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的一聲,鬧鐘叫醒了我。透過窗簾縫隙的光,我看了看表,六點四十。平時這個點姥姥早已經叫我八遍了,今天竟然這么安靜,真有點不習慣!
我姥姥絕對是我們家的“嘮叨大王”,大事小事每天都會重復很多遍。每天早上她會叮囑我快起床別遲到,如果我多睡幾分鐘,姥姥會每兩分鐘叫我一次;吃早飯時最有意思,我吃這個,她一定會說:“那個菜也不錯!你嘗嘗!”我去吃那個了,她又會說:“多喝一口牛奶,長個!”
反正就是不停地叮囑我,仿佛我永遠三歲,啥也不懂。漸漸地,我長大了,對這樣的嘮叨仿佛有抵抗能力了,心里經常會有小抵觸,真盼望自己快快長大能去住校。
今天真是太奇怪了,姥姥竟然沒來一遍遍地叫我。馬上我就想起來了,昨天晚上,姥姥收拾廚房的時候,地上一滑摔倒了。我們沖過去把她扶起來時,就看到她的右手已經腫了起來。昨天也巧了,爸爸媽媽都出差了,媽媽的同事趕過來帶著我陪姥姥去醫院拍片子,檢查后發現姥姥的胳膊骨折了,一通治療,姥姥帶上了一個夾板和繃帶。我好幾次看到姥姥偷偷抹眼淚,估計特別疼,真讓人揪心!
我沒來得及換睡衣,就沖到姥姥房間,想看看姥姥怎么樣了。奇怪,姥姥床上收拾得干干凈凈,好像沒睡過人一樣!咦,人呢?
我趕緊往廚房看,那一瞬間,我愣住了!姥姥在廚房!她背對著我,右胳膊綁著繃帶,左面的身子靠著案板,左手提著菜刀,一點一點地在切著什么。時不時她用下巴在左肩上蹭一下,擦掉臉上的汗水,動作艱難而遲緩,一點不像平時風風火火的姥姥。那個背影,瞬間拉開了我的眼淚閘門,我知道,姥姥一定是在給我做早點,一定胳膊疼得一晚上沒睡,卻第一時間爬起來,怕耽誤我去上學。
我趕緊擦了下眼淚,問了聲:“姥姥,你好點了嗎?”
姥姥驚訝地看著我:“你起來了?你看我,都忘記叫你了。哎呀,孩子大了就是省心!姥姥手不利索,就怕做不好早點,都折騰半個多小時了,你看連個西紅柿都沒切好!”姥姥依然是那個快人快語的姥姥,受了這么重的傷,一句自己的事都沒說,依然滿腦子都是我!還在想著給我做最愛的糖拌西紅柿。
那天早上,我幫著姥姥切了西紅柿,煎了餃子,姥姥一步一步地指導我,叮囑我。突然覺得,那些平日啰唆的嘮叨,這一刻那么美好。
那一刻,我變了。那一刻,我理解了姥姥,原來她每天都在制造“愛的叮囑”。我這個傻子,過去卻一直在煩,差點錯過這人間最美好的語言。
寫作歷程
這篇是我初中一年級期末考試時的考場作文,當時在考試前我和媽媽就把整個書本中的作文要求捋了一遍,最終我們押了一道題,寫一篇記事作文。于是在前一天我就拉了一個大綱,沒想到還真的考的是寫事的文章。
每次考試之前我一般都會準備兩到三個作文大綱,都是比較萬能的那種,到了考試的時候可以直接往里套,考場上就不會那么緊張了。
讀書筆記
____
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