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生殖道疾病與生育調節技術
- 雙衛兵 章慧平 葉章群主編
- 944字
- 2021-04-16 17:08:02
前 言
男性生殖道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線”或“生命管道”,包括睪丸網、睪丸輸出小管、附睪管、輸精管、精囊、射精管、部分尿道,不僅與男性不育和計劃生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是男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維護靶點。以往由于診斷技術的桎梏,很多輸精管內病變只能通過精液和影像學檢查初步診斷,無法使用內鏡檢查或活組織病理學檢查加以確診。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尤其是腔鏡技術和實驗室診斷技術的快速進展,人們對男性生殖道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過去比較少見的生殖道疾病,如射精管囊腫、精囊炎、精囊結石、精囊腫瘤等也在臨床工作中呈現日益增多的勢頭。近年來,男性不育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生殖管道阻塞導致梗阻發生的無精子癥占到了50%,大量梗阻性無精癥及其他男性生殖道疾病需要進行治療,也為輔助生殖技術提供了不斷發展的動力。
人口問題是我國面對的更重要問題。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需要我們長期重視。自20世紀60年代初期,輸精管結扎后繼發的梗阻性無精癥成為人類控制自身繁殖的一種手段在美國開展,之后迅速傳往世界各地。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男性計劃生育技術還是主要在圍繞輸精管進行各種術式的輸精管絕育術。理想的男性節育技術應具備安全、有效、可控等特點。一些男性生殖道疾病可能為計劃生育工作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因此,男性生殖道疾病與生育調節技術(輔助生殖技術和計劃生育技術)密切相關,將兩者聯合起來一起介紹給讀者,能夠使得閱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男性生殖道疾病和生育調節技術。
本書共三十五章,由國內多家醫院臨床經驗豐富的優秀中青年醫師共同撰寫完成。本書借助男性生殖道這條“生命管道”,系統地闡述了男性生殖道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知識,并將通過這條“生命管道”調控男性生育能力的技術介紹給大家。期望本書的出版能夠有助于男性生殖道疾病臨床診治水平的提升,能夠加速生殖道疾病臨床研究和相關技術在更大范圍的推廣,并且能夠普及生殖道疾病的科學知識,提升人民群眾生殖健康水平。
本書完成歷時4年,盡管收集了大量研究報告和臨床資料,但是由于編者知識水平所限,難免有錯漏之處。在此由衷地希望大家對我們的不足之處提出批評意見,以便我們改進。
最后特別感謝各位編寫人員的辛勤工作,感謝葉章群教授百忙之中審閱書稿。衷心感謝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各位同道。
雙衛兵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