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是嚴父慈母,到了寧家就變成了嚴母慈父,導致了寧家的幾個女兒也因為嫡母柳氏的影響也變得對孩子的教導方面特別嚴苛,這一點尤其是體現在了寧家大姐寧沐身上。
張平是個在孩子方面對孩子特別縱容的人,這也就導致了三個孩子一點就不怕他這個當爹的,反倒是特別怕寧沐這個當娘的。
因為他們的爹從來不打他們,到了他們的娘這里,說打就動手的那種,毫不留情的自然而然的就害怕了。張廷孔雖然平時鬧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的,但是自家老娘寧沐一發話呀,那簡直是讓他站著生絕不敢坐著死的那種。
寧溪:“我大姐家的那兩個孩子,一個成天上躥下跳鬧得雞犬不寧的一個從小就因為早產的原因又加上要跟著我大姐夫外放的原因沒有調養好,從小體弱多病的。所以他們兩個就算了,至于其他的嘛,年紀不合適。至于剩下的人我也不認識,那些人就交給你這個當皇帝的了。畢竟你可正兒八經的是太子殿下的爹,不管從哪方面講,你都是要給你兒子選伴讀的。”
說完寧溪又吃了一些小點心以后便直接回壽康宮去了。
蘇柏:“……”一點面子都不給我留的嗎?我不要面子的嗎?
太子殿下選伴讀的事情傳便全朝,凡是家里有和太子殿下年紀相仿的兒子、孫子、侄子、外甥、外孫之類的全部都送來參加選拔,都快趕上皇帝選妃子了,后來瑜妃柳楓又找上了蘇柏說是太子殿下都選伴讀了,才比太子小一歲半的二皇子也該選了,反正早晚也要麻煩的,不如一次性選了得了,省的以后勞民傷財的。
這無疑讓那些大臣們更高興,畢竟自己小的后輩有了更多的選擇的機會。
回了壽康宮了以后,寧溪正準備睡一個回籠覺,最后連中午飯都沒有吃。
到了半下午的時候醒了以后,孟夏來說:“娘娘,太子殿下來了。”
寧溪:“來了多久了?”
孟夏:“大概小半個時辰了!現下正在書房里面看書。”
寧溪去了書房以后蘇承澈站了起來,現在他太子的位置寧溪一個二品妃還不至于讓他彎腰行禮,甚至于連站起來都沒必要,但是出于禮節和寧溪對他有養育之恩,所以他便站了起來迎接并且主動打招呼:“寧娘娘好。”
寧溪:“太子殿下今天不用讀書嗎?”
蘇承澈:“要的,主要集中在上午,今天下午的是自習課,并且夫子讓兒臣思考何為孝。”
寧溪:“那太子殿下認為何為孝呢?”
蘇承澈:“孝順即順從,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孝主要是尊敬長輩,對他們在心靈上,物質上都盡量滿足。順主要是順從長輩,他們希望你做的一些事情要盡可能順從,但是兒臣總感覺哪里不對。”
寧溪:“自古以來,孝順是傳統的美德,繼承了一代又一代偉大而高尚的情操。對于孝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定義和概念。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環境,卻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只是反哺之心奉敬父母的多與少,滿意與欠缺的差距,都是心存感恩,孝順的意義卻是相同的。每個人心中都埋有一顆孝順的種子,在父母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發芽,在長大后懂得理解、心疼父母時蔓延,自然懂得了尊敬孝順。怎樣才算孝順?答案在每個人心中都有相同或不同的。太子殿下不必如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