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點,深圳書城中心城,張嘉佳新書見面會.
13歲那年有兩個朋友去了深圳,記得都留了QQ號,后來只加了一個,就是劉靜澤.
喂澤狗,如果你還記得小時候玩訂報鈴永遠是第一個被抓到的我,下午三點幫兄弟去現場拍幾張照片.
提筆先想這一年剩下幾天,嗯,是老張的風格.
這一年,故事的開頭,有人失去摯愛,老張失去外婆;故事的結尾,有人依然熱愛,老張積極生活.
昨天在京東上看到一個禮盒,《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限量版,看到“限量”二字大腦持續發熱,想像買三萬本限量的《天堂旅行團》一樣買了再說,下拉一看價格100大洋.
太不要臉了.
回想年初,春天到訪之前的那段時間,《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確像一壺酒,陪伴所有輾轉難眠.
至于《天堂旅行團》,在這個暑假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
正如老張自己所說,出書很少,但每每都是大作,雖然這家伙平時好吃懶做,天天吃各種藥還不耽誤打上BJ市第六夏洛特.
嗯,,,這或許可以理解為悶聲干大事的典范.
很多朋友是因為《云邊有個小賣部》,知道張嘉佳,了解張嘉佳,走近張嘉佳,走進他筆下的青春.而我的確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開始銘記張嘉佳這個名字.那是一部電影,那是2016年.
有人問:如果你在悲傷時遇見的不是張嘉佳,是不是就不會那么欣賞他?
不會的,縱使人的出場順序再重要,有那么一個人還是一路過關斬將,在你的心里得上滿分.
2013年,20歲少年年輕的心靈和桀驁,大概憧憬一個女孩的笑容,如南風輕掠漫山桃花,洋洋灑灑.
2021年,40歲背包客平淡的心靈和隨和,大概向往一個女兒的笑容,如星辰落進一對眼眸,熠熠生輝.
是這樣.
謝謝張嘉佳,我們都會和你一路同行.
總會喜歡讀一本書,喜歡一位作者,我們是讀者,慢慢地也變成作者.
每個熱愛文字和生活的我們,都是最出彩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