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說字解詞

青玉案:詞牌名。

魚龍:魚形、龍形彩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三者都是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裝飾品。

闌珊:殘,將盡,這里指燈火零落稀疏的樣子。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

字幼安,號稼軒,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抗金將領,豪放派詞人,與蘇軾并稱“蘇辛”。

詩意生發

詞按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比照一下就知道,歐陽修用的是小令,辛棄疾用的是中調。

雖然文學作品的優劣不以字數的多寡論,但一般而言,字數多一些,作品的容量當然就相對大一些。顯然,《青玉案》傳遞了更豐富的元夕熱鬧信息:花燈、焰火、寶馬、雕車、簫聲、龍舞、美女、暗香……

但辛棄疾并不是要寫元夕的熱鬧,相反,他要寫的是熱鬧之中的冷寂——“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大家都在燈火通明、熱鬧歡快之中,卻有一個人在燈火稀少甚至暗淡之處,這個人就一定是與眾不同之人,他孤高,他堅執,他抗爭。這個人其實就是辛棄疾自己。整個朝廷都偏安江南之時,他始終堅守抗金、收復失地的理想。

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么辛棄疾選擇《青玉案》這個中調,因為他要用更大的篇幅寫元夕的熱鬧。只有將熱鬧寫足了,寫夠了,才能更好地反襯出“那人”的冷寂,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的孤高、堅執與抗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嫩江县| 长阳| 乐亭县| 兰州市| 淄博市| 绍兴县| 榆树市| 滁州市| 依安县| 大荔县| 贵南县| 孟州市| 临洮县| 浙江省| 莆田市| 布尔津县| 建平县| 拉孜县| 巴马| 西贡区| 呼图壁县| 临清市| 石城县| 社旗县| 阿克陶县| 平武县| 乳源| 海伦市| 克东县| 奉新县| 阿合奇县| 丹棱县| 璧山县| 新营市| 安图县| 五大连池市| 台北市| 宝兴县| 从化市|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