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打賭
- 大唐:原來我是天道之主
- 千淼
- 2070字
- 2021-05-24 15:27:14
第六十三章 打賭
殷天正此時心中很是氣憤,因為長孫銘出身長孫家的緣故,平日里他對長孫銘算是很不錯了,今天好不容易讓他幫忙辦一件事情,沒想到還辦砸了。
柳文青帶著嘲弄的口氣道:“早就告訴你長孫銘靠不住,你還不相信,他出身長孫家,自帶一身傲氣,豈能甘愿為你所驅使。”
“但我之前還專門了解過,蘇墨和長孫家并沒有交情,也正是因此,我才選擇了長孫銘前去,但為何他竟也偏向了驪山書院?”
殷天正百思不得其解,原本他還期盼以長孫銘的性子,定然會在驪山書院大鬧一場,長孫銘背靠長孫家,估計蘇墨也不能拿他怎么樣。
但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收場。
另一邊,那個前來報信的學生此時小聲道:“院長,長孫銘還讓我帶給您一句話和一封信。”
“什么話?”殷天正臉色陰沉。
“說是讓院長不要再使那些見不得光的小伎倆了,不僅影響不了驪山書院,反而丟了咱們昌平學院的臉。”
“豎子……怎敢?”殷天正氣得渾身發抖。
柳文青眉頭緊鎖道:“信呢?”
學生急忙拿出了一封信,交到了柳文青手上后逃也似的離開了屋子。
柳文青打開信封,抽出了其中的信紙,看到內容后臉色劇變,最后嘆了一口氣。
“信上寫著什么?”殷天正注意到了柳文青面色的變化。
“驪山書院的院訓。”
“噢,是什么?”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好大的口氣啊!”
兩人不約而同沉默了,他們都能感覺到信上那四句話所代表的份量和格局,而反觀他們自己所做,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
傍晚,驪山書院。
忙了一天的招生工作也告一段落,終于到了休息的時候。
蘇墨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今天總共來了三批學生,其中大部分都通過了測試,最讓他意外的是,崔家為了支持驪山書院,竟然專門派了一隊馬車,將崔家差不多年齡的后輩都送來驪山學院報名。
“周平,今天共招了多少人?”蘇墨詢問道。
“三批學生總共來了一百三十二人,有二十四位沒有通過測試,其中多半是中途不知因為什么原因離開了,通過測試正式入學的有一百零八人。”
周平此刻話都有些說不利索了,重復了一天測試問題,到最后說話時都帶著顫音。
“今天辛苦了。”
“我也是書院的一份子,出點力氣算得了什么。”周平擺了擺手道。
蘇墨回頭看向門邊,整整一日,王績就像是門神一般站著,不茍言笑。
“站累了吧,過來坐坐。”
“嗯!”
“過來坐啊,走幾步都不愿意。”
“扶一下我,腿麻了。”
蘇墨啞然失笑,急忙過去將王績扶到了椅子上,得虧王績體質不錯,不然這一日根本撐不下來。
“三日后正式開始上課,你看怎么樣?”蘇墨道。
“這未免有些太著急了吧,我看來此學習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為了科舉而來,只有一小部分選擇了其他的科目,現在離科舉考試還剩下十日不到,教學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等他們先考完了再說。”王績思考片刻道。
“臨陣磨刀,終歸也能快上幾分。”
王績聽罷,搖了搖頭,顯然不認同這個觀點。
“如今科舉常科主要為‘明經’和‘進士’兩大科,明經科主要考的就是儒家經學,進士科考時務策五道,這兩科都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至少得經過數年的錘煉。”
“尤其是進士科,以文章策略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難不成你能在短短幾天內讓一個學生作出優美文章或是透徹論述,這顯然是天方夜譚。”王績道。
他是親身經歷過科舉考試的,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深深知曉寫出好的文章需要花費無數心血,短時間練就根本不可能。
“雖然短時間不能讓他們改變根本,但至少能改變他們看待某一事物的眼光,或許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蘇墨微微一笑。
他對科舉考試的了解并不僅僅局限于其中內容,而是對吏部的出題思路有著很深的認知,往往每一年的科舉考試,大多都與時代大環境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這個時代通訊簡陋,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少,所以基本上沒有人能猜出考官將要出什么方面的題目。
但對于蘇墨則不然,他對于大唐歷史了如指掌。
他記得,貞觀八年繁雜的試題之中,主要突出了兩個主題,一個是“御敵”之策,雖沒有明說敵是什么,但肯定是大唐四方之敵,第二個主題是圍繞“治國之法”展開。
王績頗有些無奈道:“改變眼光有什么用,難不成你還能猜中考官出什么題?”
“若我還真能猜中呢。”蘇墨狡黠一笑。
“若你真能猜中,我王績話放在這里,三個月不飲酒,而且以后你說什么我干什么。”王績挑眉道,他根本不相信蘇墨能押中科舉題目。
“當真?”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但你若猜不中,你的美酒要給我一壇。”
“那就這樣說定了。”蘇墨道。
王績聽到蘇墨確定的回答,不禁舔了舔嘴巴,下個月就有足足一壇美酒可以暢飲了,這日子真是太舒坦了!
忽然,一陣香味從書院內傳了出來,幾人的肚子都開始“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片刻后,孫子沐來到了大門前。
“蘇院長,我爺爺讓我來喊你們,食堂的飯菜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們開飯了。”
“好,我們這就過去。”蘇墨嗅了嗅空氣中味道,真香啊!
果然,讓曾經的御廚掌管食堂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過這也算是幫驪山宮中的仆人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再也不用為平日里的生活擔憂了,蘇墨將他們全部都安排在了書院的編制內,有了工作自然也就有了薪俸。
“靈兒呢?”蘇墨一轉頭才發現慕靈兒不見了蹤影。
孫子沐摸了摸頭道:“我剛剛看見靈兒姐姐在廚房,正纏著讓爺爺蒸一籠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