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神功戲演出劇種

在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演藝文化之中,傳統(tǒng)中國戲曲仍有一定的吸引力。

香港觀眾除了在「戲曲匯演」及各種「演藝匯演」項目中欣賞到來自中國大陸劇團演出的多種地方戲──包括京劇、崑劇、川劇、河北梆子戲、漢劇、越劇及吉劇等,更可以在不同類別的場合中看到由本地職業(yè)戲班所演出的三個劇種,它們分別是粵劇、潮劇及福佬戲。而這三個劇種與神功活動又有非常密切的關(guān)係。

事實上,粵劇、潮劇及福佬戲的演出,主要就是為配合各種神功活動,包括:1.各種神誕,如主要由廣府人籌辦的天后誕、侯王誕、土地誕、洪聖誕及福佬人供奉的西國大王誕、大聖誕及地藏王佛祖誕等;2.各地每三、五、七或十年舉辦一次的「太平清醮」;及3.每年一次的盂蘭節(jié)(或稱「鬼節(jié)」)打醮。

踏入90年代,約三十個粵劇戲班平均每年共演出七百天戲(一天內(nèi)有時會演出兩齣戲),其中五分之二為神功戲。五個潮州班平均每年演出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天,百分之九十五為神功戲。福佬戲僅存的「惠僑」劇團則平均每年演出二十天(國內(nèi)福佬戲班演出平均每年三十天),全部是神功演出。後兩個劇種所有的演出均在神功活動中進行,而以每年農(nóng)曆七月盂蘭節(jié)期間最為頻繁。單就這三個本地劇種計算,估計香港全年平均每天至少有四齣戲曲上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太和县| 长寿区| 古浪县| 遵义市| 修水县| 读书| 叙永县| 司法| 和田市| 临湘市| 红安县| 紫阳县| 阿拉善左旗| 镇坪县| 杭州市| 东山县| 桐城市| 东海县| 祁东县| 芦山县| 阳江市| 新源县| 阜平县| 西林县| 阿拉善左旗| 新巴尔虎右旗| 泾源县| 灵璧县| 唐海县| 邯郸市| 喜德县| 大渡口区| 宿迁市| 丰顺县| 仪征市| 靖远县| 包头市| 青龙| 五大连池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