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伐楚大計(二)
- 穿越戰國之我是齊王建
- yhk很優秀
- 1976字
- 2021-05-14 06:35:06
秦國,王宮。
秦王也在召開廷議,與齊國內容大同小異。
秦國上下一致認為和齊國一起攻打楚國,齊國兵下淮南,秦國兵出荊襄。
于是秦王這邊的廷議速度快多了,很且秦王不像田建去御駕親征,交代的事情更少。
秦國將領都是沙場宿將,經驗豐富,作戰更不需要囑托、擔心,這次的目標是楚國,自然輕松些。
當下安排出征軍隊事宜。
以白起為主將,王翦為副將,蒙驁為前鋒,羋宸督察糧草。
起兵十五萬五日后啟程攻打楚國。
趙國不出兵秦國方面的壓力大大減少,朝野上下都希望著這一次伐楚帶來巨大利益,提高士氣。
……
………………趙國
邯鄲,王宮
趙王的身子骨越來越弱,病怏怏的樣子正符合當下趙國的實際情況。
趙國伐魏雖然取得數城但是那十幾座城池終究在魏國腹地,被魏國統治近百年。
趙國雖然占領但需要時間去融合,目前為止那十幾座城池無法提供任何有效的力量。
而趙國接連兩戰精銳盡喪。
所以這一年趙國不能再興兵戈,民不聊生的后果很嚴重。
要不是趙括的一些生意扶持著,趙國經濟國庫岌岌可危。
所以這一次經常內訌的趙廷倒是出奇一致,包括大司馬趙括,那就是休養生息,積攢實力,過兩年再戰。
趙括陶邑之戰損失的重甲騎彌補回來,趙括覺得自己手中握著支強大軍隊才是保證,有一天萬一自己功高蓋主,趙王想殺自己,自己才可以逃出去的保障。
趙括的重甲騎屬于私人武裝,本來不應該那么多人但是軍隊中的事,趙括說的話很頂事。
于是利用這一空洞將重甲騎大大擴招,但是都還是自己的親衛武裝。
對于這一點,趙王無可奈何。
強行收編,萬一逼反趙括……
所以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殊不知這睜眼閉眼可害慘了后來的趙王、太后。
…………
三日后楚國得知秦齊兩國聯合出兵的消息后,楚王大驚失色,忙召開廷議。
“大楚地大物博,萬乘之國,今雖然秦齊兩國發兵東西夾擊,亦無所畏懼,起兵迎戰便是?!?
大臣景德說道,“如若出兵,臣舉大司馬景陽率軍七萬迎擊齊軍,柱國昭陽領兵十五萬戰車數千迎戰秦國!”
楚王深以為然,命令發布下去,楚國上下最擔憂的還是秦國西線戰場,畢竟屢戰屢敗,這次連老將昭陽都請了出來。
昭陽為什么沒死,這要源于趙括的蝴蝶效應了。
楚王安排下去,內心總算寬慰了些,下朝后回后宮“泄氣”去了。
……
“將軍,楚國這次派來的是老將昭陽。我們要小心些為妙。”秦將王翦說道。
白起先前因為數敗給趙國,心中不爽,遭遇打壓,現在領兵打一個楚國,王翦竟然這樣說?!!
瞧不起我白起?我白起是戰神,連一個楚國都搞不定?
對于王翦略有輕視的話語意思,白起心中不爽,怒斥道:“本侯自有分寸不用你多說!再說擾亂軍心之言,重罰不饒!”
王翦此時還是個青年將軍,無論閱歷還是戰績都比不過白起,白起又是主將,王翦不再多說什么,反正打了敗仗你白起第一個負責。
當然國家大事面前,王翦分的清,不會去給白起使絆子,王翦可是一代名將,六國中有五國是王翦父子滅掉的!
人品、戰績、能力自然沒得說。
秦軍先鋒蒙驁帶著數千銳士跟楚軍在湘江對峙起來。
秦國征伐楚國,船只自然是有的,蒙驁等大部隊帶著船只就可以。
蒙驁的任務是偵察和盡量打擊楚軍的士氣。
蒙驁現在郁悶,對面楚軍簡直猥瑣到家,在江對岸開始安營扎寨打造城墻。
一點沒有要出擊的意思,蒙驁心中媽賣批,現實日子還得過。
這日蒙驁心生一計,不讓將士去謾罵叫陣,而是派遣使者送去件禮物。
湘江東岸,楚軍大營。
聚在營中的一眾將士見到所謂的禮物后憤怒無比,紛紛請求出戰。
昭陽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將,知道這是誘敵之計,禮物是蒙驁讓人送來的女人衣服。
昭陽自己也很氣憤,自己一個老將被晚輩這樣嘲諷,豈能不氣?
只是大局所迫,昭陽壓下怒火,知道這不是出戰的最好時機。
昭陽送回使者,蒙驁見使者回來,楚軍大營沒有任何動靜,蒙驁知道計劃失敗。
沒有好的破敵之策,主動出擊得度過湘江,所以蒙驁主動出擊不可,蒙驁也一直在逼楚軍出擊。
現在沒有機會,蒙驁只能戒備以待。
再說東線,楚國淮南。
淮南一地是楚國的重要領土,支撐著楚國近半的賦稅和士卒。
淮南物資豐富人口多,土地肥沃,楚國的經濟重地,同樣是防御齊魏的軍事重地!
齊軍以六萬多人想占領整個淮南不現實,現在雙方在淮河一線對峙起來。
齊國離淮河一帶要近的多而且軍隊較少,所以大部隊直接快速抵達。
……一晃五天時間過去
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都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昭陽老謀深算十分穩重智勇雙全非等閑之輩,又閉門不出,沒有任何破綻,白起短時間內無法有破敵之策。
東線這邊本就是楚國的軍事重地,在淮地一帶的軍事防御工事綜合能力堪稱楚國最強大、最完美的了。
所以縱然魏潼李斯平士川等人有通天能力,在面對楚軍拒關而守的猥瑣形勢下,也沒有啥有效辦法。
楚王派出去的兩員大將臨行前反復囑托這次戰爭的重要性,讓他們小心小心再小心!
通過兩線戰場的表現來看,無論是齊是秦,都愿稱之為狗到極致。
楚軍顯然深得楚王囑托“要領”。
當然了,齊秦并不著急,雖然說將士們想立下戰功,急切的去打,但是總體大局上齊秦兩國足以拖垮楚軍的后勤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