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巡鹽御史衙門
- 我有一個東林黨的父親
- 趙子龍的兄弟
- 2021字
- 2020-09-12 14:53:31
北門街。
長達7里長的一條商業街,樓堂館所密密麻麻。
是鹽商們休息娛樂的棲息地,北門街上歌舞飲宴,徹夜不休。
大的鹽商都盤踞在揚州,因為那里歌舞升平,無限風光。
但為了組織生產和管理的方便,大鹽商的派出人事和一些小的鹽商陸續來到鹽城縣。
鹽商來了,帶來的是市場經濟消費的全面繁榮,也充滿了計謀、機遇、冒險和腐敗,正是冒險家的樂園。
錢莊、當鋪都相當發達,大鹽商雖然人在揚州,但結算卻在鹽場。
北門街上的通安錢莊。
這是一個專門為販運兩淮鹽業而建設的大錢莊,巨大的吞吐量,再加上有水匪,已經不足以用現金來結算。
由于鹽商的雄厚財力以及鹽稅在國家收入中所占的地位,匯兌事業也迅速發展。
“淮南淮北生意好,白駒新添會票人”。
此時的通安錢莊內,燈火通明。
幾個身家富貴的鹽商們聚在一起商量著事。
“廟灣那幾個鹽場做的太過了,真金白銀的收鹽,咱們下面的灶民鹽戶反響很大,再這樣下去,怕是要出事。”
“李家那個愣頭小子,毛還沒長齊,就想著和咱們掰手腕?不知天高地厚。”
“如此明目張膽的搞私鹽,嘿嘿,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幾人議論紛紛。
一位六十左右的,頗為富態的老人,拍了拍桌子,說到:“今日,把大家伙聚起來,就是為了解決這事。”
老人說完,目光示意后面站著的青年人。
“各位叔伯,侄兒前日去了一次李家莊,交談無果,不過看他模樣,頗有些有恃無恐。”青年人就是上次拜訪李文正的沈飛。
“哼,有恃無恐?我倒要看看他拿什么和我們斗,不知所謂。”
“就是我看不如直接派人干掉他,咱們哪有時間陪他玩過家家啊。”
沈飛說到:“根據調查,李文正手里有一批能打的家丁,李家大房又是鹽城縣衛所千戶官,父親李源又將中進士,頗得江南東林的看重。各位叔父不可掉以輕心。”
“咱們認識的大官還少了?上至朝廷閣老,下到地方小吏,哪個沒收過咱們的銀子。”
“不如這樣,明面上讓巡鹽御史衙門出面,咱們暗中解決了他,死無對證,又能如何?”
最后,沈杰拍板決定了計劃。
李文正不知道有人在計劃著殺他。
此時他正帶著柳清菡在工廠里轉悠。
“哇,好大的一面鏡子,好清晰,我從來沒見過,李文正,我要一個。”
“哇,好白好甜的糖啊,真好看。”
“哇,我最喜歡的茉莉花香水,香皂。”
一路上,柳清菡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處處都是驚喜。
最后,李文正帶她見見制衣廠的管事,王小花。
“清菡,還記得上次我和你說的那莊生意不?”李文正問道。
柳清菡聞言,俏臉有些發熱,把頭轉向一邊,不做回答。
李文正也不覺得尷尬,就把“護舒寶”的構想,和做法向王小花解釋了一遍。
王小花有了上次李文正教他做內衣的經驗,倒是適應。
柳清菡可是禁受不住這些,臉色羞的通紅,模樣嬌艷欲滴,頗為誘人。
柳清菡真想打開李文正的腦袋看看,里面裝的是什么。
可以弄出玻璃水泥,香水香皂,現在連女兒家的私密事都知曉。
要知道男人都是認為女兒家來月事,是不潔的,污穢的。
李文正竟然會為了她,想到這個東西。
真是一個奇怪的男人。
“王管事,這個生意就交給清菡做了,你幫幫她,我讓她給你一層股。”
李文正又對柳清菡說道:“清菡,你和王小花好好討論,爭取早日成功做出來,我出去了,好啦,別害羞了,我走了!”
柳清菡看著李文正離開,才舒了一口氣,對著王小花說道:“小花姐姐,你認識文正多久了?”
文正?
王小花道:“柳小姐,正少爺身邊的王安就是我弟弟,少爺對我們全家恩同再造。”
柳清菡又道:“小花姐姐,那你覺得李文正是個什么樣的人啊?”
“少爺自是個好人,好多人都受過少爺的恩惠,李家莊上的工廠都是少爺想到的,不過,我弟弟說,這些不算什么,少爺練兵打仗才是最厲害的。”
“練兵打仗?就是那個正字營嗎?看起來就好厲害。”柳清菡又想到上次正字營叫她“少夫人”的事,有些小開心。
“聽人說,少爺回家是考秀才的,不知怎地就跑到了李家莊,短短一年,就有了如今的李家莊。”
兩個女人聊著天,李文正也在準備。
他要先發制人,直接拿下白駒場。
可惜,他還沒出動,錢大使派人傳來消息。
巡鹽御史衙門的人來了。
氣勢洶洶的要在廟灣稽查私鹽。
沒幾天就到收鹽的日子了,可不能耽誤事了。
這幫人是不是來打秋風,想要弄些銀子?
李文正想著,準備了兩萬兩銀子,請錢大使幫忙談談。
不曾想,這幫人一口咬定,不要銀子,就是要查私鹽。
李文正一下子明白過來:看來那些大鹽商動手了!
主動給銀子不收,那就是找死了!
巡鹽御史設立之初,主要是為了監管鹽務、整肅鹽法。
隆慶年后,逐漸演變為都轉運鹽使司的上級管理衙門,開始參與鹽務的管理。
后來,河道管理也歸巡鹽御史兼理。對轄區內的漕運河道疏浚修筑,保證運輸暢通安全。
同時還要提督所屬軍衛有司,禁治豪強、革除奸弊、查抄私鹽、督收稅鈔、點視驛站、緝捕盜賊、盤檢馬船等等。
總之就是位高權重,直達天聽。
這次來廟灣帶頭的是巡鹽御史的趙書吏。
別小看書吏,要是花錢跑官,至少值萬兩白銀,為官一任,至少能撈個幾萬兩回去。
李文正打聽清楚了趙書吏的詳細情況,帶上正字營直奔廟灣鹽場而去。
趙書吏帶著三百來個巡丁,一路耀武揚威,在廟灣鹽場周邊稽查私鹽。
正好一頭撞上了李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