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斗音軟件提前上線后,后續事情也有不少,比如贊助什么綜藝節目。
好在這些事陳涵不用事事操心,現在可以讓陸齊去考慮這些問題。
陳涵的興趣,已經不在創業上,而是在科研上。
會議結束后,陳涵和陸齊單獨又進行了一番深談。
陸齊考慮過公司的整體構架,發現想要實現陳涵的規劃,就需要做出很多改變。
“董事長,你規劃的業務太多太雜,光靠現在的團隊,肯定應付不了,我建議海豚科技改變一下公司結構,變成海豚控股,錦鯉直播單獨提拔一個總經理。”陸齊建議道。
陳涵前世只是一個創業失敗的人,很多事也沒經驗,考慮不了那么遠。
這輩子野心那么大,什么風口都想參合一下,也是未來記憶影響。
真讓他去做,他也不知道該怎么實現。
于是笑著說:“公司這邊你做決定就行,偶爾我會來公司看大家的工作進度。”
陸齊沒料到陳涵這么信任他,心中很是感動。
他也知道如何做好一個職業經理人,財權千萬不要插手,平時做好溝通,這樣會避免很多麻煩。
陸齊也聽出陳涵想淡化自己在海豚科技這邊的影響,以后可能真的很長時間都不會過來一趟,趕緊把心中的打算說了一遍。
總的來說,陳涵想要做的事業,全部都要單獨有一批團隊。
比如小超市、共享單車、區塊鏈、短視頻、狗糧、飲料、藥品等等。
這完全是大型集團公司,才能做的事。
目前海豚科技就只有這么點人,根本不夠用。
陸齊的想法是靠收購解決這個問題。
缺什么就買什么,優點非常多,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錢!
大量的錢,以及中間的磨合。
對集團總部要求非常高。
好在陸齊藝高人膽大,準備接下這個挑戰,只要陳涵能搞來錢,他就敢揮舞著鈔票,買買買。
“首先海豚科技上面,再成立一個海豚控股,海豚科技主要做技術研究,比如區塊鏈、共享單車、短視頻旗下所有需要用到互聯網技術的核心研發,都放在海豚科技公司。”陸齊說道。
“我沒意見。”陳涵點點頭,覺得這個安排也不錯,可以解決很多人力資源重復浪費。
陸齊見陳涵答應的這么爽快,提出了他思考許久的想法。
但他不知道陳涵會是什么反應,陳涵這么好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試探著說:
“短視頻需要的算法,其實我的專利里有幾項技術可以使用,如果公司需要的話,我可以授權。”
陳涵愣了愣,手撐著下巴,沉默下來。
他的心理年齡,可比表面上22歲大的多,已經快28歲了。
陸齊提供專利,當然不是這么簡單。
其核心目的應該是想要更多利益。
畢竟陳涵如果用了陸齊的專利技術,總不能白嫖吧。
在加上陸齊工資不低,小有積蓄。
他并不缺錢用,目的就非常明顯了,他想要股份!
陸齊也不著急,安靜的等待陳涵思考。
這也是一次董事長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磨合,關乎兩人以后的相處模式。
陸齊是驕傲的,他幾乎成為華國打工第一人。
以前什么唐君,號稱打工皇帝,根本比不上他。
如果曾經任職微軟的華人經理人做個排名,唐君、沈巷陽、李開福、陸齊來個直觀對比。
唐君最多算是城市市長。
這樣就能對比出陸齊加入海豚科技,為什么會引起轟動,也能知道陸齊的特殊之處了。
海豚科技想留下這樣的人,必須要完全讓陸齊覺得,這是自己的事業才行。
陳涵也在回憶前世陸齊的任職經歷。
他先去了度娘,幾乎等同于二把手,負責很多業務,陸齊的專利不少都是ai大數據方面的。
用在短視頻推薦算法上,肯定非常適合。
在度娘兩年時間,陸齊選擇離職,成為獨立投資人,拼哆哆他也有參與,還有漂亮國最大的創業工廠。
看的出來,他內心并不是喜歡完全淪為打工人。
一點點分紅股份,也不會滿足。
陳涵認真考慮后,覺得互聯網公司的利益,其實是可以分享的,不單單是分享給陸齊這樣的強勢經理人,還有其他投資機構,或者有權有錢的人。
走的其實就是其他互聯網公司,大致走的路。
互聯網公司,那有不需要融資的,真要全部吃獨食,永遠成長不起來。
因為只有引入投資機構,人才資源各方面,才會得到他們的幫助。
陳涵就算拿出100億,自己一個人玩,最后恐怕也不容易發展起來,因為那時候會發現,海豚科技是在和整個世界對抗。
也唯有融入他們,才會得到無限支持。
陳涵的核心是在實驗室,要是研發出抗癌藥、長生藥、海水進化植物、沙漠治理植物隨便哪一種,都是萬億市場。
互聯網公司真做成了,也就幾千億盤子,根本沒法比。
想通一切后,陳涵笑著說:“短視頻公司可以購買陸哥你手上的專利,不需要授權這么麻煩,海豚控股我百分之百控股,旗下不管是超市、短視頻、直播、共享單車什么的,都可以釋放股份,尋找更多合作者。”
陸齊聞言頓時雙目放光,他掌握的資源非常多。
可以說隨便聯系一下,就有頂級機構上門求合作。
要收購什么公司,馬上有一群人專注為他服務。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分享。
如果不分享利益,那別人幫忙也沒那么用心,而且還要自己花大價錢。
陳涵也做出了一些限制,他從抽屜拿出紙筆,一邊說一邊寫道:“每個公司釋放的股份有個大小排行,最多釋放65%左右,有一些企業海豚控股可以只占33%以上股份。”
紙上依次寫上了共享單車、錦鯉直播、錦鯉超市、區塊鏈、短視頻、飲料公司、狗糧、老年癡呆藥物……。
33%是個比較關鍵的數字,恰好3分之1,像是共享單車,明知道是賠錢貨,陳涵也樂的讓其他人參與。
直播平臺也不怎么賺錢,斗音的直播和直播平臺的直播,肯定要用協議分開。
客戶端都要區分,只能說以后錦鯉直播的主播在短視頻平臺開通賬戶,可以兩個平臺同時直播。
只有這樣,才不影響直播平臺上市。
也不會太損害陳涵短視頻的利益。
互聯網公司之外的實體企業,如飲料、藥物陳涵也不會吃獨食。
唯有實驗室他會完全掌握,在陳涵的構想里,所有從實驗室走出去的產品商業應用,都是專利授權和產品授權的方式。
工廠最多算是代工廠,這種公司分享利益自己還是占大頭。
仔細算下來,陳涵100%控股的其實就兩個公司,一個海豚控股,這個公司像是八爪魚,橫跨實業和互聯網,是骨架肉體。
另一個是海豚生物實驗室,以后可能有海豚物理實驗室。
實驗室的專利,就像是血液,將流淌在各個下屬授權公司的血液里,吸取他們的營養,帶走最肥的那塊肉。
這也就是陳涵利用先知優勢,加上自己微觀干涉異能,設計的頂層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