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擔憂
- 大唐開局簽到,神級熊孩子
- 笑看風云再起
- 2026字
- 2021-05-23 00:00:00
猴王雖然聽不懂人話。
但是看百姓們的表情和動作,便知道己方是被誤會了。
天大的誤會啊。
你們還不知道,我們猴群已經改邪歸正了。
如今不是偷吃糧食的猴群了。
我們可是來參加義務勞動的。
當然也不能純粹的義務,多少還是要吃上幾個紅薯的。
誰讓紅薯這么好吃了呢。
于是猴王在百姓們準備揮舞著家伙,準備來一場人猴大戰之前!
立即對著峨眉山頂,開始不斷的比劃著。
而且還對著峨眉山頂跪拜了下去。
一群大猴,小猴以及半大猴子,也立即面向峨眉山頂施禮跪拜。
百姓們終于算是明白了。
感情這是蜀王殿下,派這些猴子來幫助百姓們收獲土豆和紅薯的。
原來這些猴子是蜀王殿下派來的救兵!
“草民感謝,蜀王殿下大恩大德!”
“殿下不僅為我們帶來了高產的食物,而且還如此幫助我們。”
“殿下大恩,草民無以為報,只能以后日日夜夜為殿下祈福!”
“祝愿殿下長命百歲,永遠安康!”
“…………”
百姓們也紛紛的施禮跪拜在地,對著峨眉山的方向叩拜著。
于是在巴蜀大地上,出現了開天辟地以來,罕見的一幕!
百姓們和猴群們一起在田野里忙碌著,而且還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幾只調皮的小猴子,甚至也和坐在地頭上的孩子們坐在一起。
搞得它們也像個人物似的!
讓一干百姓們都是哭笑不得啊!
很快李超派來的官差和士兵,也齊齊加入到收獲的隊伍之中。
正所謂軍民同心,其利斷金!
數日之后,整個巴蜀大地上的土豆和紅薯,全部豐收完畢。
經過有心人粗略的估算,不管是紅薯還是土豆,畝產都在五千斤上下。
這可是活活能嚇死人的節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五千斤和之前的百十來斤對比起來,傷害值簡直是爆棚。
讓一干上了歲數的老人,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若是早點有這樣的食物,他們的兄弟姐妹何止與活活餓死!
不過悲傷過后,便是無盡的歡呼與慶祝!
畢竟生活還得往前看。
他們的子孫后代,以后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以前的悲劇再也不會上演了。
而這一切都是蜀王殿下帶給他們的。
當紅薯和土豆剛剛收獲完畢,李超大都督按照蜀王殿下的指示,帶領百姓們挖地窖,用以存儲多余的紅薯和土豆。
而且還指導鄉親們將土豆和紅薯切片晾曬。
這樣就可以制作成,更加容易保存的薯片和薯條。
而且吃起來也更有嚼頭,簡直是老少皆宜的開胃神器!
等一切忙碌完畢之后,那金燦燦的稻穗也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此時也到了巴蜀之地最為悶熱的季節。
可是再悶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百姓們對于豐收的渴望。
盡管一個個的汗流浹背,臉頰都曬成了鍋底的模樣。
可是百姓們勞動的熱情,勝過了那火熱的太陽。
李承安排除三千玄甲兵,指導百姓們如何收割水稻,如何脫粒,碾稻米等等,等等一系列看似簡單,實則比較不簡單的工序。
當巴蜀大地的百姓們,吃到了第一口米飯的時候。
每個人都是眼含熱淚的。
正如大都督李超所言,這才是真正的主食。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百姓們自發的開始繳納糧賦。
大都督李超得知此事后,立即將消息通報到了蜀王殿下那里。
李承安在蜀王宮,親切接見了大都督李超。
畢竟李超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李承安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頭。
“殿下,如今百姓們納糧的熱情高漲,事到如今,下官到底是收還是不收呢?”
“所以還請殿下明示!”
聽了李超的話,李承安微笑了起來。
“李都督啊,以前百姓們不想繳納賦稅的時候,朝廷那是緊逼不舍啊!”
“越是百姓們填不飽肚子的朝代,賦稅也收斂的越發嚴重。”
“如今巴蜀之地出現百姓們自動納糧的事情,那是好事情啊!”
“收,必須得收啊!”
“這些收下來的糧食用處可大了。”
“巴蜀大地各級官員,還有那么多士兵和官差,都要吃飯吧?難道如今這副局面了,李都督還指望父皇給巴蜀大地拔賑災物資不成?”
“李都督,如今是時候到了你在父皇面前高光一把的時候了。”
李承安的話,讓李超隱隱約約想到了一個可能。
“殿下,您的意思是下官往朝廷繳納巴蜀之地的賦稅?”
李承安聞言微笑著點點頭。
“以前一直靠朝廷救濟的巴蜀之地,竟然給父皇納稅,而且還是如此多的糧食,李都督你這次想不高升一把都難啊!”
李承安哈哈大笑著開口說道。
李超激動的領命而去了!
因為巴蜀之地氣候要比長安城濕潤和溫熱許多,所以等巴蜀大地的糧食一車車的送往長安城的時候。
長安城正在火熱的收獲土豆。
今年第一次大面積在長安城種植的土豆喜獲豐收。
看到這喜慶的收獲場面,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就無比的想念承安和長樂。
這土豆可是承安發現的啊!
“二郎,也不知道承安和長樂在巴蜀到底怎么樣,每次捎信過來,就是一切都挺好的。”
“你也真是的,一點也不擔心他倆。”
聽到觀音婢的話,馬車上的李世民笑了。
“觀音婢,朕比你對他倆的牽掛一點也不少,不過相信承安和長樂一定也很想念咱們的。”
“承安是個遵守承諾的孩子,既然答應的豬神的要求,將巴蜀大地變成美麗富的人間仙境,這孩子肯定不會食言。”
“可是,要一下子改變一個貧窮落后的巴蜀之地,那是何其的艱難啊!”
“三年,承安說最多三年時間,便可解巴蜀百姓衣食無憂。”
“這話,朕聽著就跟做夢一樣,除了土豆,他難道還有什么秘密武器不成?”
“不要忘記了,承安和長樂走的時候,可是一個土豆都沒有帶走的。”
李世民說到這里,也是一臉的沉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