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大家不用著急,按照我的方法制作,我保證你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成功的制作出合格的干面。”
聞言,柴歡輕笑著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用眼神示意不遠處的黎叻將她在廚房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放在院子里擺的飯桌上,一邊往里面加入清水攪拌,一邊耐心的開口講解,“和面的時候最好像我這樣,往一個方向攪拌,揉出來的面團會更有勁道,口感也會更好。”
攪拌的差不多后,柴歡挽起袖子開始揉面,還特意叮囑大家注意她揉面的手法,已經怎么判斷面團的水分添加是否合適,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哪怕一些本來就會的人,也目不轉睛的盯著柴歡看,就怕自己一個疏忽錯過了什么重要的步驟,讓他們最后的成品達不到要求,沒辦法兌換成銀錢。
“面團揉成這個程度就可以了,然后那一塊干凈的紗布蓋在面團上醒兩刻鐘的面。”
做完這一步后,柴歡就讓黎叻又拿了一個盆出來,將手里的這個交給他,開始往下說,“這團面是我回來時讓黎叻幫忙提前揉好醒好的面,那涼皮一開始也要揉面,步驟都一樣,我就不重復示范了,稍后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單獨來問我。”
又揉了一會兒面,黎叻將柴歡會用到的一塊干凈的木板放在飯桌上,柴歡在那上面撒了一層面粉后,將面團放在上面,拿出搟面杖裹了面粉后開始搟面,一邊還不忘告訴眾人,“這里要多曬些白面,千萬不要讓它黏住了,多放些白面也沒關系,不會浪費的。”
一小團面團被她搟得又寬又薄,柴歡方才停下動作,將它們一層一層的折疊起來,接過黎叻遞過來的菜刀,也撒了一些面粉在上面,沉聲說道:“大家看好了?下面要開始切了,最好能切成我這么大小,當然,如果你們對自己的刀工不太有自信,也可以切成這么大小。”
一刀下去,切出來一個大拇指大小寬度的面條,笑著說道,“這么大小的干面我們也是收的,但只收干面,濕面就只收這種粗細的。”
她又是一刀下去,就切出來牙簽粗細大小的面條,拿起一根出來讓大家伙看清楚后,就沒有再停歇,“duangduangduang”一通切,就將手里的面皮全部切成了粗細一致的面條,將刀放到了一邊,抓了一把面粉撒上去抓了抓,將細面條抓散后,就讓黎叻拿來之前村民們幫忙清洗干凈的簸箕,將面條分成大小差不多的面團,一團一團的放在簸箕上擺好。
“這種細面條就這么晾曬,寬面條就得用細竹竿挑起來暴曬。”
她也是盡可能的選擇更方便村民們操作的方式來進行,她倒不擔心會沒有足夠的食材用,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干面條的價格更高,但在不信任的前提下,肯定會有人選擇來錢更快的方式,先試試水。
“差不多就這么大小的竹竿,將面條一條條的平整的掛在上面,然后就這么垂著暴曬。”
指了指不遠處臨時讓村民幫忙搭起來的簡易木架,將掛了一條寬面的竹竿放上去,柴歡笑著說道:“你們可以多做幾個這樣大小的木架,以后用得到的地方很多,那粉條和涼皮都用得上,還有以后的一些其他食材也會用得上。”
“這要曬幾天才能徹底曬干?”
整個過程看起來不算難,一開始忐忑的眾人放下心來,又開始詢問起他們關心的重點問題,畢竟,他們既想多賺錢,又不想耗費太長的時間。
“現在這個天氣的話,兩到三天就能完全干了。”
將東西掛在上面,柴歡笑著回答了那個問題,“若是冬天的話,可能時間會耗費的比較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那個時候我說不定又有其他的合作找大家,不一定非要死磕在這上面。”
“那就好,那就好……”
得到這個答案,在場的人就各自有了計較,也有人忍不住追問其他的食材的制作方法,“那那個涼皮和粉條怎么制作?”
“涼皮讓黎叻教大家,粉條的做法比較復雜,需要兩天才能講完,而且最重要的,是粉條的制作需要用到精米和石磨,而相對應的,我收購它的價格也會是最高的,每斤一百文錢。”
未免大家伙會對粉條失去興趣,柴歡率先將它的價格給爆了出來,果然不少人眼前一亮,隱隱有些蠢蠢欲動。
“因為精米清洗干凈后需要浸泡至少兩個時辰,所以,它只能放在最后給大家講解。”
指了指不遠處的小水缸,柴歡笑著解釋了一句,就拍了拍黎叻的肩膀,開口說道:“下面就讓黎叻來給大家講解涼皮的做法,我休息一會兒。”
她本來就累了大半天,這回來之后也沒來得及歇口氣就開始準備各種東西,之后又開始給大家做示范,稍后她還需要耐心的給大家答疑解惑,不歇口氣的話,柴歡她可有些吃不消。
黎叻大概也知道這一點,被她推出來之后也沒有推辭,哪怕他平時不怎么愛說話,跟人也不太交流。
“涼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洗面。”
拿出一個大盆,往里面倒了足夠的水,黎叻將一團面團在眾人驚愕的眼神里放入水里,開始揉搓,“這個過程需要揉搓的很仔細和耐心,為了能提高效率,在洗面之前就可以開始生火燒一鍋水,還得準備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平整大盤子,最好是能專門定制一個類似蒸籠梯那樣的東西,最后制作涼皮的時候需要用到。”
柴歡端了一碗水出來,順便將黎叻剛剛口中說的那個東西拿了出來,展示給大家看,以免大家不知道黎叻說的東西的樣子。
“這面團洗成這個樣子就差不多了,而剩下的部分也不要丟,柴歡說也可以晾曬之后賣給我們,不過……”
黎叻其實不太明白這東西有什么用,但既然是柴歡說得,他自然不會反對,照著她交待的話復述出來,“這東西的收購價格比較低,十二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