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揮與控制原理
- 張維明 朱承 黃松平 陽東升
- 1404字
- 2021-03-12 20:30:33
3.1 域的概念
克勞塞維茨曾說過:“任何理論首先必須澄清雜亂的、可以說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觀念。只有對名稱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可能清楚而順利地研究問題,才能同讀者站在同一個立足點上。”[1]“域”是指揮與控制領域理論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研究多域作戰、全域作戰指揮與控制的邏輯起點,要想深入研究多域和全域作戰指揮與控制,必須首先界定好“域”,從基本概念入手,探析多域作戰中的“域”為何物。
維基百科對于“域”(Domain)的定義有八種。一是定義域,函數的自變量所有可取值集合。二是區域,拓撲中的開集。三是域名,用一串用點分割的名字組成的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四是生物域,生物學中一個較大的分類。五是蛋白質域:蛋白質結構中緊密球狀的折疊區。六是細胞域:在細胞膜內由某種組分構成的區域。七是DNA域:DNA中容易被DNA酶降解的基因部分。八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一個術語,用于域名、Windows網域等。《韋氏大詞典》里對“域”的定義是“行使主權的領土”和“一個有著明顯不同物理特征的區域”[2]?!独饰漠敶呒売⒄Z詞典》對“域”(Domain)的定義是“活動、興趣、知識的領域、范圍,界”和“領地、領土、版圖”[3]。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域”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如區域、異域、域外;二是泛指某種范圍,如境域、音域[4]。
2016年以來,作為對未來大國之間作戰樣式的最新認識和前沿設計,多域戰和多域作戰概念已成為美軍研究的熱點。然而,2016年《多域戰——21世紀的合成兵種》一書中,對于“域”并沒有準確的術語界定,只是援引了《聯合愿景2020》中“空中、陸上、海上、太空和信息等各領域”[5]的相關表述。2017年的《多域戰:面向21世紀合成兵種演變2025—2040》和2018年的《美國陸軍多域作戰2028》兩份官方文件,則以標記星號有待后續完善的形式,在附錄中給出了相同的初步術語界定,認為“域”是“整體作戰環境中組織與實施作戰所涉及的某一領域”[6]。《美國陸軍多域作戰2028》序言中提到,“多域作戰概念旨在為美國應對中、俄等勢均力敵的對手在所有領域造成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分層拒止貢獻解決方案?!?a class="footnote_quote" href="../Text/Chapter-5_0007.xhtml#footnote_content_txt003_7" id="footnote_quote_txt003_7">[7]這里所有領域的英文表述為“All 5 domains”,即陸域、海域、空域、太空(天)域和網域五大作戰領域。
“域”已經在美軍聯合出版物(JP)中廣泛使用,該聯合出版物乃至美軍其他作戰條令中并沒有對“域”做出明確定義。值得一提的是,在聯合出版物3-0《聯合作戰》中,域的幾個重要特征被歸納為:一是能夠從物理層次進行描述;二是在方法、影響和結果方面存在區別;三是軍事和作戰行動可以在這個域或通過這個域進行。除此之外,學術界對域的概念也進行了探討,美國學者米蘭·維戈教授對“域”一詞做出的解釋是“行為、關系或功能、領地的范疇”[8]。顯然,“域”的定義問題,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基于以上分析,多域作戰中的“域”主要指作戰的范圍,是從作戰領域的角度出發的,它強調各域和跨域作戰力量集成融合與協同運用。過去,美軍強調軍種間、軍地間,以及美軍與盟軍間的聯合作戰,要求盡可能減少聯合作戰中的軍種沖突,創造出“大于個體之和”的整體作戰效益。現在,美軍要求把過去的陸、海、空聯合擴大到陸、海、空、天、網五個作戰領域,不僅要編組陸、海、空、天、網跨軍種一體化部隊,而且要建設陸、海、空、天、網跨領域一體化戰場,不僅要在一個作戰區的近距離、縱深和后方作戰地域實施一體化作戰,而且要在一個戰區與另一個戰區、地球的一端與另一端同時實施全球一體化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