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賭煙標
- 清貧的詩意:正在消失的游戲
- 蔣藍
- 666字
- 2021-04-22 10:44:19
煙標收藏現在已是大熱門,據說愛好者全國有好幾百萬。在以前,作為一種游戲,煙標并不是拿來欣賞的,只有一個顯著的作用:一決輸贏。而且,那時誰也不說煙標,只喊“煙盒”或“煙皮”。
煙皮的賭法與糖紙不同,是按照香煙的價錢來決定先后的。我至今牢牢記得很多香煙的價格,那時最貴的煙就是“長中華”,7角2分,“短中華”是6角2分,接下來是“牡丹”5角4分、“紅塔山”5角2分、“群英”4角8分、“恒大”4角5分、“春城”3角8分、“三七”是3角7分,遵照這個次序,來決定先后秩序。出價錢貴的孩子先玩,同樣是把煙盒折疊成長條式,中間完成拱形,兩張疊在一起,如果沒有跌翻,可以用手扇一次,如還是沒有翻過來,就該下家玩了。輸贏完全是轉瞬間的事。
這個按照價格順序比下來的秩序并不是絕對的,有人某次突然拿出一張“紅炮臺”煙盒,大家誰也不知道它的價格,但從上面的繁體字看,就明白它的“資格”是很老的,這其實是上海公私合營時代的產品,大家一致同意它的價格超過了“大中華”,是可以“通吃”的品牌,但鑒于煙盒已經爛了,必須打折扣,只能與“大中華”的價格相等。還有孩子拿出鐵聽的“中華”,大家認為這不能算正宗的煙盒,不予流通。奇怪的是,這類規矩以后我在另外的地方也碰到了,竟然是一模一樣的,真不知道孩子們是如何適應這種奇怪的“價格自律”的。
由于要狠命地扇風,好多孩子為此專門穿了長袖上衣,把袖子拉了又拉,希望風力更大。只見他們高高躍起,然后猛撲而下,單掌觸地,一股風把煙皮吹翻了好幾個身子,可惜,仍然沒有扣過來。長此以往,孩子的袖子是最先壞的地方,往往都是補丁絡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