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頗具誤導性的消費觀念認為,某些假冒偽劣產品反而是對消費者有利的。最典型的是盜版軟件、音像讀物、圖書。十幾塊錢買一張光盤,內裝二十四史全套,簡直等于白送。有些消費者也認為盜版書照樣可用,內容是一樣的,價錢卻低到正版的半價以下,豈不劃算。
盜版是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侵犯,在知識經濟時代,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如任盜版橫行,最終將毀滅知識產權市場規范。盜版就是將偷來的商品低價銷贓。如果設想,讓...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有一種頗具誤導性的消費觀念認為,某些假冒偽劣產品反而是對消費者有利的。最典型的是盜版軟件、音像讀物、圖書。十幾塊錢買一張光盤,內裝二十四史全套,簡直等于白送。有些消費者也認為盜版書照樣可用,內容是一樣的,價錢卻低到正版的半價以下,豈不劃算。
盜版是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侵犯,在知識經濟時代,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如任盜版橫行,最終將毀滅知識產權市場規范。盜版就是將偷來的商品低價銷贓。如果設想,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