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研究作者名: 李平本章字數: 653字更新時間: 2021-03-12 16:37:07
緒論:范注——《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范文瀾先生的《文心雕龍注》,以其字句校讎之謹嚴,典故引證之詳細,詞語釋義之精當,材料迻錄之翔贍以及立論評說之深刻,贏得了學界的一致好評,被認為是“《文心雕龍》注釋史上的劃時代作品”(1)。范注集前人校注之大成,奠后人注書之基石,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把《文心雕龍》的研究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堪稱《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范注以前,《文心雕龍》校注最善,流行最廣的是清代黃叔琳的《文心雕龍輯注》(以下簡稱《輯注》或“黃注”)。《輯注》由黃氏比對眾本,親施校勘;出典方面,又據明代梅慶生的《文心雕龍音注》(以下簡稱《音注》)和王惟儉的《文心雕龍訓故》(以下簡稱《訓故》),“重加考訂,增注什之五六”(2),是集前人校注之精華的一個善本。盡管如此,黃本仍然紕繆時見,疏漏甚多,給后人研究《文心雕龍》造成許多不便,學界迫切希望更好的校注本早日問世。在這種情況下,范文瀾先生力求“補苴昔賢遺漏”,重注《文心雕龍》。他一方面以黃本為底本,充分吸收前人的校注成果,并參以近人在《文心雕龍》校注、釋義等方面的最新收獲,真正做到了擷眾家之精華,集諸本之大成;另一方面又憑其深厚的學殖、嚴格的考證和務實的精神,在浩如煙海的文史典籍里,剔抉爬梳、引經據典,厘正前人之繆失,補訂黃本之疏漏,其取材之廣、考訂之精實屬前無古人。正因為這樣,范注一問世,便取黃注而代之,成為《文心雕龍》一個比較好的校注本。正如牟世金所說:“自范注問世以后,無論中日學者,都以之為《文心雕龍》研究的基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