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變法
- 穿越戰國之我是齊王建
- yhk很優秀
- 1925字
- 2021-05-03 19:05:29
朝堂上田建趁機消除了一大批佞臣,朝綱大振。
接下來的幾日,田建冊妃典禮結束,這幾日跟楊寧平士川兩人也討論出了個結果,那就是變法圖強,保家衛國!
于是,在廷議上田建宣布變法,楊寧緊接著宣讀變法改革內容措施。
其實到了戰國后期,各國都曾變法圖強,連韓國都有申不害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魏國的吳起改革,楚國的吳起變法,燕國燕昭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齊國在威王時也勵精圖治變法圖強。
所以變法的模子是有的。各國變法大同小異,人們也更能接受變法這一事務。
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楊寧和平士川決定參考部分商鞅變法,田建是現代人啊,所以有遠見自然洞悉其缺點,所以三人查漏補缺,改缺化優。
給齊國來一次徹底的大換血!
取其精華去其槽粕,這樣一來變法內容措施更合理更徹底。
田建沒有搞個什么超前的玩意,一是神鹿的忠告,二是田建不想去違背客觀規律,在勞動力和生產關系不協調的情況下,可想而知。
田建準備先朝封建化推進,弄個中央集權制度,這在戰國時期也是很不錯的了。
變法內容如下,不愛看的朋友直接翻頁吧。
一、改革國家體制:全面推進郡縣制,將臨淄定為國都,其他四都改為郡,國家分設成六郡,為北海郡、墨郡、營郡、東海郡、高塘郡、平陸郡。
每一郡設置郡守負責地方政務,副郡守協助郡守處理地方政務。
郡主簿負責開支與收入,記錄耗費。
郡司馬負責該郡軍隊武備。
郡司農負責該郡農業生產。
每一郡由大王直接秘密任命監察官,監察官由數人擔任負責一個郡(各縣)的政務、官員清廉情況。
每一郡下轄五縣,每縣城設立縣令、縣丞、縣司馬、縣司農、學司。
中央(臨淄)設立相國、大司馬、大司農、大學司(發展教育、吸納人才)、大禮司,以及上卿、客卿、中卿、下卿為三卿制,三卿可議政參政監政,國之卿客。
二、軍事體制改革:各地方守備兵力不超過兩千。
軍隊改革為軍團制,設立四大軍團,每一軍團設立軍團長、副軍團長、軍師、軍都督、軍紀司監、后勤司監。
各軍團互不干涉,直接聽命于中央,直接聽令于齊王。
每一軍團建制人數不得超過十萬,軍團士兵認王認符,以大王和兵符為最主。
朝廷軍隊自成編制與地方四大軍團互不相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朝廷軍隊包括羽林軍(王室親軍)、龍韜軍。朝廷軍隊直接歸齊王統帥。
軍隊以保衛國家為職責,忠于王室為使命,王室大于一切。
三、思想方面改革:強化軍隊為國而戰,為君而戰的思想。
強化國人對國家的榮辱感。
四、政治方面改革:嚴懲貪官污吏,設置巡察使、各地設立檢舉司,舉報官員。
裁減冗官,精政簡政。
提高對士卒待遇,提高軍餉,提高撫恤金,提高參軍家庭社會地位。
鼓勵農商發展,扶持資助農業發展,開放通商對商人施行一定政策方便,對農民施行一定政策優惠。
對商人、官員、貴族采取什一稅,對農民、廣地者(地多者)采取糧食什一稅,不分貴賤一律交稅。
還有諸多變法內容在此不一一贅述。
變法內容一經頒布,齊國上下震動。
一時間各地不少貴族豪強反對,要知道在之前世襲貴族是不用交稅的。
田建變法改革觸動了廣大貴族利益。
連太后都驚動了,太后知道自己兒子要變法改革,但是哪有這么激烈的變法?這得出大事!
太后緊急召開廷議,田建、楊寧、平士川、周子、李老、孫開等人齊聚。
這次廷議是以齊王田建為首的新人派和以太后為首的漸進派以及李老為首的保守派。
大殿上的氣氛一時有些沉悶,李老輕咳兩聲,率先打破沉默:“老臣認為大王變法操之過急,如今天下反應激烈,恐怕弄巧成拙,更何況大王所改體制完全背離祖宗之法。”
李老并不是針對田建這次的變法,而是所有變法李老都反對,是個老頑固,要想說服他,比豬上天還難。
所以田建聽到李老所言并不在意,太后聽到李老之言也是不以為然,心道你這個老頑固什么時候開明過?
李老見無人答話尷尬的退回去,垂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
太后開口說道:“大王變法雖好,但是要徐徐漸進,不可一蹴而就,引起國內貴族叛亂就不好了。”
周子接過話茬,幫腔道:“臣覺得太后所言極是,大王變法應該慢慢來,一下子改這么多,那官員的考核任命也是個事情。還請大王三思而后行。”
田建微微點頭,一副認可模樣,楊寧和平士川也開始反思起來這么做是不是太瘋狂了。
就在這時,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孫開說話:“臣覺得大王要想如此之快的完成變法唯有一點要注意。”
田建被勾起了興趣,道:“愛卿請講。”
孫開頷首,繼續說道:“那就是大王應該手中掌握一支強軍!最好是戰無不勝的強軍!這只軍隊就是大王您平定叛亂和服眾人的最好武器。”
“這只軍隊不能被貴族世家豪強摻和,必須是大王您親自訓練統帥,是大王您的親軍!”
“一旦大王您有一支軍隊那么變法急促也沒事的。大不了就殺!天下誰敢不從!?”
孫開講完抬頭望見太后怒目相視,孫開鎮定自若,略微欠身,繼續當隱形人了。
田建在反復思考孫開的說法,孫開,好一個孫開!田建覺得孫開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