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聖瑪加利大堂

ST. MARGARET'S CHURCH

建築年代:1925年

位置:銅鑼灣樂活道2A

01 02 聖瑪加利大堂外貌(攝於2012年)

聖瑪加利大堂由意大利建築師幹尼剌(U.Gonella)設計,屬古典復興式建築,門前以兩層各17級石級引導,視線可直達祭殿天穹。希臘式殿堂門面,門廊由四條陶立克柱支撐三角山花,下方漆有「天主教堂」金字。大門兩旁放有雕像,為意大利名匠滿地(F. K. Mont)雕製,聖伯多祿手持耶穌基督交他掌管教會的鑰匙,聖保祿則持劍護教。外牆水泥刻出石塊槽線,入口兩旁各開一門。中間主體兩層,開玫瑰花窗,置三角山花,兩側屋頂上的持燈天神像來自基督君王小堂,中央屋頂為半圓筒型。堂內入口置聖洗池,由左右兩行塔斯卡尼式(Tuscan Order)柱列承托圓拱形天花的結構,下部兩側設彩色玻璃窗,天花兩側的玻璃窗,則由藍綠兩色配合。兩壁掛兩排共14幅描繪耶穌受難至復活過程的木刻雕塑。天頂羅馬式的筒形穹窿,予人圓勻和諧之感,穹窿內的浮雕小格,卻顯出秩序,最前端的透光半圓形窗,如天眼看顧信徒。祭殿平面呈弧形,半球形頂,祭臺後是一幅耶穌向聖瑪加利大顯現的繪畫,祭臺與中殿有圓拱分隔,祭臺的左邊有螺旋石級直上圓頂鐘樓。在禮儀改革前,祭臺是靠牆的。聖堂以兩排陶立克式列柱分隔出兩邊的側廊。落地彩色玻璃窗以簡單的紅黃藍綠色配搭,營造天真的喜樂。聖瑪加利大堂與分堂基督君王小堂、玫瑰崗學校小堂和華仁書院小堂,按需要以華語、英語、日語、西班牙語、印尼語、德語和法語進行彌撒,堂區族裔分佈情況可見一斑。

1920年被冊封為聖人的瑪加利大(St. Margaret Mary Alacoque),生於法國奧頓教區,自少生性活潑,領悟力強,喜在小堂祈禱。23歲時進入修會,一年後定下連串成聖規則,包括「讓天主安排,絕不隨己意願。」翌年耶穌不斷向她顯現,揀選她傳揚主愛到世界每一處,並曾對她顯現聖心,表示熱愛人類,希望世人悔改。瑪加利大積極推動聖心敬禮,糾正當時羊森主義(Jansenism)的影響,給惶恐內疚的人揭示天主的無限仁慈。離世時說:「我願意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基督的聖心裏。」最後耶穌聖心敬禮在1856年被確認。

建築物檔案:

  • 1920年 要求港府撥地建堂,以取代灣仔聖方濟各堂。
  • 1923年 2月3日,舉行奠基禮。
  • 1925年 1月25日,聖瑪加利大堂啟用。
  • 1939年 入口置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像兩聖像。
  • 1968年 內部改革裝修,以符合新訂禮儀憲章的精神。
  • 1985年 神父宿舍重建成堂區中心附設幼稚園及禮堂。
  • 2004年 聖堂進行大型的維修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龙里县| 昌江| 湖口县| 区。| 舞钢市| 商南县| 开化县| 武汉市| 鹿邑县| 陆良县| 全州县| 册亨县| 天津市| 永定县| 罗定市| 巫山县| 姚安县| 华亭县| 建水县| 北流市| 于都县| 曲沃县| 南投市| 清流县| 交城县| 石狮市| 永年县| 定西市| 淮北市| 永清县| 龙门县| 鹤岗市| 塔城市| 潼南县| 清河县| 胶州市| 沧源| 阳曲县| 九江市|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