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 愛日齋叢抄
  • 葉釐
  • 594字
  • 2015-11-06 11:24:22

評唐薄紹之書如“仙人嘯樹”,則真仙也。

趙景安云:古人書字有誤,即墨涂之,今人多不涂,旁注云“卜”,諺語謂之“卜煞”,莫曉其義。近於范機宜華處見司馬公與其祖議《通鑒》書,有誤字,旁注云“囗”,然后乃知“非”字之半,后人又省。《項氏家說》亦以溫公為證,謂勘書之法,有為“乙”字,布於兩間者,先自右勾上一字而使之下,復自左勾下一字而使之上,明其字當兩易也。有當除者,則旁注“非”字而去其半,從省文也。今人之為“乙”字者,乃別著於旁,獨以“乙”首指下一字,而使其尾外挑,遂有讀“乙”為“挑”者,不知“挑”置何處也。又於“”字,去其二點,遂有讀“非”為“卜”者,尤無理之甚也。今獨司馬文正公手稿,凡除去者,皆作“囗”字,猶可考云。余聞見古人書,或於誤字旁注三點,此又省“囗。字之半。南渡前,舊抄文字亦有用“乙”、“卜”者,《交會談藂》云:“知晉州焦敏謂國子監印《九經》不真,曰:只如《周易》各字為甚,卻總卜殺。”“卜殺”之語,未詳所始,訛語相承,非必悉自近時。今考趙景安所引諺語,則亦有由來矣。韓退之《讀囗冠子》云:“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減者二十有二,注者二十有二字。”館中校書:格諸字有誤者,以雌黃涂訖,別書;或衍字,以雌黃圈;少者,於字側添入;或字側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於本行上下空紙標寫;倒者,於兩字間書“乙”字。是“乙”字亦別注於旁,舉子書卷末,直云注“乙”,不為怪也。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顺市| 中西区| 商河县| 安泽县| 宿州市| 青川县| 汕尾市| 凤山市| 波密县| 武宣县| 邹城市| 饶河县| 报价| 咸阳市| 武宁县| 黔西| 玛沁县| 通化市| 青铜峡市| 天等县| 循化| 陵水| 常德市| 南康市| 临桂县| 襄汾县| 南平市| 西充县| 青川县| 景泰县| 新民市| 万年县| 沙田区| 互助| 扎兰屯市| 远安县| 大厂| 略阳县| 泽库县| 佛坪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