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農業Ⅲ

播種、中耕農具

耕耱之后進行播種的方法有撒播、點播與條播三種。四川德陽出土畫像磚上的農夫手執圓形器在撒播籽粒(圖3-1)。四川新都出土的畫像磚上,播種者一手執“點種棒”在農田中插洞,另一手在點播谷種(圖3-2)。至于條播,起初大約是用小犁鏵破土開溝,再隨溝撒籽。西漢時把這兩道工序統一了起來,發明了耬。山西平陸棗園村新莽時期的墓葬壁畫中,有用駕一牛的三腳耬進行播種的圖像(圖3-3)。《齊民要術·耕田篇》引崔寔《政論》說:“武帝以趙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腳耬矣。”可見其發明的時間當不遲于武帝時。中國國家博物館根據平陸壁畫并參考了王禎《農書》附圖及南陽地區舊式耬車,作出了漢耬的復原模型(圖3-5)。耬亦名。《說文·木部》:“,穜樓也。”段注:“穜者,今之種字。樓者,今之耬字。”用它播種時,將種籽盛在漏斗形的種樓中,下接空心耬腳,扶耬者“且行且搖,種乃自下”(王禎《農書》)。它能同時完成開溝、播種,而且行距一致,下種均勻,使條播的速度和質量都得到提高。已知的耬播圖像雖然只有上述一例,但東漢的鐵制耬鏵在遼陽三道濠、北京清河、陜西富平及渭南、河南澠池等地均曾發現(圖3-4)。河南南陽還發現了西漢耬鏵范。居延地區瓦因托尼西漢屯墾遺址中出土了一件硬木制的耬腿,其尖端原應裝鐵耬鏵,但已遺失(圖3-6)。這些發現說明耬播法在漢代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

播下的種籽出苗后,雜草亦生;耘田即中耕除草成為急務。用于耘田的農具主要是鋤。《氾勝之書》中一再提到“早鋤”,“復鋤”,“有草鋤之,不厭數多”。鋤又作。《說文·金部》:“,立薅斫也。”《鹽鐵論·申韓篇》:“犀銚利,五谷之利而閑草之害也。”它是一種站著鋤草的農具,故應裝有長柄。《釋名·釋用器》:“鋤,助也,去穢助苗長也。齊人謂其柄曰橿,橿然正直也。”可知它的柄是直的,與曲柄之耒有別。山東滕縣黃家嶺畫像石中,有三個執長柄鋤耘草的農夫。山東泰安出土的畫像石中,將執鋤立薅的形像表現得更為清楚(圖3-14)。其所用之鋤,柄長而直,鋤頭呈板狀,兩肩削殺。這類鋤頭為全鐵制,實物在洛陽燒溝、陜西永壽等地均曾出土(圖3-7)。燒溝所出者,刃寬9厘米,通長15厘米;永壽所出者,刃寬8.9厘米,通長13.5厘米;形體均較小,與泰安畫像石中的鋤的比例相近。西漢時的鋤頭還有作斜肩梯形的,則系沿襲戰國舊制(圖3-8)。除了這幾類全鐵制的鋤頭外,還有在木鋤葉上裝鐵口的。可是鋤的鐵口和臿的鐵鐅不易區別。有一種弧底外侈的凹字形鐵口(圖3-9),曾在成都青杠坡東漢墓所出執鋤俑殘片上見過它裝在木葉、木柄上的原形(圖3-10),可以確知這種鐵口本是鋤的部件。另一類弧底、兩端不外侈的凹字形鐵口,如湖北大冶銅綠山老窿中所出之例,還裝在原來的木葉上;自葉上穿銎的位置看,它的柄也是橫裝的(圖11-8)。這應是一把權作斂礦石之用的鋤。

立薅用鋤,嫗薅則用耨。《釋名·釋用器》:“耨,似鋤,嫗薅禾也。”則耨是傴身除草所用之器。《呂氏春秋·任地篇》說:“耨柄尺,此其度也。”耨柄僅長1尺,當然不能用于立薅。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有執耨傴身除草者,其所用之耨,有平口的和帶齒的兩種(圖3-13)。至于河南洛陽、陜西臨潼等地所出鐵曲柄鋤,鋤頭近半圓形,曲柄后端有銎(圖3-12)。其銎中裝短柄者,仍應名耨。裝長柄者,如四川樂山杮子灣、重慶涪陵北巖寺等東漢崖墓中所見之例,則應名為鋤

中耕農具中比耨再小些的是镈。《釋名·釋用器》:“镈亦鋤田器,……迫地去草也。”根據錢幣學家的研究成果,早期空首布的形制仿自農具之镈。所以河北滿城、河南洛陽燒溝及鞏縣鐵生溝等地所出器形與空首布相近的鐵器應為镈(圖3-11)。但镈與錢屬于同類,錢、刬音同,刬亦作鏟,故此器又可名為鏟。《齊民要術·耕田篇》引劉宋·何承天《纂文》謂:“養苗之道,鋤不如耨,耨不如鏟。”他大概認為耘草的農具愈小,農活愈細致;可見鏟和镈都是小型農具。但長沙瀏城橋1號墓所出銅镈形器,尚存木柄,它的刃是縱裝的。發掘報告說它“其實應是用于斫削的小斧”。這是由于裝柄的方式不同,刃部或縱或橫,用途亦隨之而有別。清·王筠在《說文句讀》中已指出:“斤之刃橫,斧之刃縱。”他又說,斤的使用方法與鋤、?相似;則镈的刃亦應橫裝。但帶柄的完整實例尚未發現。

水稻的中耕方式與旱田作物有所不同。東漢時已知插秧。崔寔《四民月令》說:“五月,可別稻及藍,盡夏至后二十日止。”別稻就是插秧。秧苗插到田里,可在較短的時間分蘗封垅,覆蓋田面,從而抑制雜草的生長。雖然如此,但當“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時,仍須薅秧。四川新都出土的畫像磚上,二農夫均拄杖支撐身體,雙腳交替著將雜草踩進泥內(圖3-15)。此法在漢代名癹。《說文·癶部》:“癹,以足蹋夷草。從癶,從殳。”段注:“從癶,謂以足蹋夷也。從殳,殺之省也。”現代則名之為“薅足秧”,四川農村中還有使用的。

圖版3

撒播

3-1

點播

3-2

耬播

3-3

耬鏵

3-4

三足耬復原模型

3-5

耬腿

3-6

削肩鋤

3-7

梯形鋤

3-8

鐵鋤口

3-9

執鋤俑殘片

3-10

3-11

3-12

3-13

鋤草

3-14

癹草

3-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元氏县| 天津市| 温宿县| 蕉岭县| 塔河县| 开阳县| 平安县| 财经| 新化县| 石楼县| 合作市| 乐东| 松原市| 兴化市| 寿阳县| 西丰县| 子长县| 渝中区| 镇平县| 濉溪县| 淮安市| 海兴县| 韩城市| 合作市| 安溪县| 古蔺县| 老河口市| 永仁县| 商河县| 丰宁| 黔江区| 虹口区| 滨州市| 象山县| 托克逊县| 永安市| 游戏| 孝义市| 潞西市|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