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后,一位自稱與名滿天下的“老子”相熟的劉姓學者游歷蒼梧之野,他在他的《劉云書隨筆》中記錄下了這樣一段話:“穆王二年十二月初,鄭野率越部起兵反虞,自號越王(為別與江南越國,又稱南越王),眾部望風歸之。三日,集帶甲者無數,南越王之太巫檢之,則其精銳,起十萬軍,劍指‘圣城’。”之后還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師尊真天人也!”
這本隨筆毫無章法,談天說地好似閑聊,所以后代的學者多數認為這劉云書是故弄玄虛,但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部隨筆包含天南海北各種奇聞,之所以不被人推崇是因為他的寫法過于隨意,未經編輯。而其中所描述的有關歷史的事件,更是好像隱隱約約透露出許多驚世駭俗的歷史真相。但這時,劉云書早已在世間隱沒,他書中描述的事件更是無從對證,一切都被漫長的時光永久地塵封了。
雖說氣勢過人,但越國軍團剛剛成立,軍團的高層便在戰略上起了爭執。一些部落的首領認為應當分兵駐守各部,而以唐放李逸云為首的另一些部落首領卻認為應以殲滅敵人為目的,全力以赴進攻圣城。鄭野最終采取了后者,他下令各部落平民只攜帶糧食,全部撤入韶關。各部落本就是在殺死了虞部的使者后,收拾好了行李來到的韶關附近,這個命令執行起來倒是容易得很。
命令剛下達不久,便有人稟告有一巨大的龜殼正向著城頭飄來。眾人都是面面相覷,只有李逸云和陶部的兩人面露喜色,李逸云對鄭野簡單地解釋說:“是陶部的朋友們到了。”鄭野聞言,立刻帶著眾人迎了出來。到了城樓之上,只見長寬足有十丈的白色龜殼,正飄浮在空中三尺左右的高度,眾多持槍的士兵將其團團圍在當中,而龜殼中正不斷地走出一個個或高或矮的人,他們看到被圍在當中,神情稍有些遲疑,但還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住手!”鄭野在遠處便高喊道。士兵們趕忙散了開去。鄭野走上前來,沖著陶部眾人說道:“我是鄭野,眾位可是陶部的朋友?”一位神色沉著的中年人走了上來,李逸云認出正是朱旭。朱旭拱手施禮:“在下陶部朱旭?!苯又殖钜菰茙兹它c了點頭。鄭野恭敬地說:“朱長老一路勞累,還請隨我入城休息。不知唐茵姑娘何在?”朱旭微微頷首說:“茵兒的境界尚未鞏固,現在需要清修,恐怕暫時不能和大家相聚了。”鄭野只好遺憾地點點頭,又吩咐身邊的護衛道:“阿石,這些都是陶部的朋友,你領著你們弟兄們安排大家休息。”隨后擺出一個“請”的姿勢,引著朱旭走下城去。
眾人紛紛走遠,阿石也奉命帶著幾千名陸陸續續走出的陶部男女去休息,李逸云則留在了原地,阿信帶著幾個人押著虞燼在內的幾個俘虜,從龜殼中走了出來,阿信笑著向他打了個招呼,而虞燼則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逸云無奈一笑:總不能指望一個被自己抓了的人有好臉色吧?
等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李逸云終于聽到那聲熟悉地呼喚:“大哥。”李逸云展顏一笑,一個小小的身影已經飛到他的眼前,與他的額頭輕輕的撞了一下。抓過飛來的晶晶,李逸云看了兩眼:“小子,我怎么感覺你好像長大了不少呢?不是身形,是眼神?!?
晶晶的眼神的確有些改變,清澈中又多了些許穩重。他點了點頭:“嗯,為唐茵姐姐療傷的時候,我領悟了不少東西。”李逸云點頭笑了笑問:“誒,唐茵呢?她怎么樣了?”晶晶熟練地攀上李逸云的肩頭,說道:“姐姐已經從虛弱期中恢復過來,但她說還需再閉關一日鞏固境界,明日便會與大家相見?!?
兩人正說著話,龜殼中便鉆出了一道碧色光芒。光芒之中包裹著一座蓮臺,上面盤坐著一道纖細的身影。蓮臺在光芒的包裹中,如一片樹葉般漂入了城北的山坳之中,不見蹤影。而那宮殿般大小的龜殼卻是縮小到了核桃大小,落入李逸云的手中,消失不見。從遠處蓮臺消失的方向收回目光,李逸云笑著拍了拍晶晶:“走,下城準備作戰!”
眾部落的平民足有近百萬,全部擠在城中顯得十分擁擠,房屋不夠了只能草草的搭起草屋。于是有人建議將人們分一半到蒼河以西的西城去,但被鄭野拒絕了。鄭野的理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擊破敵人,而不是占領土地,將人分開只會擴大我們的弱點,分散兵力,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這樣一來,安置百姓的時間自然延長了許多。剛剛安頓好眾部落的百姓,虞部的軍隊便已兵臨城下開到了城下。鄭野帶著幾位部落的首領登上城樓,李逸云也跟隨在內。遠遠地望見,萬余名身著盔甲的士兵正漸漸逼近,隊列還算整齊,但盔甲卻是各式各樣的。聽著幾名部落首領的談論,李逸云明白了這是虞部將圣城以西部落的戰士征集起來組成的隊伍。而在他們后方,則是眾多身穿紅袍的虞部戰士,這樣一看,前方的隊伍與其說是先鋒,不如說是炮灰。
“這群虞部的混蛋,我們要擊敗他們他們!”“沒錯,狠狠出出這些年的氣!”眾首領紛紛叫嚷叫喊道,但卻沒有人請求出戰。李逸云心想:果然虞部還是在眾人心中還是不可戰勝的啊。他朝著鄭野拱手道:“大王,我愿帶領勇士出戰?!编嵰澳抗庾谱频乜粗骸疤?,一切拜托了?!编嵰胺Q王之后,便拜李逸云為越國太巫,因此才有了這樣的稱呼。
瞧著鄭野凝重的神情,李逸云點點頭,他明白鄭野的意思。此戰必須勝利,若是敗了,眾部族便又會視虞部為神魔,戰意頃刻間便會消散。轉過身,李逸云面向唐放等人:“還請幾位前輩和陶部勇士助我!”三位老者對視一眼,齊聲道:“在所不辭!”
刺耳的叫聲中,韶關的城門緩緩地打開了。李逸云站在最前面,大喊一聲:“沖!”萬余名的手持長矛的戰士隨著他魚貫而出。對面虞部的隊伍后方,一個身處中央的紅袍人高喊道:“你們這群賤民還真不怕死啊!殺光他們!”前方的戰士聽到命令,也喊著沖了上去,雙方交戰在了一起。
碧光一閃,李逸云已仗劍在手,隨手向下一劈,便劈中了一個沖鋒在前的敵人。不過他將劍身橫了過來,與其說是劈,不如說是平拍了過去。但即使是這樣,仍然在瞬間折斷了那名士兵手中的長矛,士兵頭部一痛,頓時暈了過去。跟隨在李逸云身后的越國勇士也都各個爭先,多數都能將面前的敵人砍翻在地。
幾次沖鋒下來,雙方的差距便顯示了出來。因為人數均衡而造成的不分上下的現象便漸漸消失。李逸云所率領的,是越部直屬的士兵,都是訓練有素的戰士,即使有了傷亡也絲毫不亂,后面的立刻補充上來。再加上李逸云沖鋒在前,自然是士氣高漲。但虞部的軍隊卻是從各個部落征集來的,各有各的作戰習慣,完全無法配合,作戰也不是出于本意,所以隨著傷亡的出現,陣型漸漸地開始混亂了。
而后面的虞部人卻依舊不曾察覺,在他們眼中,即使是在二十年以前,也只有陶部才能與自己地位均等,其余的“賤民”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眼里,也不相信他們敢于反抗。也正是如此,李逸云殺死虞熾的時候,虞部更多的是勘察現場,甚至向蒼梧之野外部搜尋,而對于其他部落只是象征性的查問一下。陶部返回蒼梧之野,他們也毫不擔心,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有部落敢和陶部聯合。
就連這次越部公開反叛,自立“越國”,除了閉關的虞炎外,其他族中長老也都未曾在意。只是派出了一萬名征集來的士兵,再加上千余名精通法術的虞部戰士來剿滅叛逆。
但隨著戰陣的變化,虞部人的眼中的神情終究有了變化。統帥虞路有些慌了,他原本心中的烏合之眾竟眼看著就要打敗己方軍隊,真是不可思議!心中剛有所警惕,但轉念又一想:這些軍隊也不過是從賤民中征集來的。敗了也說明不了什么。不過就是得麻煩我族的戰士們出戰了。
想到這兒,他高舉右手:“虞部的勇士們,殺敵!”身穿紅袍的虞部戰士聞言,立刻雙手交疊,變化出各種手勢,不少人還開始念誦法訣。片刻間,一道道絢麗奪目的火焰從他們的手中、口中噴吐而出,朝著越部的士兵射出。
面對著撲面而來的火焰,再勇敢的士兵也有些膽怯了,他們正要躲閃,后方卻射來道道綠色的光芒,擋在他們前方,無論多么猛烈的火焰一碰上光壁,多無法再前進一步,只能停在那里慢慢地消散。“殺??!”見火焰無效,戰士們立刻勇氣倍增,怒吼著向前沖著。
而城墻之上,數百雙包含憤怒的眼神正投向后方釋放火焰的虞部人?!皬统鸬臅r候到了!殺!”唐放喊道。隨著他的呼喊,數百道碧色光芒從城上射下,朝著虞部發出一波又一波攻擊。
“反擊,反擊!”虞路喊道。其實不用他下命令,虞部諸人也已經飛起御敵,碧綠和火紅的光芒一時間在空中相互交織著,甚是耀眼。陶部的數百人都是唐放挑選的修為較高的戰士,而虞部卻是隨便選拔而出的族人,幾個回合下來,虞部便已傷亡慘重??粗x自己越來越近的攻勢,虞路急得大喊:“擋住他們,上啊!”但看著地上的尸體,虞部人卻開始猶豫了?!芭馨?,再不跑就沒命了。”不知道誰先喊了一句。緊接著便有人呼應道:“說得對,跑?。 笔O碌膸资莶繎鹗恳膊还芙y帥,掉頭就跑。
虞路愣了片刻,大喊道:“你們……你們等等我?。 币病班病钡鼗癁橐坏兰t光,向遠處遁去?!白?!”城樓上的唐放大喝一聲,陶部眾人便隨之飛掠而出。
而地面上已經被打的潰不成軍的部隊,見虞部人跑了個干干凈凈,便爭先恐后地扔下武器,高聲喊道:“我投降!”“投降,別打啦!”一時間,嘩啦啦的盡是武器落地的聲音。
于是,越國對虞部的第一戰,就這樣獲勝了。