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顯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朱文正你就在后面看著,如何作戰,如何調配兵力交給我們就行了。
有沒有你朱文正都一樣,我們照樣行。
況且鄧愈的軍事才能確實出色,在洪都無人能出其右,大家都信服他。
這等于是變相剝奪朱文正兵權,薛顯的提議也代表了在場除朱文正外所有人的心聲,所以大家雖沒有出聲,但紛紛點頭應和。
薛顯的這番話并沒有出乎朱文正的意料,大家確實不喜歡他,但是他并不生氣,誰叫自己給人的印象比較差呢。
不過自己是真的喜歡玩,玩起來那感覺是真的爽,跟打仗一樣爽,這是自己平生僅有的兩大愛好,兩者都不能放棄啊。
所以,他不會放棄自己作為都督的權力,而且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必須親自掛帥上陣,因為他有著強烈的自信。
為了掩飾尷尬,朱文正笑了笑,對著鄧愈說到:“那鄧參政有什么作戰計劃嗎?”
鄧愈之前一直沒說話,他確實不太相信現在這個變得陌生的朱文正,不過他對兵權并沒有野望,他心里一直在想如何抵擋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但是到現在也是一頭包,還沒想好如何應對,畢竟敵我相差幾十倍的兵力。
所以鄧愈就實話實說:“我現在還沒想好詳細的作戰計劃,不過離陳友諒到達洪都還有一段時間,最遲明天午時,我會做出作戰計劃,如果都督信任我的話,我愿赴湯蹈火、拼盡全力去抵抗陳友諒。”
鄧愈說完,趙德勝,薛顯等人紛紛點頭,贊同鄧愈的表態。不過朱文正卻不想給鄧愈時間。
“鄧參政的能力毋庸置疑,我相信鄧參政能夠做出一個很好的作戰計劃。不過,現在我有一個現成作戰計劃,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洗耳恭聽,如果有意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當然,如果有更好的提議或者意見,也歡迎大家提出來。”
朱文正的這一席話,再次震驚在場所有人。
他有一個現成的作戰計劃?這場戰爭的困難程度,連鄧愈這樣出色的大將都還沒有想到用什么方法去應對,我們收到消息才多長時間,這個什么也不懂得紈绔子弟會有作戰計劃?這是所有人的疑問。
不過既然朱文正這么說了,況且他的態度也很和善,所以他們也不好馬上反駁。
只不過大家現在抱著一種戲謔的態度,等朱文正說出他的作戰安排,然后再找個正當理由反駁他,順帶嘲笑一下他,讓他有自知之明,回去做他的紈绔子弟,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做這塊的料。
沒有人相信朱文正能夠作出一個好的作戰計劃。
在場的的人都這么想著,除了朱文正和鄧愈。鄧愈之所以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之一朱文正,一是因為,雖然他對朱文正雖不夠了解,但是以往也有接觸過,那時候的朱文正并不是現在這樣。
二是他對朱元璋足夠了解,他跟著朱元璋的時間比較長,知道朱元璋是一個聰明且謹慎的人。
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像洪都這么重要的地方,斷然不會派一個窩囊廢來鎮守。而且朱元璋是一個絕對公私分明的人,所以,他覺得朱文正可能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現在,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朱文正之前的表現是在迷惑敵人,來一招扮豬吃老虎,現在的他,或許已經為這次大戰準備很久了!
其實鄧愈的感覺只對了一半,喜歡花天酒地的朱文正是真實的,并不是他刻意要扮演給別人看的,喜歡軍事,認真專注于打仗的朱文正也是真實的。
朱文正從頭到尾沒有想過扮豬吃老虎,他只是想做最真實的自己。只不過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喜好,讓不熟悉他的人對他的印象停留在表面。
“都督不妨先說來聽聽。”鄧愈禮貌地向朱文正做了一個請說的手勢。
朱文正聽到只有鄧愈回答自己,其他人都滿臉狐疑的樣子,大概猜到了他們在懷疑自己。
不過他并不在意,他很清楚,在座的都是經驗豐富、能力素質俱佳的將領,具備很強的判斷力,只要自己的安排沒有問題,那么這些將領也不會有意見。
所以,朱文正說道:“好,那我現在就來布置作戰計劃。”
“洪都城總共八個城門,另外還有一個水門,這一點大家都知道。”開頭講了一句廢話,不少人露出了嗤之以鼻的表情,朱文正不理,繼續說道,“我已經根據根據地理位置、重要程度、防守難度等因素,將整個洪都的防線劃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的防守責任將會下達到各位身上。而收到任務的每個將領,都要對自己負責的防守區域包干到底,如有差池,提頭來見!”
如果說朱文正剛剛的講話,開頭讓人不屑,那么,后面的話則讓人驚掉了下巴。
首先,朱文正并不是對洪都沒什么了解。按他所講,他不僅知道洪都的幾個城門,還了解每個城門的周邊環境,并因此對這些城門進行了劃分?
其次,他提出的按區域防守并且包干到底的方法,聽上去挺新鮮的,似乎還不錯的樣子。
朱文正也不管眾人的反應,對著提前準備好的地圖,指著南邊的撫州門,繼續說道:“首先是撫州門,此門是平素進出的主要城門,城門外四面比較開闊,非常適合進攻,陳友諒必定會安排大量兵力從這里發動猛攻。所以,鄧愈,給你五千兵力,由你負責撫州門的防守,有沒有問題?”
朱文正的安排非常合理,最重要的城門交由最強的將領去防守,而且兵力也占了總兵力的四分之一,讓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這其中的道里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出最終判斷,卻需要具備各種軍事知識,還需要把自己所學通過分析研究,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最終做出判斷。
同時,也證明了一點,朱文正不是對他們這些將領沒有一點了解。
鄧愈為人穩重,謹慎,但又不失勇猛,而且善謀略,遇事處變不驚,綜合能力在洪都城中無人能比。所以,最重要的撫州門交由鄧愈防守是最適合不過了。
最還有一點,就是朱文正大膽的將五千兵力分配給鄧愈防守撫州門,要知道這可是城中四分之一的兵力,而洪都可是有八個城門的。但如此重要的城門配如此多的兵力,也算是合理了。
所以,朱文正的第一個安排,無論怎么看,都挑不出什么毛病。這可不像是一個什么也不懂的紈绔子弟會說出來的話!
朱文正的安排越合理,在場其他人卻越覺得不合理。這還是之前那個朱文正嗎?難道打仗也可以無師自通?難道我們這么多年打過這么多場仗,都比不過一個菜鳥?
不過,主人公之一的鄧愈卻沒有過多驚訝,因為他之前就隱隱覺得朱文正應該早有準備,大元帥朱元璋也應該不會看錯人。
現在朱文正的安排印證了他的想法。
所以,聽到朱文正的安排,他迅速回答道:“遵命,末將必誓死守護撫州門。”
鄧愈迅速回應朱文正卻出乎趙德勝、薛顯等人的意料,朱文正不像往常,怎么你鄧愈今天也不像往常?
難道今天你們兩個串通起來玩我們嗎?
朱文正和鄧愈當然沒有提前串通好,只不過是鄧愈覺得朱文正的安排合理,沒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