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蟲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度過,自如地在水面滑來滑去,一遇敵害,拔腿入水而逃,水下不安全時,又逃向水面。
豉蟲生著鵝蛋形的身軀,小頭殼,前面伸著兩只扁扁的長腿,后肢很短,已經退化,然而,豉蟲天生懂得水的物理作用,水有一種表面張力,對破裂處會自行粘連,只有像豉蟲這樣的身體構造和重量,才能在仿佛生有一層薄膜似的水面如履平地。
豉蟲除了用眼來感知周遭事物外,還有更精密的觸角,通常情況下,如果將它的眼睛摘除,它還能在黑暗的水池準確地避開敵害,并發現跌落水面的昆蟲。在它的觸角上,生著一片片細毛,主要用來感覺水和空氣交界面上的微波,它在滑行時,以前腿劃動而激起表面微波,使之向四面八方散去,這就比自身運動要快速得多了。
鼓蟲向水下逃生時同樣也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在它的腹部尖端,生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氣泡,這是它隨身的空氣供應裝置,作用原理與潛水員的壓縮空氣筒一樣,放出空氣,比重上升,順利下沉。
小小豉蟲,竟把水的各種物理性質爛熟于心,并加以巧妙的利用,真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