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論戰乾坤殿
- 云起塵封
- 慕笛
- 3023字
- 2014-10-07 23:24:27
剛來到乾坤殿外,李逸云便聽到殿里傳來互不相讓的爭吵聲,其中一方竟似自己的師兄劉甫。他快步走入殿中,剛在自己的位置坐好,還未來得及仔細聽雙方爭吵的內容,便聽一聲悠長的呼喝:“陛下駕到!”他又連忙站起身來,和眾大臣一齊躬身高呼:“見過陛下!”
穆王不冷不熱地說了聲:“免禮。”眾大臣依言起身落座。李逸云向上瞧去,只見穆王眉頭微皺,顯然是心情有些糟糕。而還未等他發話,坐在左側首位的一名老者從座位上站起。李逸云一瞧,正是那曾與自己頗有糾葛的太宰祭謀。
李逸云心中帶氣地瞧著對面走出的老者,只見他面對著穆王,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祖宗之法不可變!劉大夫所言,法令實在過于嚴苛,于蒼生無福!還請陛下斟酌。”
話音剛落,李逸云就見劉甫從對面距離祭謀不遠的地方走上前來,針鋒相對地道:“陛下!臣以為不然,天道流轉,世事變遷,天地在改變,而我們的律法也該隨勢而變。三代不同法,文王武王之法的確圣明,但距今已有百年,難免有些不再適于當今之時,像先昭天子之殤,還有今次犬戎南襲之禍,其根本皆在于此。因此,臣以為,變法勢在必行!”
又一個令李逸云熟悉的聲音響起。卻是楚戾說話了:“陛下,臣也以為,劉大人此言有理有據,夏、商之亡,固有其主荒淫之故,但卻也有墨守成規之因,若是早有圣明之主變法革新,或許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派胡言!”一名中年文士走到殿中,李逸云認得此人正是太傅呂祿,呂祿躬身施禮,直面著穆王說道:“陛下,楚大人出自昆侖山搖光一脈,傳承的乃是亂世屠龍之道,怎可用于此世?至于劉大人……”他瞥了一眼劉甫:“臣聞劉大人學藝之時,便好勇斗狠,入仕之前時常與人爭斗!如此之輩,陛下又怎能聽他之言變法?還請陛下仔細斟酌。”
李逸云本來嫌麻煩,不想再參與了,此時聽這人一番話如此評價劉甫,心中發怒。也走上前來,大聲道:“陛下,臣覺得呂大人此言差矣!怎能憑世間風聞來判別人的品行?臣幼時曾與劉大人其相交多年,劉大人的確自幼胸懷大志,但卻是心懷蒼生,為天下謀福祉的壯志,他絕不是好勇斗狠恃強凌弱之人。相信以陛下的圣明也必然對劉大人有自己的判斷,定奪之時,也不會因別人的一面之詞而有失公允。”
李逸云的一番話說下來,既為劉甫辯解,又順便贊揚了下穆王,頓時讓穆王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同時,許多搖擺不定的大臣見近日備受尊寵的“李大人”也表態支持劉甫,又瞄見穆王臉上的喜色,心中便有了計較。
祭謀瞧著李逸云,目光中透出一絲悲涼和無奈,他搖了搖頭,竟有些悲哀的道:“李大人啊!你還是太年輕!僅因為老夫昔日為難你和呂大人今日的言語不當便輕下決定。你一定會為今日的所作所為后悔的!老夫早年與令師有過數面之緣,對他也十分敬仰,比起他來,你們差的太多啦!他日你只需將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令師,你就知道自己錯的多離譜啦!”
而這時,呂祿還在頓足高呼:“陛下,劉大人所定之法乃是以刑懾人,與先王所定仁義之道完全相悖!若是如此,恐怕會動搖社稷根本啊!臣知道陛下因為先王之故,想加強對諸侯的控制,但完全可以采用循序漸進之法,依臣與祭大人之策,只需二十年,不!十五年,便可使得形勢恢復至成王之時的盛況啊!陛下……”
“夠了!”穆王怒喝道:“今日之事,定是要有個定論了,現在,支持劉大人的變法提議的,站到寡人的左側,支持太宰的,站在寡人的右側。開始吧。”呂祿還要在說話,卻被祭謀拉住了袍袖,朝著他無奈地搖搖頭,呂祿長嘆一聲,低頭不語。
年輕官員本就銳意革新,自然是支持劉甫的居多,而那些觀望者,由于之前有李逸云的進言,便也一起倒向劉甫一邊。一些有些偏向祭謀的大臣,見己方人數越來越少,也猶豫著踱到了另一邊。到最后,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還留在穆王的右側。
見此情景,祭謀苦笑一陣,向著穆王拱手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穆王一抬手:“講!”祭謀胸前雪白的胡須輕輕抖了抖,說道:“臣年邁多病,還請陛下恩準臣就此請辭!”全場嘩然!連李逸云也驚地張大了嘴,他沒想到這老人竟如此堅決,再看向老人,目光中滿是無奈與疲倦之意。“這老頭……竟然如此傷心?”李逸云心想。
嘈雜的議論被穆王洪亮的聲音打斷了:“太宰自前朝便鞠躬盡瘁,的確該休息休息了。朕準了!”祭謀眼中含淚地答道:“謝陛下!”穆王又下令道:“劉甫,朕便命你暫代太宰之職,限你五日之內將新法全數整理完畢,盡快實行!”“諾!”劉甫語氣中帶著些得意的說。
“好!那今日的朝會便到此結束,散了吧!”穆王站起身,一邊走下臺階,一邊說道。“恭送陛下!”眾臣齊聲答道。
跟著人流走出乾坤殿,和幾個上來搭訕的人打了聲招呼,李逸云有些魂不守舍。他想起之前在祭謀眼中看到的那縷悲哀,那么深,那么重,想著想著,越發覺得自己今日所為有些沖動了。
“李大人?”他聽見有人叫他。回過頭一瞧,趕忙施禮道:“原來是太保大人,失禮了。”來人正是李逸云的頂頭上司,六合軍除了乾極坤極外,另外四軍的總統帥,太保張寰。
張寰已經五十多歲,但常年征戰,身體還算健壯。他瞧著李逸云,猶豫了片刻低聲說:“李大人,可是在為今日之事煩惱?”李逸云嘆了口氣:“正是。太保大人,下官今日,實在是有些沖動了,連事情都不知道究竟為何,便急于表態。不知太保大人可否告知一二。”張寰一笑:“這次的事,的確是牽扯甚重,說起對錯,我也不敢妄言,李大人若是想知道,恐怕還得靠自己判斷。”說完微微拱了拱手:“我先行一步。”李逸云則向他施禮道:“多謝太保大人。”
站起身來,李逸云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無論自己是對是錯,總要弄個清楚,當下也無暇去城中閑逛,大踏步朝劉甫的家中走去。
到了劉府,已經快到中午。只見姚氏已然在院子里將飯菜擺好,卻不見劉甫。見李逸云來了,立刻迎上來說:“你快去勸勸你師兄,他已經幾乎三天不吃不睡了!今天一回來便又扎到書房里,說要把新法整理出來,我看了,那整個有幾十個竹簡呢!全整理完得多久啊?你勸他先出來吃頓飯!要不身體該吃不消了!”
以劉甫的修為,幾天不飲不食本也無事,但瞧著嫂子那關切的眼神,李逸云還是頗為感動,連忙點點頭,邁步走進書房。之間劉甫正在一大堆竹簡之前忙忙碌碌,見李逸云來了,上前便是一個熊抱,笑著說:“哈哈!老三,今天多虧你了,否則不會這么順利的。來!看看為兄即將名留青史的壯舉!”說著檢出一部竹簡,塞到李逸云手中,又接著低頭忙碌起來。
李逸云未打開竹簡,先問道:“師兄,楚戾怎么會幫你呢?”劉甫低著頭說:“這就不是私人恩怨啦。我們想法類似,自然要互相幫忙。”李逸云狐疑地點點頭,隨手翻開竹簡,放眼看出,頓時呆住了。映入他眼簾的,是無數的“殺”字!
“不尊天子者,殺!違抗法令者,殺!害人性命者,殺!奸淫者,殺!不孝者,殺!……”密密麻麻的殺不斷地在李逸云的眼前搖晃,蒼梧之野、丹陽城中,以及剛剛過去的與犬戎之戰紛紛在他腦中重現,一蓬蓬鮮血似乎不斷地在他眼前噴濺,將他的整個兒世界淹沒。過了許久,李逸云才將竹簡合上,長出一口氣,低聲說:“這就是你起草的新法?”
劉甫仍舊沒有回頭,背對著他說:“不錯!周朝開國近百年,現在天子在諸侯中的威信已然有所降低,當今天子勵精圖治,自然是謀求改變,于是我便擬出此法,以嚴令加強天子的威信。”
“不能放棄嗎?”李逸云聽到自己說。劉甫的身體僵硬了一下,隨即轉過身來,眼神奇怪地瞧著李逸云:“師弟,你怎么了?唉呀!瞧我這腦子,你沒吃飯吧?走,咱們先去吃飯!”說著拉著李逸云朝外面走去。
這頓飯李逸云吃的索然無味,只是禮節性地回答了幾句劉甫夫婦的話,便不再言語。吃了幾口,便借口有事,匆匆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