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物質文化

古代巴蜀與南亞通過物產流通達成互補性融合。巴蜀絲綢、蜀布、邛竹杖、茶、鹽、布匹、青銅器、鐵器、玉璋、銅戈、銅鼓等通過南方絲綢之路源源不斷輸出至南亞。從《華陽國志》所記先秦廣都(雙流)鹽井到至今尚存的地名如鹽道、鹽源、鹽津、鹽邊、鹽興、鹽豐,巴蜀鹽業一路南流至緬印。絲綢的域外傳播最為典型。絲綢為巴蜀(蜀字本為蠶)極古的發明,印度古籍所載支那(Cina)的語源即源自絲綢原產地“成都”,早期文獻《蜀都賦》《華陽國志》的記載以及川西尚存的民風民俗、三星堆蠶體器物、成都百花潭戰國墓桑株畫面等,皆可證明蜀地蠶桑養殖歷史甚為古遠。生產于成都平原的絲綢沿南絲路銷售至印度,此即為印度古籍《政事論》“成都成捆的絲”的表述。而南亞海貝、象牙、黃金面罩、權杖、棕櫚樹、封牛、氈、繒布、香料、琥珀、茉莉、海椒、茄子、苦瓜、甘蔗、豇豆、珍珠、瑟瑟、象形雕塑等特產以及青銅塑像風格也通過南方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傳入巴蜀地區。三星堆青銅立人高瘦的特性,可能即為印巴人種的藝術再現。三星堆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等考古遺跡出土大量商周時代海貝和象牙,經研究,這些海貝和象牙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用于互易貨幣、裝飾和祭祀,同時,與海貝和象牙相關的手工技藝也被吸收進巴蜀文化,使得巴蜀文化在那一時代大放異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定南县| 昌吉市| 图片| 民和| 绥宁县| 时尚| 澄江县| 长武县| 吉首市| 桂东县| 弋阳县| 怀仁县| 湖州市| 济南市| 玉田县| 襄垣县| 临泉县| 沅江市| 东辽县| 崇阳县| 承德县| 吉林省| 烟台市| 白城市| 福鼎市| 望江县| 区。| 四会市| 肥乡县| 汉川市| 潜江市| 农安县| 隆化县| 竹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盐源县| 漳州市| 合川市| 淅川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