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時候,李思源按照原定計劃來到孤兒院幫忙。
這一次,董院長又偷偷摸摸地找上了自己。
“小李啊,我已經跟家輝談過了,但是他根本聽不進去我說的話?!?
“不會吧,那他跟你說他為什么不想去上大學嗎?”
“這個他也沒說啊?!?
既然知道他沒說你怎么就不多問這么一句呢?當然,李思源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吐槽這么一句,明面上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表情,“我覺得還是要把他不想上大學的原因問清楚,這樣才能對癥下藥。”
“那好,今天晚上我就去好好問問?!?
李思源敏銳地注意到了董院長剛剛說的時間是“晚上”,再聯想到之前晚上回去的時候看到董家輝他們穿著一身工地裝,不難猜測他們今天也去工地上班了。
“董家輝他們每個周末都去工地上班嗎?”
“是啊,其實孤兒院完全有能力把他們養到十八歲的,但是他們都很懂事,每個周末都會去工地打工賺錢,給孩子們買些東西?!?
“還真是懂事啊。我在大學畢業之前都沒有去打過工,跟他們一比還真的有點不好意思。有這么好的孩子你就偷著樂吧?!?
“與其讓他們打工,我倒是希望他們成績好一點,在工地上打工能有什么前途啊。但是沒辦法,三個人當中就只有家輝的成績比較好,另外兩個人的成績完全不夠看。”
“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些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其實在工地上打工都是這些孤兒比較好的出路了,大部分孤兒都沒有健全的勞動能力,很難自食其力,甚至連日常生活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雖然談話的時間很短,但是李思源還是發現了一個疑點:通過董院長的描述和自己的親身經歷,董家輝應該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但是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在上大學這件事上如此固執呢?這確實有點讓人想不通。
不過想要進一步確定情況,還需要等到董院長給自己新的回復。
而與自己一同前來的林思怡,已經跟很多思維健全的孩子交上了朋友,但遺憾的是,這里的絕大部分孩子都存有一定的智力缺陷,日常生活和人際溝通都存在很大的問題。想要與這些孩子建立穩定的關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說,林思怡正在試著融入這個新環境。
就在李思源在孤兒院里面忙前忙后的時候,趙璇瑤正生無可戀地盯著自己的手機。都快要到中午了,那個呆子竟然連一條消息給沒給她發過。
雖然二人之間只是準男女朋友關系,但是確定關系之后的第二天也不該是這個樣子?。?
事實上周末這兩天李思源都沒有再聯系過趙璇瑤,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一直在忙孤兒院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因為他還沒有走出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怎么說呢,就是那種單身久了,突然脫單還有點不習慣。
而十分可悲的是這也是趙璇瑤第一次談戀愛,事實上她對戀愛還抱有少女般的幻想。這種兩天時間毫無聯系的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她現在恨不得一個過肩摔把李思源摔到地上,再好好問問他這兩天到底干什么去了。
周一早上,魏帥又來找李思源談心。事實上魏帥已經可以結束治療了,他現在已經能夠妥善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了。
但是魏帥已經把李思源當成了自己的朋友,而且他也很想知道自己對李思源的勸說有沒有什么效果。
“李老師,怎么樣,你和自己以前的朋友聯系上了嗎?”
李思源聽到這老臉一紅,總不能告訴他自己朋友沒聯系上,女朋友倒找回來一個吧。
“不該問的別問,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打聽別人隱私啊。”
“這哪算什么隱私啊,不就問問情況怎么樣嗎?”
“還行吧,這種事情急不了,只能慢慢來。”
李思源說的話模棱兩可,事實上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有,不過已經足夠堵住魏帥的嘴了。
“不過現在可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別忘了你是來接受心理輔導的。這個星期過完就放暑假了,我打算在暑假前結束你的心理輔導任務?!?
“暑假?不是早放了嗎?”
“我指的是那些準高三和復讀班的暑假,他們的暑假時間只有一個月?!?
“這真的是太悲催了。不過教室里不是有空調嗎,為什么還要放暑假?”魏帥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臉都要笑爛了。
“總需要讓他們放松一下啊,逼得太緊反而容易把弦繃斷。而且你也別笑,過不了幾年你也一樣,到時候說不定就真的不放暑假了哦,畢竟有空調嘛。”
“老師,這件事情真的是太恐怖了,你還是別講了?!?
“好了,不開玩笑了,該說正事了。我計劃這周就結束你的輔導任務,這幾天我會對這次心理輔導的情況進行一個評估,如果合格的話這周結束你就能脫離苦海了?!?
“這樣子的嗎?”魏帥的語氣有些頹廢,他跟李思源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就這樣結束輔導還真有點舍不得。
李思源也察覺到了魏帥的失落,開口說道:“這沒什么值得不開心的,別忘了,暑假過完之后你就要來這里上課了,到時候也能來找我啊?!?
雖然李思源也很清楚,除了專業關系之外,最好不要跟輔導對象產生其他關系。但是人又不是機器,情感這種東西是很難控制的。只要是與人相處,情感交流就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做到書上面說的那種價值中立、情感中立談何容易。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了,讓我們進入正題?,F在你和你的朋友相處的怎么樣了?”
“其實相處的不怎么樣。明明是出于好心去勸他們,但是他們好像都不領情?!?
“你是怎么勸他們的?”
“還能怎么勸,當然就直接說嘍。”
“你每次都那么勸他們嗎?”
魏帥點了點頭。
李思源嘆了口氣,這個孩子的情商怎么這么低啊。第一次勸他們的時候,如果他們表現得很抵觸的話,就該思考換一種方式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李思源仔細一想,在他的印象中,魏帥也不是一個低情商的人啊。
畢竟昨天會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不管是最開始的鼓勵自己去彌補遺憾還是最后出門前主動提出保守秘密,不管怎么看都不是一個低情商的人啊。
所以,李思源在這個問題上多留了一個心眼,接著問道:“那你跟我說說你是怎么勸他們的,說不定我還能給你出出招?!?
“還能怎么勸,就直說唄。告訴他們平時少玩點游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學習。”
“你每次都這么勸的?”
“是啊?!?
李思源對此感到有些失望,再怎么說也是在自己這里接受輔導了那么長時間,怎么連這些常識都沒有呢。這樣說就有效果的話還要你來?這種話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
不過李思源還是強忍住了吐槽的沖動,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接著說道:“那他們有什么反應嗎?”
“一開始也就說自己不是學習那塊料,然后我就說學習不行的話也該早點找一些其他的出路,別整天沉迷游戲。又勸了幾次之后,他們就有些不耐煩了,說話的語氣也有點沖,叫我沒事別多管閑事。在這之后聯系就漸漸斷了,不過還好,我已經把我該做的都做了?!?
李思源懵逼了,他沒想到在自己的心理輔導下竟然弄出來了這樣一個奇葩。雖然自己多次嘲笑他們之間那可笑的“友誼”,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只是披了一層“友誼”的皮,但是自己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關系竟然會以這種情況收尾。
“你能跟我說說你和你的那些朋友之間的故事嗎?”
“我和他們是初二下學期的時候認識的,那個時候我跟我之前的朋友當同桌。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游戲,而他們討論的游戲我也在玩,所以很快就融入到他們的圈子里面了?!?
之前的朋友?李思源迅速抓住了這個敏感詞,但是還是不露聲色,接著說道:“你初二下學期轉班了嗎?”
“沒有,我一直都在那個班上。”
“那你怎么說你到了初二下學期才認識他們?”
“之前只能說是普通同學,彼此之間其實沒有什么聯系,到了初二下學期的時候才漸漸熟悉起來?!?
“這樣子的嗎?那在這之前你沒有交到什么朋友嗎?”
“剛上初中的時候,我成績下滑的很厲害。爸媽都逼得很緊,每天都緊張兮兮的,根本沒有心思去想這些事情?!?
“那你之后怎么想到去交朋友了?”
“每天都那么緊張誰受得了啊。到了初二下學期的時候我就基本已經放棄了,努力了那么長的時間成績都沒有什么起色,換成誰估計都受不了。”
李思源收集到的信息已經夠多了,接下來就是找個地方好好分析一下這些信息。
于是李思源又跟他聊了一段時間,隨后便把他打發走,從桌子里面拿出了自己的記事本,開始做起了記錄。
其中最大的疑點就是魏帥對其朋友的態度的轉變。
在最開始的時候,魏帥能夠為了自己心中的友誼跟李思源展開辯論。雖然李思源已經幫助其認識到了自己“友誼”的本質,但是魏帥態度的轉變大大超出了李思源的預料,甚至說出了“之前的朋友”這種話。
表面上這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實際上,在這個詞的背后是對那些人的徹底否定,盡管之前把他們當成朋友。
如果這樣子的話就不難理解魏帥那低情商的勸說方式了,因為那時候他都已經不把那些人當朋友了,這些勸說也只是走走過場而已。
這種冷漠的態度讓李思源不寒而栗。今天他可以用這種冷漠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朋友,那么明天,他就能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任何人。
一想到這李思源不禁打了一個冷戰,自己到底輔導出了一個什么“怪物”。
為了能夠盡快了解魏帥的具體情況,李思源給理事長夫人打了一通電話,向她詢問一些信息。
因為知道明確的時間節點,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當然,李思源也再三叮囑理事長夫人不要把這件事情跟任何人說。
魏帥上小學的時候成績很不錯,幾乎每學期都能拿到獎狀,每次拿了獎狀之后都會給魏帥一些獎勵??墒巧狭顺踔兄蟪煽兙筒皇呛芾硐肓耍菚r候理事長給他報了很多補習班,希望能把成績提上去,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最最重要的是,在初二下學期開學之前,魏帥曾和他老爸鬧過一段時間的冷戰,原因就是魏帥實在是受不了每個假期都去上補習班。
這樣子的話,基本的時間線就能對上了。但是想要得出結論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毫無疑問,對于任何一個學生來說,最為主要的兩個社交場所就是家庭和學校,而這兩個社交場所不約而同地都強調成績??梢哉f,想要混得開,成績好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從校長給自己的資料上來看,魏帥的初中成績屬于中等偏上或者上等偏下那一個梯隊,實際上他的成績比很多學生的成績都要好。至于小學的成績,根本就沒有什么參考價值。
那么事情就已經很明了了。父母在學習上逼得太緊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使其開始跟家長老師對著干,沉迷游戲、放棄學習。再加上之前的小群體為其負面行為提供精神支持,最終塑造出魏帥之前的情況。
但是這樣子的話還是解釋不通魏帥那斷崖式的態度轉變,一定還有什么地方自己沒有注意到。
李思泉將那些資料拿了起來,反復觀看,終于發現了問題的突破口:評獎評優記錄。
翻看魏帥小學時期的檔案,可以說每個學期都有評獎評優的記錄。三好學生也好,優秀少先隊員也罷,反正至少每個學期都能得到一張獎狀。
但是到了初中之后,評獎評優就沒有魏帥的份了。這一切確實可以歸結于魏帥成績的變化,但也要充分認識到這不僅僅是評獎評優那么簡單。評獎評優只是表象,在這背后其實是學校方面對魏帥的評價。
可以說,小學和初中對于魏帥的評價是有著巨大差別的,而這種評價的轉變也讓魏帥的家長改變了對魏帥的看法。而之前也提到過,家庭和學??梢哉f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主要的社交場合,外界對魏帥的評價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魏帥的自我評價。
根據羅森塔爾效應,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這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心理暗示,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不自覺地影響到了老師的行為。當然,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有類似的效果,如果覺得自己不行,那么就真的可能一事無成。
魏帥的情況這是如此,父母、老師、自己對其自身的不看好,使其喪失了前進的動力。盡管每天還是在很努力的學習,但是這種努力也只是做做樣子,自欺欺人罷了。實際上他對自己已的成績已經徹底沒有信心了,心思都花在擔心自己成績上了,擔心自己成績的時間比認真學習的時間還長。
但是這些也只是表象,真正的關鍵是魏帥采取這些措施的動機,一個貫穿全局的動機.
小學的時候,為了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而認真學習,獲得獎狀。
初一的時候,成績雖然不理想,但是為了不辜負家長的期望,盡管壓力很大,但是也還是參加了很多補習班。
初二下學期的時候,長時間的壓力爆發,再加上已經到了叛逆期,開始與家長對著干,加入班級中的游戲群體。
雖然這些看起來都有理有據,但是這背后一定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因素在統領全局。
李思源想著想著,不自覺地想到了自己和魏帥的相處過程。
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魏帥當時正在玩手機。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魏帥雖然來得很早,但是并沒有玩手機。家訪之后的第一次見面,魏帥也在玩手機,可是在這之后,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魏帥在自己辦公室玩手機了。
至少從玩手機這件事上,魏帥真的有些反復無常。
李思源仔細翻閱了自己之前做的談話記錄,第一次談話并沒有跟魏帥說什么,只是給他推薦了一些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游戲??墒沁@跟第二次見面的時候不玩手機有什么關系嗎?
家訪的時候也只是幫助魏帥和理事長緩和了一下關系,并和理事長確定了之后的輔導方案,但是因為魏帥的情況出現了反彈,這個輔導方案也就擱淺了。在之后的會談中,李思源開始幫助魏帥審視自己的“友情”,隨后就沒見過魏帥玩過手機了。
李思源覺得自己離真相已經很近了,只要揭開這最后的迷霧,魏帥的事情就會出現轉機。
但是不管李思源怎么想,就是想不到最后那一點。沒辦法,李思源也只能先將這件事情放到一邊,等自己冷靜下來之后再處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