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少林拳(二)
- 動作之旅
- 加油您最棒
- 2339字
- 2022-05-19 20:00:00
詳細介紹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術是中華武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發源于HEN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并因而得名,又稱少林拳或少林功夫。少林武術起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魏年間(公元386—5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早最優秀的一項體育活動,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少林拳風格獨特、動作剛健有力、樸實無華、擅長技擊,在中國武術界中獨樹一幟,飲譽天下,聞名于世,“拳以寺名,寺以拳顯”,為中華民族搏得了贊揚和稱頌。
少林武術歷史故事非常多。據史載和傳說,世人皆知的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等;少林寺僧兵為國立功,最為人樂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術發展鼎盛時期。嘉靖年間,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應詔出征,威猛驍勇,為國捐軀。朝廷為嘉其義烈,在少林寺山門前立旗旌表,遺石尚在,塔林有銘可考。
少林武術因禪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禪入武,習武修禪,絕非自衛強身小技;退則參禪養性修道行,進則護寺報國救眾生,故少林武術又稱“武術禪”。
少林拳
少林拳派是武術中一個約定俗成的技術流派。因以少林寺傳習拳技為基礎形成,少林寺建天公元459年,座落在嵩岳少室山。此山位于武術頗盛的中原地區。古代軍旅武術和民間武術不斷傳入少林寺,形成了少林拳的基本成分,逐步形成了包括功法、套路和格斗三種運動形式的少林武術體系。在禪宗文化的影響下,演進成明清間已相對穩定成形的少林拳。
少林拳發展到近現代,運動特點表現為禪拳一體、神形一片,硬打快攻、齊進齊退。少林拳的動作整體表現為全身上下,內外協調一致。內容有拳術、技擊散打、氣功和器械等。少林拳術有單練和對練兩種,單練套路有小紅拳、大紅拳、老紅拳、羅漢拳、昭陽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對練套路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還有“心意把”等散招練習法技擊散打有閃戰移身把、心意把、虎撲把、游龍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君抱葫蘆、仙人摘茄桃、腦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絲纏法、迎門鐵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槍等百余種;氣功有少林易筋經、小武功、混元陰陽氣功等;器械有單練、對練、槍刀劍棍、長短軟硬十八般兵器一般都有,但以棍術最為著名。少林拳套路結構緊湊,動作敏捷,招式多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縣(市)建立了業余武術學校,成立了少林拳研究小組,搜集到了一些民間珍藏的拳譜,挖掘到一些瀕于絕傳的拳術和器械套路,并培養了一批練少林拳的骨干和教練員,多次參加全國武術比賽,在節日和大型活動中舉辦武術表演,當地男女老少習武,已經蔚然成風。
當今,少林拳在國外,特別是在日本也很盛行,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和其他國家少林拳愛好者曾頻頻來華訪問少林拳這個古老的拳種,少林武術正在為傳播各國友誼、增強人民健康而大放異彩。
拳種分類
作為中國武術的一種流派,得名于少林寺,相傳為北魏時僧人達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時所創。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每派中又分許多小派和門別,派別繁多。從地域上又分為北少林和南少林兩大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少林拳少林派拳術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攻防兼備,以攻擊為主。步法進退靈活,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其動作迅速如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該拳套路較短小,運動多為直線往返。動作姿勢要求頭端面正,眼注一點,兼顧上下左右。頭豎不偏,隨身變轉,開胸直腰,不松塌,裹胯合膝,微扣腳尖。肩下松,手臂擊出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以便曲防時含有攻意,直攻時含有守意。身法注重控制重心,動則輕靈,靜則沉穩。步架要求進步低,退步高,動作整體表現為全身上下內外協調一致。動作時,步催、身催、手催,以迅疾見功夫。少林拳基本功是站樁,樁有馬步樁、椅子樁、丁字樁等,同時也練視、聽、抓、拉、推、舉、踢等。身法有八要,即起、落、進、退、反、側、收、縱。要求藏而不露,內靜外猛。戰術上善于聲東擊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實退,似退而實進,虛實兼用,剛柔相濟,乘勢飛擊,出手無情,擊其要害。在動、靜、呼吸、運氣、用氣方面,如拳訣說:“拳打十分力,力從氣中出,運氣貴乎緩,用氣貴乎急,緩急神其術,盡在一呼吸?!凹缗c胯、肘與膝、手與足的外三合和心與意、意與氣、氣與力的內三合。
少林豫、閩、粵、翼四流派掌門
少林拳包括有單練拳術小洪拳、大洪拳、羅漢拳、老洪拳、炮拳、長拳、梅花拳、昭陽拳、通背拳、長護心意門、七星拳、關東拳、青龍出海拳、擴身流星拳、龍拳、虎拳、豹拳、蛇拳、鶴拳、柔拳、少林五拳、五戰拳、連環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圓功拳、內功拳、太祖長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觀潮拳、金剛拳、練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長錘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翻子拳、鷹爪拳、護身流拳等,對練拳術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開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馬六合拳、十五里外橫炮、二十四炮、少林對拳、一百零八對拳、華拳對練、接潭腿等。散打有單練、閃戰移身把、心意把、虎撲把、游龍飛步、丹鳳朝陽、字亂把、老君抱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絲纏法、迎門鐵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槍等。氣功有少林易筋經、小武功、混元一氣功、陰陽氣功、八段錦等。器械有單練、對練、槍、刀、劍、棍、長短軟硬十八般兵器等。
流行于北方地區的多數拳種,如梅花、炮拳、洪拳、功(弓)力、劈掛、通臂、短打、燕青(秘蹤)、攔手、螳螂、七星、朝(昭)陽、關東、八極、戳腳、鷹爪,以及長拳、猴拳、萇家拳、岳氏連拳等等,都被認為屬于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種都又分別擁有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據少林寺弟子講,僅少林寺內秘傳的拳路就有234種,器械套路137種,合計371種,另外還有許多功法,可謂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