俊秀、充滿愛心的人。他9歲時救治黃雀的故事,后來衍生出了半個成語,即“結草銜環”中的“銜環”。他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的兒子,也是我的曾祖父楊震,因好學不倦、通曉經術、博覽群書,被稱為“關西孔子”,也留下了“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典故。后來,曾祖擔任司徒,因正直敢諫,不避權貴,不納私請,被罷官免職,送歸原籍,于道中服毒自盡。祖父楊秉、父親楊賜,繼承了先輩遺留下來的家風,在三公之任上,勤勉任事、直言敢諫,無愧于心,無愧楊氏子弟的身份。

出生于這樣的家族,我怎能不自豪呢?我們楊家是典型的世家,在朝中匡扶君主;在地方庇護鄉梓;在文化上傳承先賢經典。東漢王朝,正因為有了我們這些家族,才能存續200多年的時間。而在漢室江山風雨飄搖之時,是我們直面董卓的屠刀,以身體護住幼弱的漢帝;是我們無懼曹賊的大獄,擋住他篡位的野心。在許昌暗無天日的大牢當中,在酷吏滿寵的百般折磨之下,我的心始終堅貞不渝,這就是我對漢室的承諾。即便無法復興漢室,但是與他一同走到終點,是我最后的不屈。

02.

失去制衡的皇權

其實,我們世家和大漢王朝的關系,是很復雜的,可以說是相愛相殺。在大漢王朝的中后期,雖然我們斗得難解難分,但這改變不了我們同興同衰的命運。老實說,世家的壯大,是漢家皇帝一手促成的。

你肯定了解漢武帝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的偉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豐功偉績背后,黎民百姓所遭受的痛苦。不可否認,漢武帝的確是一代偉大的帝王。在他的手上,大漢帝國進入了全盛階段。無論是對外戰爭的赫赫武功,還是大漢相比于秦朝擴張了一倍的領土,無一不說明這是一位雄主。但是做這些事情,都是要花錢的呀。你可能會說了,文景之治攢下了大量的財富,糧食堆在倉里吃不完,都腐爛了;銅錢長久不用,串繩都朽斷了,可見當時漢朝前期積攢的財富有多么巨大。這一點我也不否認,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做坐吃山空。積攢的財富雖然很多,但是對匈奴的戰爭一直持續了四十余年,這是多么大的消耗呀。孫武子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鑄就衛青、霍去病赫赫威名的漠南之戰、漠北之戰,每一戰出動軍隊數十萬,其中軍馬也有十幾萬匹之多,而這些馬多半埋骨草原。一場大戰耗費的錢糧又有多少?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其實,對匈作戰,到了中期之后,國庫積攢的財富,就已經用光了。即將枯竭的財源,使漢武帝的戰爭難以為繼,因此他重用經濟之臣,比如桑弘羊等人。同時,也提拔了以張湯等人為代表的一批酷吏。兩撥人一撥幫他斂財,一撥幫他破家,鹽鐵專營、算緡、告緡等制度才被持續推動下去。那時,就已經有了破家的縣令,滅門的郡守。

你說說在這樣至高無上,無人可以反抗的皇權之下,誰能不戰戰兢兢呢?家鄉的老百姓,因為交不起稅,被迫逃往他鄉、流離失所,我們看著心里能不難受嗎?可是,我們無能為力啊。我們也想借助百官的力量,制衡無度擴張的皇權。但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公孫弘,正是因為對皇帝唯唯諾諾,才能夠穩坐相位。當權力開始失去控制,即便是如漢武帝一般雄才偉略的明君在位,也會是一場災難?;蛟S,你們會認為我危言聳聽,漢武帝之后,西漢不是還存在了上百年時間嗎?你們這樣想也沒錯,因為霍光、漢昭帝、漢宣帝等人,守住了大漢江山。這些人的功績,被歷史低估了,隱藏了漢武帝末期漢朝的頹勢。

之所以被低估,是因為霍光后來成為了漢宣帝的外戚,勢力太過龐大,威脅到了皇權,導致了霍家的覆滅。于是,霍光本人的功績,也被淡化處理。當時,他們從漢武帝手中接過的大漢王朝,是一幅民貧國困的疲憊狀態。他們改革積弊、與民休息、裁減軍隊,用了幾十年的功夫,才慢慢撫平了人們心中由戰爭帶來的創傷,漢朝才重新安定下來。要不你以為漢武帝能夠與秦始皇相媲美的武功,為什么沒有帶來二世而亡的結局呢?因為他選擇了霍光,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而霍光也沒有辜負他的囑托。西漢的存繼,偶然性太多了。倘若,武帝沉迷武力,沒有晚年的自我反思;倘若,武帝沒有把江山囑托給霍光;倘若,霍光在和桑弘羊、上官桀的政治斗爭中失敗了;倘若,霍光不是一位稱職的宰輔……這些假設太過可怕,足以顛覆大漢。不是我不相信制度的力量,也不是我夸大個人的影響,而是無限擴張的皇權,就有這么可怕。

說了這么多,只是想告訴大家,世家的歷史使命,就是制衡皇權,不求最好的結果,但要保證不出現最壞的。

03.

世家壯大的合理性

數十年的對外征戰,無數的破家縣令,使得漢朝的戶口,相比于漢武帝繼位時減少了一半。國家如此遼闊的疆域,仍需要眾多漢軍駐守。巨大的財政負擔,都被壓在了日益減少的自耕農身上,大量的逃農躲進了我們的莊園。你們說,面對這些可憐的逃人,我們能不給他們一口飯吃嗎?能不給他們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糊口、安身立命嗎?的確,我們也隨之發展壯大,但是這一切是我們能決定的嗎?

我的先人楊寶、楊震、楊賜,哪一位不是持身自守的謙謙君子?你說世家之中,有沒有那些蠅營狗茍之輩?有,確實有這樣的人,哪里都有。但是我敢保證,我們這些詩書傳家的家族之中是最少的。守護鄉里,輔佐君主,傳承文化,哪一樣我們沒有做到。

你看看二百多年的東漢王朝,何時出現過如漢武帝一般大權握于一身的皇帝?哪個皇帝能夠像秦始皇一樣,憑借一己之力,就將中國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付之一炬。我們世家,作為登上歷史舞臺的一股政治力量,已經盡力了?;蛟S你們會說,老百姓還是受到當官的、貴族的壓迫。但是,當歷史條件不充分,歷史環境還沒有進步到那個程度的時候,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我們世家當政,可是皇帝大權獨攬,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奢望我們一出現,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這是不現實的。只要我們的出現,相比于以前的政治格局,有了積極的意義,那么我們就是進步的,就有存在的必要。現實就是這樣,哪有什么盡善盡美的方案,都是一步一步向前挪動。

其實,我們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的話,會發現世家大族的崛起,其實是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一種新的博弈態勢。一方面,我們代表地方進入中央,與皇權形成了制衡;另一方面我們也把對地方的影響力帶進了中央,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這不都是對歷史的積極意義嗎?

04.

跳出情緒

盡管在桓靈之時,我們遭遇了黨錮之禍,但是擋在亂臣賊子面前的漢室老臣,始終是我們這些人。

有的人說,我們世家都是靠文化壁壘筑起高墻,把別的人拒之門外。可這正是我們的謹慎之處,如果隨隨便便地擴張這個群體,那么這個群體所擔負的歷史使命,還能完成嗎?當世家內部都是雜草叢生之時,我們還有資格制衡皇權嗎?你可能會說,單憑血緣決定以后的發展,太落后了吧?但是,你要知道,這是在漢朝,這是蔡倫改進造紙術,都沒有太長時間的東漢,是百年后還會出現“洛陽紙貴”的漢朝??婆e制根本不現實。起碼,在世家中成長的子弟,是整個漢朝成材率最高的。

不要把視角總放在事件發生的小段時間里,那樣的話,你會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被情緒左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丹巴县| 东丽区| 潞西市| 东台市| 子洲县| 原平市| 平塘县| 瑞丽市| 潼南县| 南丹县| 白银市| 积石山| 屏边| 武功县| 昌都县| 沙洋县| 中山市| 邵阳县| 句容市| 和林格尔县| 乌兰浩特市| 会宁县| 屏山县| 平原县| 若羌县| 平湖市| 安西县| 永泰县| 彰武县| 营山县| 香河县| 榆社县| 康乐县| 盘锦市| 永城市| 西藏| 和顺县| 西乌珠穆沁旗| 福贡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